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任务

上传人:卢卡****7 文档编号:185785279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任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根本任务 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培训的根本任务 摘 要: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职业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教师培训要在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其职业生涯的开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教师培训;道德素养;师德 从2021年起,国家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但目前各培训机构和高校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教师教学技能、业务能力的培训上,对教师道德素养涉及不多。笔者认为,教师培训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上,也应加强对教师职业兴趣与敬业精神的引导。通过培训,要使教师树立更加正确的职业

2、观,形成明确的人生规划,到达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双提升。 一、加强教师道德素养的必要性 教师道德素养,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其他岗位不同,高尚的道德素养是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因为这个职业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教师要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它是最核心、本质的职业要求;要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相对于教学能力和专业技巧,教师的品质更重要。教师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开展。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盛行。学校存在于这个社会,教师也是社会人,这种不

3、良风气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渗透到学校中。加上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素质上下不一,以致目前教育行业,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出现了许多由于教师道德品质问题引起的恶劣问题,严重损害了局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也让教师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二、目前教师培训的误区 目前的教师培训,无论从指导思想还是培训主旨,更多地关注教师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提高,重视的是知识传授和先进教学仪器的运用,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根本上只限于学科课程和教材教法研究,或者搞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专题讲座,无视对教师道德素养、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引导。虽然有些培训也注意到了教师背离师德导致的事件,但只是流于外表的说教。教师也

4、只是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看成是“软任务,知识和学历成为衡量一切的“硬指标。 三、教师培训中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策略 1.进行有关道德素养的专题培训 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举办道德素养专题培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时下教育行业的热点问题,聘请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专题研讨培训,帮助教师探究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消除教师的职业恐慌和畏惧,激发参训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动机,使其对教育事业抱有坚决的信念。 2.在培训方案中注重教师道德素养内容 目前,大局部培训的关注点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技能的掌握,从培养方案到课程安排以及参观考察,都是以单一的知识技能为重点。在今后的培训方案制订上,应

5、增加师德教育课程,将师德内容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3.聘请道德修养高的教师担任培训主讲 聘请专家时既要注重其教学水平、社会影响,也要注重其人格典范,防止有的专家在课堂上卖弄知识、哗众取宠,虽笑点很多,但内容经不起推敲和质疑。这本身就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对参训教师也是一种误导。 4.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只有对职业充满兴趣和热爱,教师才能获得不断开展的动力。随着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和尊严也受到挑战,整个教师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培训应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进行疏导和解压,使教师从职业的焦虑和困惑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5.教师要端正培训态度 教师要认识到,培训不是为镀金,也不是为享受,而是要利用来之不易的时机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培训单位也应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教学上,聘请更多的专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教师游刃有余地解决教学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通过培训,要使教师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责任与荣耀,以自己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和行为标准为学生树立典范,并努力在教育教学中自我完善。参考文献:【1】张爱华,王海鹏.个性教育的扬长迁移原那么J.中国教育学刊,2003,.【2】孙双金.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是什么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