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

上传人:jian****iuqi 文档编号:186261733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PDF 页数:109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概述 第二章 市场理论:产品市场及其 均衡 第三章 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 均衡 第二篇 需求的微观分析 第四章 消费偏好与消费者均衡 第五章 价格效应与消费者选择 第六章 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 第三篇 供给的微观分析 第七章 技术、要素投入与生产者 行为 第八章 生产成本与生产者行为 第九章 企业与市场 第四篇 市场均衡的微观分析 第十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十一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 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五篇 不确定性、信息和市场与政 府失灵 第十三章 不确定性与不完全信息 第十四章 市场失灵与外部性 第十五章 政府失灵与微观规

2、制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概述 1如何理解“经济人”假设的内涵?经济人假设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是 什么? 答:(1)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 何个体和组织都是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 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 化。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 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 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 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 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3、;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 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 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 任何成本;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 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 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 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 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2)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学

4、分析的基础和前 提条件,它存在于经济学几乎所有的理论之中。“经济人”的假定是新古 典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新古典经济学 的基石之一。 2如何理解资源稀缺性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答: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 给总是不足的。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 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 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 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 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用来

5、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 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指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相互竞争的 各种用途上,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 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 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 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 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 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

6、、劳动、资本品,如机器、 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 费”。 3价格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答: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 行的,而这三个层次都与价格因素有关: (1)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 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 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里面都涉及到了价格问题, 对消费者来说,其消费必须考虑到自己的预算约束问题,预算约束问题 使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自己所要消费的产品的价格水平是否可以接受。对 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决策也必须考虑到产品当前的价格问题,高

7、价格 会使其增加投资,增加产量,低价格会使其减少投资,减少产量。 (2)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这个单个市场的价 格决定,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和所有的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 为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应该说在第二个层次中,价格是核心。 (3)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这种决定是 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单个市场的核心是价格, 那么多个市场的核心将仍然为价格。 价格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决策中是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 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又调节了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和生产者的要素需求,而 产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又调节了生产者的产品

8、的供给和消 费者的产品需求。正是价格最终使整个微观经济学得以形成一个完整的 体系,使微观体系得以顺利流转。 4简评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答: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个体 和组织都是以利己为动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 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本 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 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是西方经济学 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 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

9、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 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 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 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 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 理性人。(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 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 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4)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 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 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

10、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 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 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5简述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 答:20世纪30年代以后,微观经济学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20世 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所招致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促 使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正 是在这种探究中,微观经济学获得了新的进展。这些新进展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新近研究是从理性经济人行为假定开始 的。从检验消费者行为是否符合效

11、用最大化或偏好最大化开始,相继出 现了显示偏好理论、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 论;厂商理论围绕着企业的本质和边界、企业的内部组织效率、最大化 厂商模型与委托一代理问题三个问题,面向现实逐步得以发展起来。 (2)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博弈论本来是数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80年代,博弈论才逐渐融入经济 学研究中,成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传统微观经济学在谈到个 人决策时,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问题,个人的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于他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不考虑对手的反 应是不理智的。博

12、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 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现实中大量的 经济活动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 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大约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 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已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 础。 (3)市场失效和政府规制问题的深入研究 论证市场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构造和完善一般均衡的理论体系, 可以说是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构成了当代微观经济理论 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但是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 的,它不可能有效调节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领域,这就出

13、现了“市场 失效”。从纯经济分析角度看,导致“市场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 性、公共产品、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市场权力与政府规制的理论和实 践。 (4)不确定分析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确定性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已构成微观经济学的 一个重要领域。微观经济学将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信息不对称或不完 全)融入经济分析中,使经济分析的环境条件向经济现实跨近了一大 步,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 答: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微观经济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

14、特征,出现了以下趋 势: (1)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 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本来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如此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了 登峰造极的程度,从而使经济学这个大厦体系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 维更成熟。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计量经济学的崛起;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博弈 论的引入。 (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人”的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 心,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该假定得到 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可是,在20世纪中,“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也

15、被不 断地修改和拓展,甚至遭到批评和攻击。例如,西蒙认为经济人的计算 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贝克尔拓展了“经济人”的假定,认为个人效用函 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 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 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莱本斯坦一反“利润极大化、效用极大化、成 本极小化”的经济人的传统假定,认为上述假定在完全竞争下是适用 的。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 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 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 化”,因为除

16、了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 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3)研究领域的超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并非完全建立在对前一种方法或另一种方法的否定 之上,而更多的是随着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而变化。20世纪西方 经济学的演变中出现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其研究领域与范围 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畴,经济分析的对象扩展到几乎所有 人类行为,小至生育、婚姻、离婚、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 票选举、制度分析等。对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这种帝国式的“侵略”与扩 张,有人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 (4)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在西方经济学中,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 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 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唯一性,既通俗易懂,又代代相传,成为一 种象征。科斯定理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 来完成的;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德在论述外部性的发生与补偿时, 给读者讲述的是“蜜蜂与果园”的例子;同样论述外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专业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