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86027763 上传时间:2021-07-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统考试题精编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专题安徽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三 (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峽中平如油查。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那么泉出,屡呼那么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濒堆9。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陆游?人蜀记?)注油盎:油瓶。峙:裂缝。滟灏堆:在瞿塘

2、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13.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沿潮阻绝沿: (2)不以疾也疾:(3)发大溪口 发: (4)仰视天如匹练然 如.然: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人大呼于旁那么泉出,屡呼那么屡出。15.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濒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上下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等到夏秋水涨时,。(2分)16. 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分析】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假设不是在

3、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黄昏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盘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

4、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十六日,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外表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真是奇怪啊。黄昏,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解答】1此题考查学

5、生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能力。作答此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溯,逆流而上。句意为:也不如它快。疾,快。句意为:从大溪口出发。发,出发。句意为:仰头望天,发现原本天空在山崖的夹缝里像一匹白练一般。如然,像的样子。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语有: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

6、,半夜。故译为:假设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句中重点词语有:于,在。屡,屡次,不停地。故译为: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3此题考查对文本意思的理解。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上下变化,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晚至瞿塘关,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可以得出答案。4此题考查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答复此题,首先要理解画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分析这样写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看出山的绵延不绝、高大巍峨的特点。从“对耸“上入霄汉“平如削成分析山高耸入云、陡峭的特点

7、。答案:1顺流而下 快 出发 像的样子2假设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3碎石堆高出水面二十余丈 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4甲文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这里写出了山的绵延不绝、高大巍峨的特点。乙文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外表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这里写出了山高耸入云、陡峭的特点。【点评】文言翻译最根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存。但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

8、、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存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但凡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那么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北京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10-12题。(共8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9、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以下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就学一蹴而就就事论事功成名就别别来无恙久别重逢依依惜别致远勤劳致富闲情逸致学以致用

10、去去国怀乡相去甚远去粗取精11.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那么与“志有关。12.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那么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材料一初,遇

11、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领先读百遍。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_注:遇指董遇,东汉学者。惩艾惩治,惩戒。囊时从前。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_,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_,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2、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的经历,那么进一步提醒人们_。10.答案:B(2分)11.答案:丙(2分)12.答案例如:军中多务苦渴无日趁青春年少抓紧时间学习(共4分。第空,各1分;第空,2分)天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狼?一文,答复9-11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敌敌:敌人暴起暴:突然寐寐:睡觉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A.狼不敢前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自后断其股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

14、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分析】参考译文:一个屠户黄昏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忧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似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解答】1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ACD.正确。B.有误。敌,攻击。应选:B。2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其一犬坐于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