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86441643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黎平会议会址观后感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当年红军艰辛奋斗的革命历史,以亲身体验来感受革命精神。在区政协党组的组织下,我作为一名非党干部的进展了一次红色之旅,走进黎平会议会址。在现场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先后参观了黎平会议会址,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故居,遗物展等。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两端有高大的封火墙,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当年是胡荣顺商号。走进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

2、史称“黎平会议。这所普通的民房,因“黎平会议而成为重要革命文物,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当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蓬勃开展的时候,蒋介石调动50万兵力进展第五次“围剿,采取“堡垒战术,步步推进。那时“左倾道路在党中央占上风,博古秦邦宪为临时中央负责人,在共产国际军事参谋李德德国人的支持下,不顾敌我力量悬殊的现实,无视一、二、三、四次“围剿的成功经历,主张“御敌人于国门之外,采取“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的方针,与敌人拼实力、拼消耗,致使红军遭到宏大损失,根据地日益缩小。1934年8月,红六军团在湘赣边区突围,转移到黔东与贺龙的红三军会

3、合。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分开湘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大撤退大转移的过程中,博古、李德的“三人团把持军事指挥权,竭力主张进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这一意图很快被蒋介石觉察,调集重兵堵截围追,准备将红军一举消灭。红军连续打破四道封锁线,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湘江一战最为惨烈,红军损失过半,由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力主中央红军放弃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方案,避实就虚,向敌人军事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中央指导人在湖南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多数人从惨痛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支持毛泽东进军贵州的主张。博古、李德等迫于形势,勉强同意,但仍顽固坚持到湘西建立根据地。何去何从

4、必须当机立断,于是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进军贵州是红军唯一正确的出路,他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认为到湘西建立根据地已经不可能、不现实,必须放弃既定方针,以遵义为中心建立川黔边根据地,由此决定向遵义进军的作战方案。这一决定实际上否认了“左倾军事道路,打乱了蒋介石企图在沅江以东消灭红军的部署,把10多万敌军甩在湘西南,为红军开拓新的前进道路。红军在黎平进展整编,重新组织战斗力量,打破了黔军的清水江防线,连克剑河、台江、镇远、施秉、黄平、余庆,抵达乌江南岸。博古、李德等只是把进军贵州作为权宜之计

5、,仍主张“回头与红二、六军团会合。黎平会议上多数人主张抢渡乌江,占领遵义。黎平会议的正确决策,也因红军的成功载入了革命的史册。“黎平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组织根底。深化研究长征,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过去、全面把握如今、正确创造将来。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我们要把学习包括长征在内的中国革命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严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立严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荣耀革命传统。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应倍加珍惜。要在革命先辈的影响和鼓舞下,奋进不息,自强不止。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本着想要分享的目的与群众交流,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展删除,谢谢!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