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86343070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教师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考地理猜题卷一.选择题暑期,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入住宾馆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1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2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A经度相差小 B纬度相差小 C文化差异小 D经济差距小3小杰在北京的所见,说法可信的是A糌粑、酥油茶,北京人民真好客 B周庄、乌镇,水乡风貌别具特色C故宫、颐和园,历史文化价值高 D雪顿节、丰收节,民族节庆气氛浓读格陵兰岛略图(如图)。4格陵兰岛 A位于东半球 B北部城市多 C地处低纬度 D北临北冰洋5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岛 A降水减少 B冰川消退 C火山喷发 D

2、面积增大6出没于该岛的动物是 A企鹅 B袋鼠 C骆驼 D北极熊读亚洲局部区域图(如图)。7图中山脉是 A乌拉尔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8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行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9恒河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有结冰期 C自东北流向西南 D属于内流河如图为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茅草屋是当地典型的民居。10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11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多为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12以下中国商品,最有可能被列入该地进口清单的是 A电风扇 B羽绒服 C咖啡 D暖手宝202

3、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13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14下列省区属于中部地区的是 A四川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江西省15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 地形 经济 气候 交通A B C D东北地区沃野千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读东北地区略图(如图)。16甲地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是 A黄土疏松 B高原坦荡 C黑土肥沃 D地形崎岖17乙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A沼泽湿地 B河流源头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18大兴安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诗词

4、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19诗句中的“大江”指的是 A长江 B珠江 C湘江 D闽江20庐山林木葱茏,山麓多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1“四百旋”是指庐山盘山公路拐弯多,这种设计是为了A寻找刺激 B欣赏美景 C降低坡度 D缩短距离“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曾经是福建省某乡村生态恶化、居民贫困的真实写照。从1983年起,该乡村一直探索符合南方生态修复的路子。如今,荒山逐渐变成了林草满山、果木飘香的风景名胜区。22造成该乡村“田瘦”的原因是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河水浑浊 D土地沙化23在生态修复中,当地探索出的“路子”是A恢复林草植被 B增施有

5、机肥 C建设人工草场 D完善水利设施24该乡村“林果山”上最有可能栽种 A苹果树 B柑橘树 C油棕树 D椰子树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5. 如果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进行控制,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之比最可能变成A. 29.2% B. 30% C. 60% D. 71%26. 节能减排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措施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A. 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 B. 骑共享自行车上下班C. 为节约,所有垃圾用一个袋子装 D. 及时关灯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数据

6、统计如下表,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性别构成情况年龄构成情况男性女性性别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数比重人数比重723339956人51.24%688438768人48.76%105.0717.95%63.35%18.7%13.5%27. 从表中我国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不能推测的是A. 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B. 男性比女性多2.48%C. 我国男性比重大D. 我国老年人口男性比女性多28. 从年龄构成情况分析,符合我国国情,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是A. 玩具生产 B. 老年保健用品 C. 建筑产业 D. 汽车产业29. 从上面资料分析得出60-65岁人口数量

7、约为A. 7341万 B. 1.14亿 C. 8200万 D. 2亿阅读亚欧两大洲分界线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0. 湖泊可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图中水域属于内流湖的是A. B. C. D. 31. 亚欧两大洲以山脉、河流等为界,图中两大洲的界山B为A. 落基山脉 B. 大高加索山 C. 安第斯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32. 关于图中E、A所在的大洲叙述,正确的是A. E大洲气候大陆性显著 B. A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C. E大洲地形复杂多样 D. A大洲东部和南部人口分布稠密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等。阅读南水北调中线

8、工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3. 南水北调主要是缓解我国水资源A. 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B. 东少西多的问题 C. 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D. 北多南少的问题34. 为了向北方调更多的水资源,必须扩大丹江口水库的蓄水量,这样可能带来A. 需要移民的人数增加B. 汉江下游径流量增加C. 长江航运量下降D. 水库以上水流更加湍急35. 南水北调有利于促进北方农业生产,图中阴影区的两省主要粮食作物为A. 青稞 B. 玉米 C. 冬小麦 D. 春小麦36. 据图可知,下列两省并没有以黄河作为分界线的是A. 陕西省、山西省 B. 河北省、河南省 C. 河南省、山西省 D. 山东省、河南省阅读贝贝地理

9、课上跟着老师做的某地区的思维导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7.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X地区可能为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云贵高原 D. 京津唐地区38.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人类生产活动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据图推测该地区自然植被及特色农业A. 落叶阔叶林、立体农业B. 常绿阔叶林、灌溉农业C. 针叶林、河谷农业D. 常绿阔叶林、创汇农业39. 推测该地区最大河流的水文特征为A. 含沙量大,结冰期长B. 径流量大,汛期长C. 水流湍急,水能丰富D. 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通过种植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基本摆脱了饥饿。读马达加斯加略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

10、水柱状图(图2)。40. 马达加斯加 A. 位于西半球 B. 位于南半球 C. 大部分在南温带 D. 东临大西洋41. 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C. 甲地冬冷夏热 D. 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42.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43. 为解决非洲粮食问题,从马达加斯加摆脱饥饿的措施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A. 走科技兴农之路 B. 增加农业人口 C. 扩大耕地面积 D. 大量进口粮食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44. 巴西 A. 首都为里约热内卢 B. 北部人口稠密 C. 盛产热

11、带经济作物 D. 属于发达国家45. 巴西的乙醇汽车以酒精(源于甘蔗加工)为燃料。巴西的酒精厂主要分布在 A. 北部 B. 东南部 C. 西部 D. 西北部46. 据图中信息可知巴西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 资金技术雄厚 B. 劳动力充足 C. 矿产资源丰富 D. 海运便利2020年8月27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川有约110平方千米的冰体断裂掉落。47. 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北极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提倡 A. 使用一次性餐具 B. 绿色出行 C. 禁止火力发电 D. 燃烧秸秆48. 8月27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A. 昼短夜长 B. 昼夜等长 C. 昼长夜短 D. 极昼4

12、9. 北极航道未经过的大洲是 A. 欧洲 B. 亚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读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和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50.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 A. 增速减缓 B. 东多西少 C. 出现负增长 D. 总数已超15亿51.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 A. 人口基数大 B. 医疗水平提高 C. 地势西高东低 D. 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52.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处于老龄化社会,为此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有 调整生育政策 完善养老体系 延迟退休年龄 大力接纳外来移民A. B. C. D. 成渝经济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体系完善,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和产业聚集区。读成渝经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3. 成渝经济区主要位于 A. 云贵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54. 下列不属于成渝经济区外出通道的是 A. 宝成线 B. 成昆线 C. 长江水道 D. 京哈线55. 川藏铁路是成渝经济区西通要道,建设中遇到的挑战有A. 居民点密集 B. 台风侵袭 C. 跨越高山大河 D. 沙尘暴侵扰56. 区域内拥有丰富的_(可再生能源),助力经济腾飞。A. 石油 B. 天然气 C. 潮汐能 D. 水能2021年3月3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