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读后感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86441681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自传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迅自传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迅自传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迅自传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迅自传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自传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自传读后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自传读后感篇一: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学 术 论 文 题目楷体GB2312 一号 系别: 外语系 专 学业生名姓称: 英语 名: 庄宏勇 学号: 091XX年8 指导老师姓名、职称: 高红宦 完成日期XX年 年4 月5日 读鲁迅自传的读后感 论文摘要 :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 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从中我们可以看 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朽及当时人们冷漠的内心、麻木的社会状况,有力的鞭挞 了当时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及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关键词:愚弄毒害;剥削压迫;麻木愚昧;奴隶生活 曾记得,那个

2、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 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 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吗?我还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 他们可供夸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 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假如要问我最喜欢?呐喊?etc中的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Q正传?。 ?阿Q正传?etc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 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

3、朴而又愚蠢,受尽 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力者有着本能的不满。 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 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 贫困农民。在未庄,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他专做短工,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 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别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 打老子的话来抚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成功,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他还常为生计 发愁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发麻木愚昧。他的“革命行 动竟是去静修庵里胡闹。所以说,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 活中去了。这也是就中国人民的最大

4、弊病。 在我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之后,鲁迅先生的?呐喊?却仍让我荡气回肠,久久不能 忘怀。在鲁迅的作品里,尽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尽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 他的言语犀利,他的作品锋利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啊!中国,快早日苏 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鲁迅的小说,我感觉他的小说很真实,批判了当时旧社会的丑陋面目。 ?孔乙已?etc是我在?呐喊?中比较喜欢的一篇,可能是这篇学生,所以对这篇所有的 细节都比较理解。我第一次读这篇是在初中课堂上,那时老师让我们自己先读,当时,我 读得很认真,因为我对这篇挺感兴趣的,因为是鲁迅写的。当时读得不太懂,听老师分析 后,感觉

5、明白了很多。 孔乙已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在黑暗的社会里,他唯唯喏喏她活着,他一生都 在寻求功名,一直考,一直考,可都考不上,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中,他成了一个行尺走 肉,一个麻木而不任的人,正像他所说的“窃书不为“偷,因此在一些丑恶的人心中 成了一个“小偷,可在孔乙已的心中,他并不这么想,在与他同龄中,只要是见到他, 除了笑,没有话讲,因此只好向孩说话,他也只有在孩子面前,他才会有受到蔑视的笑, 后来有人说他又去偷书,结果被打断了腿,当他再一次来到客栈时,挖苦的笑声就没有停 过,此时的孔乙已更偈一个行尸走肉,只靠着两只手来行走,终于,在人们的笑声中,消 失了。过了几年,终于没有再见孔乙

6、已,有人说的已经死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结果,给人无尽的考虑与想象到底孔乙已这个人物时,运用 了大量的手法,在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上都有很多的描写。作者笔墨越多,所想表达的 人物形象越明显。 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有两点,一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鞭挞,作者在每一篇小说里, 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将如今的人物与过去的形成鲜明的比照,再对周围人物的形象描写, 以及周围的环境的描写,有力地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的封建统治制度,但在另一方面,我觉 得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希望在他文字的鼓励下,人们可以发奋有前, 可以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使这个社会能振作起来,这是他一种爱国的表现,他并没有

7、 去用语言鼓励人们,而是用文字,在文字的背后是他一颗爱国的心。也许他的文字并没有 鼓励到每一个人,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一部分人,还有一些知识文化的人都能在他文字的 鼓励下而清醒觉悟过来。 如今,有许多文章,作品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我比较情有独钟,只喜欢鲁迅先生的,因 为他朴实而强有力的文字中,人们看到了当时丑恶的面目,我觉得孔乙已那篇比较明显, 通过对孔乙已人物形象的描写,从颓废,每一个文字,从直接到间接,从明显到不明显, 让读者真实地看到了像孔乙已那类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的从仁慈、爱面子的人转 变成颓废,麻木不仁封建的人。 这样的文章没有用华美的文字,但字字都像利刀像一样直插人心,这就是

8、我喜欢鲁迅先生 的原因,他的爱国情怀鼓励着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出献,这也就是我爱国的表 现。 所以大家一起来?呐喊?吧!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中国来呐喊吧,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 作为工作,要好好工作,大家都尽一份力,使我们国家更家美妙。 参考文献: ?1?.阿Q正传 ?2?.孔乙己 ?3?呐喊 篇二:读?鲁迅传?有感 怀有好奇和探究的心里,为了进一步理解我们经常学习的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利用这个假期我略读了?鲁迅传?,对先生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等方面,多了一些理解,于是将阅读到的有深化印象之处记录下来,希望日后可以重新复习这位先生的一生,从中领悟更深化的道理

9、。 首先,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化的印象。鲁迅的童年生活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欢快的。鲁迅作为长孙,他童年无论在台门内外都备受关爱。他年幼时候的保姆长妈妈,鲁迅的童年,在她的照顾下,还是一直过得挺安稳的。那么她母亲呢?原来是因为鲁迅母亲鲁瑞儿女众多,无暇顾及鲁迅,因此叫了阿长来照顾鲁迅。鲁迅的童年生活,根本上是在玩耍中度过的;在新台门里,“百草园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虽然只是个两亩地大的非常普通的菜园,但对于小鲁迅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乐园。鲁迅曾在?朝花夕拾?里这样说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土所吃的蔬果:茭角,罗汉豆,茭白,香瓜。但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

10、蛊惑。后来,我在就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声,使我时时反顾。这句话里,虽说有鲁迅人到中年的苦涩之情,却也说明了他童年的乐趣和故土的滋养对于鲁迅一生的意义。 其次,我于鲁迅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认识。从前于鲁迅的看法,总是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在此以外的理解,总是觉得很寥寥,因为一直一来也只是略略读过他的一些比较浅淡的文章罢了,对于他的取向和人生,以及他为何是这样的人,也一直没有怎么明白地理解过。但直到?纪念刘和珍君?的时候,我才是开场有点理解了他,如他之对于段政府的愤怒,对于中国一些人的深化的绝望和斥责,我也被深深地感触了

11、。 鲁迅在“五四时代所执著的启蒙意识、忧患意识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化和开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己真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开展的,假如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疑心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的。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

12、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的。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立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唐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奉献了最珍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通过阅读这部传纪,我真的明白了一个伟人之所以能称做伟人,他的人生一定会有些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来说,他一定经受了常人所没有经历的痛苦和曲折,因此他可以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出来,这与他当时所受到的苦

13、难是分不开的;正由于这些事件,使得这些伟人可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洞察事物,能更加深化地看清楚这个世界。我看到的鲁迅,就是符合这样一个标准的人。他的儿童生活,那一种大起大落的生活,倘假设一般人,怕早是屈从于现实,而浑噩度世了。但鲁迅却可以在这种逆境中成长起来,确实要敬仰一番。但从他的性格中折射出来的事情,我看出了中国近代的人民生活的艰辛。对于鲁迅这样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都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和冷眼,那么当时中国千千万万的儿童,怕是比他要辛苦千 百万倍都不止吧,由此,我不得不庆幸于我还可以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安定地生活,多么的幸福啊,我又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呢? 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更加高瞻远瞩

14、;站在鲁迅的人生里,我体会到了他之被称作中国文坛第一旗手的当之无愧。 愿鲁迅先生在天能抚慰,中国已不在是以前那个病怏怏的受人欺负的国家了,您也不必再为国家的前途而担忧了;因为中国必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携手努力下,更加强盛。 篇三:读鲁迅自传有感 读鲁迅自传有感 鲁迅先生的大半生是复杂坎坷的,?鲁迅自传?仅用千余字就浓缩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为我们展示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人生。 一、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鲁迅先生十三岁时,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

15、落,以致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由富家公子到“乞食者急剧的变化,使少年鲁迅深化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过早的体会到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 这是一段痛苦而真实的人生经历。为了生存和开展,少年鲁迅不得不更多的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奔波,虽然这其中的许多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对此,鲁迅先生并不讳言。 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痛苦的人生财富使得少年鲁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领先生被亲戚称为“乞食者时,“我于是决心回家,“决心二字包含了少年鲁迅无限辛酸和强烈的自尊;当学费也无法筹措时,少年鲁迅宁愿流离他乡也不愿做幕友和商人,“自强自立,有强烈对抗精神精彩人生必备性格初见端倪。 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决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分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之所以选择上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一是因为这两所学校免交学费,解决了当时经济困难,二是这些是“新学,有自强救国的希望。可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