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86384414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PDF 页数:352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52页
(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52页
(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52页
(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52页
(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骆正林《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3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绪论 0.1复习笔记 0.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一章新闻传播活动 1.1复习笔记 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什么是新闻 2.1复习笔记 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新闻传播过程 3.1复习笔记 3.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新闻传播媒介 4.1复习笔记 4.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新闻传播者 5.1复习笔记 5.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新闻传播内容 6.1复习笔记 6.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新闻传播受众 7.1复习笔记 7.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新闻传播的功能 8.1复习笔记 8.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新闻媒介的管理与运行 9.1

2、复习笔记 9.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10.1复习笔记 10.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一章新闻传播的工作原则 11.1复习笔记 1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二章中国的新闻改革 12.1复习笔记 1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三章新媒体与新闻传播 13.1复习笔记 13.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绪论 0.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传播与现代社会 1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 (1)在信息化社会,新闻媒体既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重要工具,也是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社会要素构成 的,新闻媒体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现代

3、新闻传播已经对人类社会 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2)媒体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政治宣传 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政治势力对新闻传播的利用越来越有技 巧。 (3)新闻媒体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递增的。 经济发展为新闻传媒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新闻传媒对经济 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4)从文化层面来看,新闻媒体本身就是记录和传播人类文明的载 体。 (5)传统新闻传播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权威性强的特点,所 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主动或被动地与媒体打交道。新闻传媒除 了和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之外,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军 事、外交、

4、国防等各个方面。 2新闻媒体与传播权的分化 (1)新媒体的出现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媒体格局。传统媒体是一种“点对 面”的结构,然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是一种网状的结构。公民拥有 了随时发表意见的渠道,使新闻自由的实现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利 于激发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壮大。 (2)新闻传播权的分散,带来了个人与机构传播者的崛起,新闻传播 出现碎片化趋向。新媒体的崛起也给传统媒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3)新媒体中不断出现的真真假假的“新闻”和“事件”,一方面确实增 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职业化新闻传播的推动力,它 能促进新闻事业的不断改革,让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更

5、加权威和高效。 二、新闻理论与新闻工作 1新闻学与新闻理论 (1)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主要分成三大块,即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 和历史新闻学。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也在不断丰富,出现了一些交叉性学科。 (2)我国传统的新闻理论是围绕现实政治建构起来的。从政治的需要 出发来管理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媒体 在国家需要稳定的时候,支持了政府宣传的需要,保证了媒体有效地为 社会主义服务。 (3)学科主线是学科建构的前提,新闻媒介长期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 工具”,工具论将媒体功能狭隘化了,意识形态占据着新闻理论的核心 位置。 2新闻理论与新闻工作 新闻学

6、仅仅是对新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而新闻工作却要牵涉到 更多的学科和更多的部门,因此新闻工作不仅仅是新闻理论的简单运 用,还是各门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工作者学好了新闻理论, 只是熟悉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但这些规律和技巧必须服务于 传播内容才能起作用。新闻传播技巧是实践性和经验性的,但新闻传播 的内容却多种多样,它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着;即新闻传播内容 会牵涉到目前所有的学科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新闻工作者所不熟悉 的。所以新闻传播工作者除了学好新闻学理论外,还必须有其他相关的 专业知识作补充,以便更好地满足新闻工作的需要。 3新闻理论的主要范畴 新闻理论至少包含四个主要范

7、畴,包括日常经验范畴、操作经验范畴、 媒体管理范畴和社会科学范畴。 三、新闻理论的学习方法 1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1)学习新闻理论可以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素养。 (2)学习新闻理论可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3)学习新闻理论可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创造能力。 (4)学习新闻理论可以激发新闻工作者的改革热情。 2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型实践学科,因此,新闻 理论必须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2)专识与通识相结合。新闻工作不是新闻知识的简单运用,而是各 门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新闻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将专识与通识结合 起来。 (3)借鉴与

8、批判相结合。 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经典理论,尤其是西方新闻传播经典理论。因为 新闻传播理论在西方的研究明显比我们早,比我们先进,而且西方新闻 传播理论研究的手段也比较先进。 对西方实践知识的借鉴和学习。 (4)理论与样本相结合 新闻专业是实践性专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理论的过程中,还应该坚 持将理论学习与样本分析结合起来,强化学习效果。所谓样本分析就是 选择某个城市或某家媒体作为学习的样本,在一段时间内跟踪样本媒体 的发展,从中把握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规律和脉搏。 0.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新闻学(中南财大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 答: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

9、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 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新闻学以新闻和它的载体由报 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新媒体等新闻媒体所组成的新闻事业 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包括 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等。狭义的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 学,即通常所说的新闻理论。 2新闻理论 答:新闻理论是指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 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是新闻、新闻事业活 动规律的一般原理,是新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包 括: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

10、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 新闻事业和实际的关系、和政治的关系、和群众的关系;新闻事业的 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新闻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新闻 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 二、简答题 简论新闻理论对当代新闻工作的意义。湘潭大学2009年研 答:新闻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即对实际经验 中所含的具有普遍性的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 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新闻理论从社会的新闻活动(包括专业新闻工作)的全局出发,系统地 告诉大家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只有既懂得应该怎么 做,又明白为什么必须

11、这样做,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工作方 法,创造新的工作经验,才能把新闻实践不断地向前推进。这就是创造 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新闻事业反映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不断变动决定了新闻事业需要不断 地进行改革。新闻改革只有遵循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功。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于国外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新闻学观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 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新闻学在形成过程中,曾经吸收了哲学、政治学、历史、文学等许多学 科中的成果。在新闻学的今后发展中

12、,还将继续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过分强调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拒绝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这是狭隘的。 同时,没有对新闻工作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就难以吸收其他学科的 成果。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正在快速发展,从新闻体制到新闻业务都在进行深 刻的变革。快速发展的实践,不断变化的媒体,都迫切需要理论的总 结,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 第一章新闻传播活动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 1“好奇说” 持“好奇说”的学者认为,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 的根本动力。 直至20世纪40年代,西方报刊理论家还通常认为,好奇的本能是新闻媒 介产生的首要原因。人类具有无

13、尽的好奇心,总想了解周围不熟悉的事 物。 2新闻欲 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源于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新闻欲”,即人天生就有想 了解未知世界的本能,这种本能促使人们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3群居说 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传播是从群居本能派生出来的活动。新 闻活动的产生起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需要。 好奇说、新闻欲、群居说只是从现象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进行了解 释,而没有深入到本质的层面,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 4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新闻传播活动的起 源也可以用劳动学说加以解释。 (1)劳动创造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 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而人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劳动的

14、结果。劳动让 类人猿转化为人,劳动使人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劳动也促使人类发展 了新闻传播活动。 (2)劳动创造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容 人类传播的最初信息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切身体验,它的产生有着一定 的偶然性,而且多为警告危险和发现食物之类。 早期,人类思维简单,传播的内容都是直接听到和看到的,没有深刻 的思想性,但其中却蕴含着人类认识世界的冲动。随着人类劳动越来越 复杂,可供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多,人类的传播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3)劳动创造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工具 新闻传播活动的实现不仅需要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而且还需要传播工 具。 人类传播活动最早利用的是天然工具,随着劳动发展逐渐过渡到人造 工具。现

15、代社会,正是人造工具支撑了庞大的新闻传播体系。 自然物作为传播工具并不是生来就具有的功能,只有人类在劳动中赋 予了它意义,自然物才能充当传播工具。 人造传播工具是在人类劳动工具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新闻传播的演变 新闻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实质上是传播符号和传播通道的演变过程。 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逐步发展的,大致经历了 三个阶段,即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 传播形式包括非语言符号传播、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 传播等。 1口语传播 在人类发展史上,语言产生后就立即在信息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1)人身载体传播 当意识到需要通过传播来交流信息时,

16、人们首先利用的传播媒介就是人 的自然之躯。如握手、点头、舞蹈、表情、哭喊等等。 (2)实物载体传播 利用自身躯体传播,传播主体必须在场才能进行,因而信息的稳定性和 持久性受到很多限制。实物载体利用了不同物体的物理功能,是人类使 用的最早的媒介。 自然物媒介如木棍、贝壳、花卉、矿物、烟雾、海螺等; 人造工具媒介如烽火、信号鼓等。 (3)口头语言传播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信息传播的巨大进步。语言起源于人类最简单的嚎 叫。语言产生后: a口头新闻随时可能在人际间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共同构成了口语 新闻媒介。 b新闻传播第一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声音信号取代了视觉信号和姿 势的许多功能,口语在谋生、劳动和社会交往中越来越具有丰富的表意 功能。 c口语传播不但是人类社会早期独特的传播形态,也是人类社会以后 任何发展阶段中最基本的传播形态。 口头语言传播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a口头语言传播具有亲和力。口头语言在传播的时候,信息传播者可 以借助语气和语调灵活地处理传播内容,从而使传播内容具有亲和力。 b口头语言传播具有互动性。口头语言传播是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 的,因此传播者能够随时把握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