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86340533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含3课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千克和克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教材简析】教材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认识各式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的建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相关的物品认识1千克,再让学生试着称1千克的大米,拎一拎,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教材还结合认识千克,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秤,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推算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结合实际问题,使

2、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初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合理估计物体的轻重。【课时安排】7课时认识千克1课时认识克1课时练习五1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自主安排3课时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前测练习1.你在哪里见过下面的

3、这些秤吗?知道它们怎么使用吗?2.把这些单位分分类: 小时 米 分钟 厘米 千克 秒 克 测物品的长度时要用到的单位: 表示时间用到的单位: 称物品的重量时要用到的单位: 这些单位我在哪里见过? 2-1:认识千克总第 _课时 执教时间_ 月_ 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30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及“你知道吗”。【教材简析】教材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认识各式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的建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通过观察秤面和相关的物品,认识1千克,再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

4、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教材还结合认识千克,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介绍了旅客乘坐飞机或火车时可以免费携带行李重量的规定。虽然质量单位千克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有关的质量问题,潜移默化间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为接受新知、理解新知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教学准备

5、】光盘、各种秤以及大米等实物。【前置作业】 (1) 到超市或家中找一找含有“千克”标记的物品,准备一份1千克的物品。(2) 知道自己的体重大概重多少千克?【教学准备】 10个苹果、20个鸡蛋、1千克大米、1千克糖、1千克瓜子 橘子、番茄、胡萝卜、梨等各若干【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谈话:出示外包装差不多大小的蜜枣、膨化食品。它们在“争吵”谁比较重,你能想个办法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口头交流方法并进行一定的演示(如掂一掂),师生根据交流小结方法: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包装袋上的标注)。板书: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有轻重的。你知道表示物体质量

6、的单位吗?人们常用千克和克这样的质量单位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质量单位“千克”。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1.交流:比较几个物品的轻重,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一些?小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些物品轻重相差大,只要掂一掂就行;有些相差小,需要称一称才能比较,要知道具体有多重,一定要称一称才知道;很多包装上有具体的标注,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了,这些具体的质量标注也是通过秤称出来的。(板书:测量工具秤)2认识常见的秤。(1)学生介绍: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交流建议:在哪儿见过这种秤?它通常用来称什么?(2)师生相互补充。(3)认识盘秤。(出示学具,最大秤重量10千克)A从秤面上看到了什么?B你会用盘秤

7、称物品吗?试一试(为方便起见,用教师准备的物品1千克或2千克)。学生观察后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A“kg”是表示质量单位“千克”的符号,千克又叫公斤,也就是俗称的2斤,即1千克=2斤。和钟面类似,有数、刻度和指针;这里只有1-10共十个数,每一大格表示1千克,最大数值是这个秤最多能称10千克物品。追问,如果这个秤上的最大数值是6,表示?B称东西时,将物品放在托盘,指针会转动。用秤称物体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质量是1千克,秤面上指针指着2就表示物体质量是2千克,以此类推。3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1)小组合作验证自己带的物品是否是1千克,说明自己是怎么验证的,巩固盘秤称法。(2)

8、交流1千克的物品。如4-5个苹果重1千克,17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追问:1千克鸡蛋一定是17个吗?为什么?(3)掂一掂自己所带的1千克物品,感受1千克。4.感受几千克。你能称出2千克的物品吗?2千克鸡蛋大约( )个,大约有( )个苹果。掂一掂,估计自己的书包多重?再称一称,看看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三、应用拓展,完善体验(必做)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蜜枣、鸡蛋、大米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也可以用千克做单位表示重量的,你知道吗?学生交流基础上,再呈现图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图

9、片,交流从中知道的数学信息。从这两幅图中,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进行安全教育)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电子秤直接读数据;盘秤要看清最大秤量,看清指针的位置再读数。(必做)4分小组估计并测量选择一种水果掂一掂,再估一估,1千克大约有几个,最后称一称验证。交流汇报,填写表格,感知数据。 (选做)5.判断下列书法是否正确。(1)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2)一只乒乓球大约中2千克。( )6.估计下面的物体的重量,大约是千克的有( )(1)一个图钉 (2)4个苹果 (3)两瓶饮料 (4)3本新华字典7.(练

10、习与测试第23页第3题)超市里有两种规格的白糖,一种每袋2千克,另一种每袋5千克。食堂王阿姨一共要买16千克白糖,可以买( )2千克的和( )袋5千克的。16=52+23(5千克的不能只有1袋或者3袋,只能是2袋)四、总结延伸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五、作业:练习与测试第23页。补充习题第30-31页;【板书设计】千克的认识掂一掂 称一称 看一看千克(公斤)KG2-2:认识克总第 _课时 执

11、教时间_ 月_ 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3页,例2、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及“你知道吗”。【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克的认识,以及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两部分。教材先从食品包装袋上标明的计量单位“克”引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然后认识不同的砝码,安排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体会1克很轻;再实际掂一掂2分硬币等物品,丰富对1克的感知,初步形成1克的观念。接着通过用秤称两袋500克的食盐,引导学生发现1千克=1000克。在“想想做做”中还通过观察,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丰富感知和提高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12、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教学准备】1.了解克的知识。带好各种面值的硬币各1枚。2.教师准备一些标记有“克”的食品包装袋。3.家庭烘焙用秤(小型电子秤)。【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揭示课题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1千克的物体拎在手上什么感觉?小结:千克是一

13、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通常用它作单位。还有一些比较轻的物品又用什么单位来称量呢?(预设学生能说出“克”)你对克有怎样的了解?和同学说一说。再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相应的补充。明确:克也是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来作单位。克的符号是g。2.明确学习任务:你想在这节课学到什么知识?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认识“克”。(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请会使用的学生介绍使用方法,学生中没有会使用的,则老师介绍:将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2.体验克(1)谈话: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2)估计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0克?小组合作,称出10克黄豆,数一数,与自己的估计对比。明确大约( )黄豆重10克。推理:1克黄豆大约有( )粒。掂一掂并感受1克黄豆。(3)掂一掂羽毛、一根橡皮筋、学生尺、小橡皮、铅笔花等物品,哪些比1克重,哪些比1克轻?有歧义的用秤称一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