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5954545 上传时间:2021-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 黄耀宇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要素技术进步偏向;随机前沿分析F4 :A收录日期:2018年12月10日一、引言及文献综述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的基础,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技术进步则是决定一个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路径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我国装备制造業技术进步路径的文献有结合要素禀赋结构、行业特征实证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以及自主研发等四种主要技术模式的关系和结合产业集聚实证研究我国

2、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四种主要技术模式的关系。总之专门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路径文献仍较少,同时从技术进步要素的有偏角度去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目前尚属空白。因此,从技术进步要素有偏视角去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1932年Hicks第一次提出技术进步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劳动边际产出的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资本边际产出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Blackorby et al.(1976)进一步定义了扩展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可以被分成一个技术进步函数和一个要素投入函数。而在现有技术方向文献的研究中,有专门测算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有研究有偏技术

3、测算方法的,但仍没有专门测算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的,虽然陈欢、王燕(2015)利用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28个子行业的技术进步方向,即从行业层面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但仍是运用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的生产函数模型。而且侧重实证研究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方面,对于要素替代关系未做过多讨论。郑照宁(2004)在国内学者中第一次将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考虑到生产函数中,初步分析了各种投入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的差异。杨福霞(2011)对能源投入与经济产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先验性的因果检验,证实了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以及能源和非能源要素存在替代关系。而在技术方向的研究中,综合上述文

4、献,本文意在构建一个考虑能源、劳动、资本的三要素绿色生产函数。测算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程度等指标,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生产函数的选择上,C-D函数和CES函数的使用前提是希克斯中性,同时也不能反映要素之间替代关系及技术进步和要素之间关系。相对于先前研究,本文可能贡献在于:第一次较系统地测算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方向、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替代弹性等,从要素偏向视角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并给出相关建议。二、理论基础、模型选择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传统方法是索洛余值法及把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外的部分,视作全要素生产率

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这种做法已经不可取,除去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另一重要要素投入便是能源,而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产业,更不能忽视其要素投入。因此,本文拟采用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的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从要素生产弹性变化轨迹看,20032014年期间,资本和劳动要素的生产弹性几乎全为正且处于一个逐年递增的状态,说明增加两种要素的投入能增加产出,并且装备制造业对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的利用效率也在逐年增长。而能源的生产弹性经历了一个由正变负,先递减后趋于平稳上升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在能源的使用上,使用效率先递减,在递减为负向后,又开始递增。这一点与2006年我国“十一五”期

6、间,节能减排的政策相吻合,考虑到政策实施的时滞性,该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影响到2012年初见成效,此时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已经转型成功,节能减排技术趋于成熟,装备制造业由“高能耗”粗放增长变为“低能耗”集约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减少能源的消耗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提升生产水平。与此同时,纵观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要素偏向发展过程,技术进步偏向经历了主要依赖资本到主要依赖能源的过程,由Acemoglu(2002)理论可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受价格效应和规模效应决定,价格因素指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更偏向于要素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规模效应指技术进步更偏向于要素相对丰富的。上述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要素

7、偏向的变化情况比较复合该理论,三种要素中,很长一段时间,资本作为昂贵稀缺的资源,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要素偏向以资本为主,但从2012年后,能源变为技术进步主要偏向要素,这是因为相关节能减排的政策实施,能源由原来的偏公共、便宜的资源变为一种受限制、相对昂贵的资源,能源消耗的代价变得更大。节能减排技术上的发展与进步则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偏向的转变。四、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随机前沿模型,将能源纳入函数,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偏向和生产弹性。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偏向从以资本为主变为以能源为主,原因是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导致了能源要素的稀缺,并且该政策进一步促进了节

8、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到2012年初见成效。中国装备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优化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转型初见成效,资本的生产弹性仍大于能源,说明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注重能源利用率的提升,进而进一步完善结构优化。另外,从技术效率上看,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都具有正向作用,因此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应继续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外资进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扩大企业的规模。主要参考文献:1王卫,綦良群.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波动与异质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0).2张意翔,成金华,汤尚颖,李通屏.技术进步偏向性、产权结构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8).3刘英基.有偏技术进步、替代弹性与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变动J.软科学,201.31(4).4郑猛.有偏技术进步下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11).5谌莹,张捷.碳排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8).6杨振兵,邵帅,杨莉莉.中国绿色工业变革的最优路径选择基于技术进步要素偏向视角的经验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6(1).7汪锋,解晋.中国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5(2).7.-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