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85875425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一)明清帝国的兴替: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帝国的兴替过程,知道明清王朝时期的称谓、建立时间及建立者2、知道明清帝国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3、了解明朝的疆域知识要点:明朝的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明朝的衰败、清朝的建立、清朝的统一、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标要求:1、 了解明朝抗倭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明朝和清朝的改土归流、清朝台湾府的设置等史实。掌握民清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差异以及清朝的疆域

2、,充分认识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2.初步培养余毒、分析历史图片的能力,评价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3.通过学习,树立爱国、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观知识要点:1明清抵御侵略2台湾府的设置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3.明清的民族政策4.明清时政府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5.清朝前期疆域6.清朝后期疆域7明清民族政策的意义(三)农耕文明的繁盛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及商帮的出现,知道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能归纳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荣2.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从不同

3、角度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原因。知识要点:明至清朝前期,中国的农耕文明达到鼎盛,主要表现。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商业的发达。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方法和措施2.知道明清的科举制度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知识要点:1.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二)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的一股要求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知道反对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了解他妈的政治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在文化领域的成就,较为突出

4、的有四大名著 知识要点:1.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社会风尚发生变化2.明清事情的世俗文化3.文学作品内容的变化(三)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课标要求:了解晚明时期出现的科学巨匠及其主要贡献、明白晚明时期开始出现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知识要点:晚明科学巨匠出现的原因、晚明科学巨匠及其主要贡献、明清科技发展状况及实质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课标要求:知道明清统治者在强化君主集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结果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知识要点:1.明朝强化君主集权所采取的措施2.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所采取的

5、措施3.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体,知道清朝时期中国的闭关政策及影响,理解明清时期所面临的社会危机2.通过感受明清时期诸葛所面临的挑战。3.通过“近代前夜的危机”的学习,懂得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落后、落伍;培养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知识要点:1.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主体2.清朝的闭关政策3.近代前夜的危机第六单元 世界工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课标要求:1.知道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评估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义2.通过学习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知识要点:新航路

6、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及原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开辟带来的问题。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一)“人的发现”课标要求:1.列举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2.学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搜集与课本课时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提升对历史事物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探究力知识要点:背景、内容(人文主义)、实质:宣扬人性的解放、兴起与扩展、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二)科学革命课标要求:1.列举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2.通过对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牛顿事迹的学习,自觉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知识要点:时间:15-17世纪、代表

7、人物及成就、科学的作用、科学革命的影响、(三)启蒙运动课标要求:1.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这一运动的主题,探寻近代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2.通过对启蒙运动的了解,理解它与科学革命的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知识要点:时间、含义、背景、代表人物和主张、意义、中国古代四代发明的影响与东学西渐、冲破思想的牢笼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一)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课标要求: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影响、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知识要点: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背景、时间、领导阶级、根本原因、过程、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君

8、主立宪制。(二)美国的诞生课标要求:1通过阅读、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2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知识要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政体的确立、原则、内容、作用及思想来源。(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标要求: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建立资本主义的影响、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巩固措施及覆灭过程、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知道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知识要点: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课标要求:掌握工业革命

9、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推动、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人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要点:工业革命的含义;主要的标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代表人物及发明;工业革命的时间;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扩展;工厂的形成。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要求:感知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掌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理解无产阶级的反抗与斗争、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知识要点:工业革命的作用;工人运动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巴黎公社。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一) 德国统一课标要求:德国统一前的概况、背景、德国的领

10、导地位的原因和德国统一的过程及结果、德国统一的影响。知识要点:统一前的德国;德国的统一;德国统一的结果;(二) 美国南北战争课标要求:美国的领土扩张情况、美国南北战争的概况、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要点: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三) 俄国改革课标要求:了解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知识要点:沙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四) 明治维新课标要求: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识要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性质;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明治维新的影响。第四课 殖民扩

11、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课标要求:知道“三角贸易”、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玻利瓦尔等领导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知识要点:罪恶的“三角贸易”;拉丁美洲掀起独立运动;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印度人民大起义。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1.“科学的世纪”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成果及重要发明3.了解流水线生产方式知识要点:科学的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流水线生产方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一)鸦片战争的烽烟课标要求:了解虎门销烟、了解中英南京条约、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知识要点

1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大量国土、农民起义抗击外国侵略。知识要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太平天国运动(三)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课标要求: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列强瓜分中国狂潮、马关条约的危害知识要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标要求: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历史、辛丑条约、认识义和团的英勇抗争知识要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2、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的状况知识要点:洋务运动内容;2近代工业的发展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一) 维新变法运动课标要求:了解公车上书、知道百日维新知识要点: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的活动、戊戌变法(二) 文化教育革新课标要求: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申报、商务印书馆等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清末时期中国在文化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知识要点:1.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3.兴学堂、废科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