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86268456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问题:1.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的依据是_。A.公众参与的意见B.有关的环境影响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C.环境影响减缓措施D.环境影响预测结论答案:B解析 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问题: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特别关注_。A.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B.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C.水文地质复杂程度D.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答案:B解析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问题:3. 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_。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B.执行上,国家环境

3、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C.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D.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属于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行业性排放标准答案:B解析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问题:4.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情况,下列不是生活垃圾填埋场

4、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的是_。A.DOB.SSC.CODD.BOD5答案:A解析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包括:色度(稀释倍数)、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数、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问题: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依据_。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答案:C解析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问题:6.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

5、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d,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_。A.3dB.5dC.7dD.10d答案:C解析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d,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d。问题: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预测时,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_,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A.主导风向为X坐标轴,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为Y坐标轴B.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C.南北向为X坐标轴、东西向为Y坐标轴D.可以任意设置X、Y坐标轴答案:B解析 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

6、,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问题: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55m,水深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_水样。A.6个B.5个C.4个D.2个答案:A解析 从“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80m3/s”可判断此河为大河。从“河宽55m”可判断河宽50m,应设3条取样垂线。从“水深7m”可判断水深5m,则在每条垂线上的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1个,故取6个水样。问题:9.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类水体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_。A.月平均最大温升1,月平均最大温降2B.周平均最大温升2,周平均最大温降

7、3C.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D.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答案:D解析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问题:1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_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_。A.50%,D50%B.50%,D10%C.10%,D10%D.10%,D50%答案:C解析 大气评价等级确定的因子D10%,排除B、D两项;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问题:11. 根据开发

8、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是指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_。A.最佳排放总量B.最小排放总量C.允许排放总量D.排放总量答案:C解析 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即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问题: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三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一建设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则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_。A.该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B.该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C.该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D.该建设项目的规模答案:D解

9、析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I类和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问题:13.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_。A.应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规模、规划阶段、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开发区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数量B.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污染源分析预测应以远期为主C.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要求D.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

10、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要求答案:B解析 B项错误,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污染源分析预测以近期为主。问题:1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在_完成。A.准备阶段B.预测评价阶段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D.报告编写阶段答案:A解析 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11、,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问题:1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_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A.枯、平水期B.平、丰水期C.枯、平、丰水期D.枯、丰水期答案:D解析 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问题:1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_。A.01B.12C.13D.15答案:A解析 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01,一般可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

12、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问题:17.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包括_。A.环境现状描述B.拟议规划的概述C.开展公众参与D.具体项目的工程分析答案:D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总则、拟议规划的概述、环境现状描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监测与跟踪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执行总结。问题:18.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计算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对所涉及的区域要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的_。A.污染物排放总量B.大气排放浓度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大气最大允许排放浓度答案:A

13、解析 线性规划法以不同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标准为约束条件,以区域污染物排放量极大化为目标函数。这种满足功能区达标对应的区域污染物极大排放量可视为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问题:19.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一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的某一住宅卧室内时,该卧室内等效声级夜间不能超过_。A.30dBB.35dBC.40dBD.45dB答案:B解析 该住宅卧室属于A类房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A类房间时,该类房间夜间等效声级不得超过35dB。问题:20.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情况下,开发区边

14、界应与外部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_距离。A.绿化防护B.空间防护C.安全防护D.卫生防护答案:B解析 当选址临近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地、重要和敏感的居住地,或周围环境中有重大污染源并对区域选址产生不利影响以及某类环境指标严重超标且难以短时期改善时,要建议提出调整;一般情况下,开发区边界应与外部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空间防护距离。问题:2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_。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答案:B解析 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问题:2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3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12m,在取样断面上应设_取样垂线。A.1条B.2条C.3条D.4条答案:A解析 从“多年平均流量为13m3/s”可判断此河为小河。而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1条取样垂线。问题:23. 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