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185819846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浅析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业结构问题是影响学生课下复习,有效稳固知识的重要方面。在我国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的设计上,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采用了强制性的方式,进行作业布置,这样不但无法到达良好的稳固效果,同时也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厌恶。在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文章针对这个局部进行几点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遵循的根本原那么,这个原那么对高中数学作业结构方面同样适用,高中数学教师要重

2、视作业布置问题,合理优化布置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课后复习的效果。 一、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现状分析 1.作业布置内容单一,问题陈旧。目前,我国高中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比拟突出的问题就是作业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千篇一律,无法突出复习重点。由于新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其中添加很多发散性思维的东西,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然而教师在新课堂推行后,依旧采用陈旧的作业布置方式和结构,完全无法到达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很多学校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比拟突出,过于单一和陈旧的课业布置方式,非常不利于知识稳固目的的实现。 2.教师对于优化作业重视程度不高。在我国很多学校中存在过于重视课上教育,而对课后复习以及作

3、业布置不够重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高中阶段非常关键,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传播是远远不够的,课后复习和预习对于学生知识量的提高以及知识的稳固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中数学作业布置方面依旧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数学教师对于作业结构不够重视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的调整策略 1.实现学生作业的自主选择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原那么的有力表达。学生从自身的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教师通过一些指导来实现作业结构的优化,这样的方式学生心理压力会相对较小,也不会

4、将作业看成是负担,是提高学生课后复习能力的有效手段。自选作业能减少作业量,有效降低学生的负担。比方学生在学三角函数的时候,重点是公式、概念、定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如三角函数图象和用公式来证明化简求值的题目应多提供一些供学生选择,让不熟练的同学有时机多练,熟练掌握的同学可以尽量少做。自选作业可以多设置大题,因为大题里面包含较多的知识点,防止局部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后造成知识面的不全。同时教师需尽可能控制难度,使平均难度不会相差太大,防止某些学生偏爱简单的作业。所以自选作业或许会减少教师的作业批改量,但对出题的要求更高,需要仔细研究每道题的知识点和难度,精选每道题,更要考虑学生的根底和各方面能力,乃

5、至分析学生的心理。 2.对于作业布置来说,需要联系实际,学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平均接受能力,从而进行作业结构的合理设置,是非常关键的。另外,作业结构设计中,教师可以合理联系生活,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作业,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和观察操作来获得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发散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增强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真正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效劳生活。 3.作业布置的时候,教师要有明确目的,每节课的教学内部不同,作业结构也必然大不相同,作业结构要充分考虑到对知识的稳固和对学生技能形成的引导,在布置作业时明确什么内容是重点,什么知识是需要

6、学生练习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到达复习学习的作用。其次要便有联系的数学知识有层次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层次的学习只能是帮倒忙,所以练习课上学习也要由外表到深层,由感性的学习到理性的掌握。促进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循序渐进地练习数学知识。训练练习的过程还要有启发性,在练习课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联系引出知识链,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让他们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开发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到达不教而学的理想目的。 总之,数学作业结构的优化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师生和谐开展,共同学习,通过数学课后合理的复习与预习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突出数学学习的应用性。让教师们注意到重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学生的创造空间,使学生的个体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从兰.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J.小学科学,2021. 2.王琼.以“问题作业为契机拓展作业功能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1. 3.陈秀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减轻师生作业负担的前提条件J.现代教学,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