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

上传人:许****殇 文档编号:186651559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基于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1otn平台的业务承载方式理念所谓n,从功能上看,就是在光域内实现业务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选择、监控,并保证其性能指标和生存性。otn的主要优点是完全的向后兼容,它可以建立在现有的sonet/s管理功能基础上。它不仅提供了存在的通信协议的完全透明,而且还为wm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和组网能力;为oadm提供光层互联的规范并补充了子波长汇聚和疏导能力。ot是通过g.872、g.709、.7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数字传送体系”和“光传送体系”。从居于核心地位的g79协议中可以看出,otn跨越了传统的电域(数字传送)和光域(模拟传送),成为管理电域和光域

2、的统一标准。otn处理的基本对象是波长级业务,将传送网推进到真正的多波长光网络阶段。n结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完全透明的端到端波长子波长连接以及电信级的保护,是传送宽带大颗粒业务最优的技术,受到业界青睐。与sdh传送网技术相比,otn有以下几个特点:1.1因为tn是按照信号的波长来进行信号处理,因此,他对所传送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数据格式及调制方式完全透明,这意味着光传送网不仅可以透明传送今天已经广泛使用的dh、ip、以太网、帧中继(fr)和am信号等,而且也完全可以透明传送今后使用的新的数字业务信号。1 因为otn采用了dwd传输技术,因此,不仅实现了超大容量的传输,

3、更重要的是使光传送网具有极强的可扩充性,这使得光传送网可以不断地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网络扩容。13 因为ot采用了光交叉技术,因此,光传送网具有极强的重新配置及保护、恢复特性。光传送网可以进行波长级、波长组级和光纤级灵活重组,特别是在波长级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波长业务。此外,光传送网的恢复时间可以降低到100 m量级。1.4 因为otn简化了网络层次和结构,大量使用了光无源器件,进而简化了网络管理和规划难度,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进而大幅度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成本。1.5 因为otn主要在光域内传送和处理信号,因而,消除了电子瓶颈。6 由于on使用模拟波分复用,而s传送网采用了时分复用2 o

4、tn平台的数据业务承载方式的业务需求及优势目前基于otn的智能光网络将为大颗粒宽带业务的传送提供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它主要有在国家干线光传送网、省内区域干线光传送网、城域/本地光传送网等应用领域。21 国家干线光传送网随着网络及业务的i化、新业务的开展及宽带用户的迅猛增加,国家干线上的ip流量剧增,带宽需求逐年成倍增长。波分国家干线承载着ptn2g长途业务、ng/g长途业务、nterne国家干线业务等。由于承载业务量巨大,波分国家干线对承载业务的保护需求十分迫切。采用otn后,国家干线p oer tn的承载模式可实现ncp保护、类似sdh的环网保护、mesh网保护等多种网络保护方式,其保护能力

5、与dh相当,而且,设备复杂度及成本也大大降低。2. 省内/区域干线光传送网省内区域内的骨干路由器承载着各长途局间的业务(nn/3g/iptv/大客户专线等)。通过建设省内/区域干线tn光传送网,可实现g0ge、2.5g/0go大颗粒业务的安全、可靠传送;可组环网、复杂环网、eh网;网络可按需扩展;可实现波长/子波长业务交叉调度与疏导,提供波长子波长大客户专线业务;还可实现对其它业务如stm0/4/16/6sdh、at、fe、dv、tv、ny等的传送。2.3 城域/本地光传送网在城域网核心层,n光传送网可实现城域汇聚路由器、本地网4(区/县中心)汇聚路由器与城域核心路由器之间大颗粒宽带业务的传送

6、。路由器上行接口主要为ge/0ge,也可能为2.5g/10gpos。城域核心层的ot光传送网除可实现ge10ge、2.5g0g/4gpos等大颗粒电信业务传送外,还可接入其他宽带业务,如st01/4/6s、tm、f、escon、ion、fc、v、htv、any等;对于以太业务可实现二层汇聚,提高以太通道的带宽利用率;可实现波长/各种子波长业务的疏导,实现波长/子波长专线业务接入;可实现带宽点播、光虚拟专网等,从而可实现带宽运营。从组网上看,还可重整复杂的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结构,使传输网络的层次更加清晰。随着ip承载网所需的电路带宽和颗粒度的不断增大,以v调度为基础的sdh网络首先在扩展性和效率方

7、面呈现出了明显不足,在光层上直接承载ip/ls的扁平化架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i ovedm组网架构对光层设备提出了新的需求,原本由dh网络完成的组网、端到端电路监控管理和保护功能将逐渐主要由wdm层面承担。此外,数据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光层网络具备更多的智能,以便在网络拓扑及业务分布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响应,实现业务的灵活调度。波长配置、自动功率均衡、光层性能监控等功能可以为运营商大大降低运维成本,随着技术实现成本的降低,这些功能也将成为必选功能。光层和i层应该更好地分工协调,实现整体网络的最优化。3 基于ot的智能光网络传统sd传输网业务调度颗粒小,传送容量有限,对于大颗粒宽带业务的传送需求

8、显得力不从心。传统m只解决了传输容量,没有解决节点业务调度的问题;同时,作为点到点扩展容量和距离的工具,wdm组网及业务的保护功能较弱,无法满足大颗粒宽带业务高效、可靠、灵活、动态的传送需要。为了逃离这一困境,新一代基于otn的智能光网络(otn-asdason)应运而生。tn以多波长传送(单波长传送为其特例)、大颗粒调度为基础,综合了sdh的优点及wm的优点,可在光层及电层实现波长及子波长业务的交叉调度,并实现业务的接入、封装、映射、复用、级联、保护/恢复、管理及维护,形成一个以大颗粒宽带业务传送为特征的大容量传送网络。在otn网络中采用an/gmpls控制平面(/ouk/g调度颗粒),即构

9、成基于ot的sn网络。基于sdh的an网络与基于的网络采用同一控制平面,可实现端到端、多层次的智能光网络。基于otn的智能光网络可通过控制平面自动实现c/oduk连接配置管理,从而使光传送网可动态分配和灵活控制带宽资源、快速生成业务、提供es网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网络动态扩展扩容能力、提供多种服务等级,并最终使光传送网成为一个可运营的业务网络。基于对otn的深入理解,在提出ge10e的g79映射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g交叉调度及geadm/gemadm的概念,从而使tn设备具备多层面的调度能力,包括波长调度、oduk调度、ge调度。同时,还具备对以态帧的二层处理能力,实现基于vlan/mc的二层汇

10、聚/交换。具体到设备上,多层调度平面姿ouk-ge是可裁减组合的,如:-odu、-g、u1g、odu、ge等,都可按需要进行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多层面调度的互相配合与统一控制,使otn实现更加精细的带宽管理,提高调度效率及网络带宽利用率,满足客户不同容量的带宽需求,增强网络带宽运营能力。同时,可实现不同层面的通道保护或共享保护。 otn的主要优点是完全的向后兼容,它可以建立在现有的snt/d管理功能基础上。它不仅提供了存在的通信协议的完全透明,而且还为wd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和组网能力;为rad提供光层互联的规范并补充了子波长汇聚和疏导能力。on有能力支持40gbit/s和未来的10gbi

11、t/s线路传送能力,是真正面向未来的网络。o为mls的实现提供了物理基础,扩展asn(自动交换光网络)到波长领域。otn成为thernet传输的良好平台,是电信级以太网有竞争力的方案之一。4 otn演进策略on主要部署在骨干层上,完成ct和ip专网的ge/10大颗粒数据调和将来汇聚层f/e10ge骨干高转调度需求,与部署的 over w网络形成双平面。新建骨干tn网络兼容dm业务调度能力,作为现有骨干平台的后备补充,以满足后续业务需求。图4-1是新建otn网络与现网关系图。传统的tdm联网电路将逐渐消亡,随着核心网软交换的改造,取而代之的则是ge、1e大颗粒ip业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将会较长

12、时间存在ip业务与tdm联网业务共存的情况;对于汇聚业务的骨干调度,同样存在数据业务和现有基站业务的共存情况。存在一对矛盾:短期内仍有相当部分tdm需求,长期dm业务逐渐减少。因此新建网络的定位有两种:面向纯粹的i业务,td业务调度由d网络完成;主要面向ip业务,兼容部分tdm业务需求。综合看来,后者更有优势,借助新一代on设备强大的的tdm交叉能力完成td业务向ip业务的过渡。5otn与现有sdh传送网关系策略2g和3业务和专线业务采用s传输方式,减少网络调整,严格保证目前主要利润来源业务质量;对lan、宽带等数据业务,因为其带宽需求大、业务突发性等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用o接入、tn汇聚环传

13、输方式;当区域内存在流量相当于3ge以上大客户数据专线业务时,采用otn承载方式;整体演进策略如图4-2所示:骨干层由sdh向tn演进;接入业务汇聚层由sdh向pn演进(高速大客户数据专线t);核心业务汇聚层(楼内系统)由sdh向otn演进,与骨干层和接入汇聚层逐步融合,减少设备转接和光纤跳接,提高业务调度效率;6 小结本文内容对ot网络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得出o是网络dwdm发展的趋势,并对ot网络部署策略,ot与sh、otn与ip overddm等网络结构的共处和演进策略,ot技术作为波分网络的智能延伸,将极大满足运营商核心和骨干层网络发展需求,在g/4网络的逐步建设,tn技术可逐步延伸至汇聚接入层作为网络承载。研究方向:网络工程师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