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

上传人:汇****星 文档编号:186651388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43795(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摘 要在介绍MAX03 芯片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采用MAX38 芯片设计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整机的结构设计。对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输出幅度控制以及频率和幅度数显的实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该函数信号发生器可输出三角波,方波和正弦波。本文重点论述了整机通过/转换电路控制MAX038的实现过程,D/A转换电路采用了8位通道的MX505来实现。在幅度的控制上采用数字电位器D51,该芯片是I总线方式控制,文中给出了C总线的读写控制程序。系统支持按键操作和上位机操作两种模式。关键词:函数信号;/A;单片机控制Desigo Signal Generatr Sytem Bas

2、n SCMZiu hou(olege of Zhgia, Jiho Unvesity, Jshou,Hunan 1600)AbsractBaed o hitrouctio o MA038 , eiscusd the ncle andthe whle fra the digital fnctisignl enerto. W describte contrl of the silatoy frquent, mltd and the dgitaldisplayindetl.Teerto can ouput hree kinsf ves : sineave, squ wve, trianle . Th

3、s tet as exin the irco-comter ontosth D/A elctic irt fconvesionreaie the pos D/ chagigelecic cicu adoptthe 8 bi 4 chal comeo reaize. ontomter Di adopted in hecnrlo lh. is chp is that IC bs cnrol ay.Tissyem sprts key-ontrol o coput-contrl odesey words: unction ignal ; /A ; sngle cip mcrproesor nrol ;

4、目 录绪论1第一章系统概述和设计方案21.1论文的内容和组织21.2方案选择21.信号发生芯片选择1.4方案框图设计及基本控制原理3.5. 频段控制调整参数计算452频率控制细调参数计算51.3占空比的数字控制参数计算.4幅度的数控参数实现6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2系统总体设计2.2单片机介绍及外围电路83 D/A转换电路(频率,占空比控制电路)12.3.1MX05的引脚描述102.3.505的内部结构及原理1.3 DA转换电路的电路说明324频段选择电路42.幅度控制电路152. 键盘电路17.7电源电路18第三章 系统软件流程图设计203.1 主程序流程图2.频段处理子程序213.3频率处理

5、子程序2134幅度处理子程序22系统分析与总结参考文献24附录5绪 论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该课题的设计目的是充分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考察现在正在使用的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功能,完成一个基本的实际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关键是这个实际系统设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动化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这个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中涉及到一个典型的控制过程。通过单片机控制一个有特殊功能的信号发生芯片,可以产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幅度和频率可调的波形。这样一个信号发生装置在控制领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在现代社会中,自动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在超声波测量技术中,超声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

6、器) 是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核心部件。高精度、宽频率范围、高稳定性的激励源对于发射换能器及超声检测系统性能的改善和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波形发生器通常由晶体管、运放IC 等分离元件制成。与此相比,基于集成芯片的波形发生器具有高频信号输出、波形稳定、控制简便等特点。其中,信号发生器是自动化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因为现代的自动化控制中基本都会利用信号来控制设备的工作。利用信号的产生进行仪器的控制已经是自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那么一个幅度、频率、占空比以及波形可调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完成更具有使用价值。只要将这个信号发生器设计的基本思路掌握,不但可以融会贯通所学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在以后工作中利

7、用到,作为用来控制其他设备或设计的一个参考。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之一,目前各类学校广泛使用的是标准产品,虽然功能齐全、性能指标较高,但是价格较贵,且许多功能用不上。本文介绍一种由集成电路MAX038设计的简易信号发生器,该仪器结构简单,虽然功能及性能指标赶不上标准信号发生器,但满足一般的实验要求。其成本低、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亦可作为电子产品维修人员的重要随身设备之一。本文主要分五大部分:绪论、系统概述和设计方案、硬件部分、软件部分,总结。绪论,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和所涉及的相关技术领域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对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可扩展的功能进行描述,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参数计算,

8、第二章对系统的硬件结构和各部分组成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讲解;第三章是软件部分,这部分重点介绍了主程序的流程框图及各个子程序的流程框图以及IC的驱动程序。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第一章 系统概述和设计方案1.1 论文的内容和组织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A8S1微处理器控制的MAX08信号发生芯片的信号发生器设计。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构成及其设计方法,着重分析了以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高频信号发生芯片MAX038为核心的精密多波形高频函数信号发生系统的软硬件原理,并开发了基于AT951微处理器的软件程序。本次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就是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对信号发生芯片进行的控

9、制。通过这个单片机对信号发生芯片进行精密控制,实现对波形的选择,频率、占空比以及波形幅度的控制。这些控制可以通过键盘设定。这就要求对选择的信号发生芯片,选用的单片机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对整个系统的结构有个合理地分配。12方案选择方案一:直接利用单片机编程产生三角波,方波,锯齿波。优点:简化了用于产生波形的硬件和软件,特别适用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以及变频电源的SPWM 控制。缺点:编程复杂,波形失真较大,并且不能达到要求输出的高频率信号。方案二:利用单片机控制波形信号产生芯片,通过单片机,键盘,LD显示实现波形的数字控制。优点:控制简单,波形效果好,频率带宽。缺点:硬件电路复杂

10、。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取得较好的效果。显然方案二较为理想。1.3信号发生芯片选择目前,集成化的函数波形发生器大多采用ILC8038 或G8038,但它们只能产生300kHz 以下的中、低频的正弦波、矩形波(含方波)和三角波(含锯齿波),而且频率与占空比不能单独调节,两者互相影响,这就给实际应用带来了许多不便。此外,这些芯片的扩展功能较少,调节方式也不够灵活,且无法满足高频精密信号源的要求。美国MAX(马克希姆)公司应市场的需求而研制的X038型单片集成高频精密函数发生器具有较高的频率特性、频率范围很宽、功能较全、单片集成化、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14方案框图设计及基本控制原理如图1.

11、1所示,利用单片机AT89对主信号发生芯片进行数字控制。因为X08原是模拟量控制型芯片,所以中间要通过数模转换电路,对MAX038产生的波形信号进行频率,占空比,幅度的在控制,以及产生波形的选择控制。图1. 方案框图MAX08 的输出频率主要受振荡电容F, IIN 端电流和FAD端电压的控制,其中前二者与输出频率的关系如图.2 所示。选择一个CF 值,对应IIN 端电流的变化,将产生一定范围的输出频率。另外,改变FADJ 端的电压,可以在IN 控制的基础上,对输出频率实现微调控制。为实现输出频率的数控调整,在IIN 端和FAJ 端分别连接一个电压输出的C 。首先,通过DACB产生0V(00H)

12、到2.5V(FH)的输出电压,经电压/ 电流转换网络,产生0到74A的电流,叠加上网络本身产生的2A电流,最终对IIN 端形成2A到70A 的工作电流,使之产生相应的输出频率范围。DAC将此工作电流范围分为26级步进间隔,输出频率范围也被分为256级步进间隔。所以,IIN端的电流对输出频率实现粗调。第二步,通过DC 在FADJ端产生一个从 23(0H)到+ .V(0FH)的电压范围,该范围同样包含25级步进间隔,II 端的步进间隔再次细分为26级步进间隔,从而在粗调的基础上实现微调。1.5.1频段控制调整参数计算M03 的输出频率和CF电容与IN 端的电流间的关系如表1.1 所示。固定一个CF

13、值,当I 端的电流从到的变化时,对应产生一个频段的频率范围。经实验调整,我们选择了一系列的C如表1 所示,并确定了各CF 所对应的频段和频率范围。由于系统通过D 控制IIN端电流和DJ 端电压,将各频段的频率范围划分为6536级间隔,因此各频段的输出误差为图1.2输出频率与I电流及振荡电容CF 的关系另外,由于相邻频段之间存在着频率重叠现象。且考虑到各频段对应的误差大小不同,因此设定各频段的实际起止频率围:f3 ,f ,以期获得最小的误差。表1.1 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与F的关系表频段号CFf1(2)f2(70A)f3f4110pF200kHzz1k600Hz1MHz21nF2kH650kH10z6kHz0kH10n20Hz6.5Hz0.1H6Hz6z410F02Hz65H0.01Hz.2H60Hz在5脚OS和6脚GND接上电容以后,10脚IN是频率控制的电流输入端,利用恒定电流向电容充电和放电,便可形成振荡。是受8脚AJ和7脚DADJ端电压的控制,振荡频率由下式确定。 (11)因为我们要求的频率范围在0.Hz0MHz,分四个频段来满足要求,在每个频段上连续可调,由芯片内部参数可知道,当时,的容量范围可以在时,芯片有较好的性能。因此,有(1.1)式可知 (1.2)当时,;当时,,为了使数字控制能够使实现,我们在/A转换模块使用图所示的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