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内蒙古的诗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185781766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颂内蒙古的诗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歌颂内蒙古的诗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歌颂内蒙古的诗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歌颂内蒙古的诗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歌颂内蒙古的诗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歌颂内蒙古的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颂内蒙古的诗(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颂内蒙古的诗 篇一:意境优美,品位高雅火华诗集读后 李悦 2021年的11月,火华先生出版了火华歌词四百首,这本集子收集了他四十多年创作的歌词精品。2021年9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火华诗集,收集了他四十多年创作的诗歌精品,可以说这两本书是他诗词艺术的总结性展现。 就在火华诗集刚刚出版之际,2021年早春_来内蒙古视察。当他看到祖国北部边疆局势稳定,民族团结,景色优美,不由自主地背诵了两首诗。一首是南北朝民歌敕勒歌,另一首是火华创作的漂亮草原我的家。_背诵之后,又说:“这是多美的意境啊!” 是的,火华无论创作歌词还是写诗,都能够仔细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他深知诗歌是一种审美结构,诗人的作品

2、应当尽量让读者体验到美的感受。例如这本诗集中收入的诗水上野炊的头一段写道:“白帆落下,像翅膀收拢。锚抛水底,悠悠船自横。水上小休息,笑声、风声、水声。”还例如访席匠一诗,在开头一段中写道:“芦苇扬花湖水皱,船随笑语到码头。风习习,野草拂人袖,脚踏踏,惊起一沙鸥。”以上两段诗如两幅伏美的风景画,随着诗歌的节奏韵律展现在读者面前。美,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所以火华的诗词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能够在上个世纪80年月,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我国有名诗人贺敬之先生用8个字评价火华的诗词:“诗情如火,歌我中华。”有名歌词作家乔羽用“火之光华”4个字来赞扬火华的诗词。两位诗词泰斗强调的是火华诗

3、歌的精神品位。火华诗集到处表现出火华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立场,他用满腹如火的_歌颂祖国,歌颂中华民族,歌颂中华传统文化。读他的诗,读者内心能够被唤起民族骄傲感,得到精神力气,受到激励和鼓舞。火华和莫言不一样,火华的歌词是由于赞美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而受到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的敬重和确定,莫言是用作品糟蹋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而受到瑞典文学院的施舍。 写到这儿,我任意翻开火华诗集中的一页(147页),就看到名为岳王庙的一首诗,只有四行:“昔为罪臣悲荒家,现为金身庙宇雄。帝王难定忠奸事,从来民众写汗青。”这首短诗反映出火华正确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制造的。作家二月和导演胡玫等人曾经用小说、电视剧雍正王朝

4、、康熙帝国等作品,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为皇帝树碑立传的恶潮,他们希望封建帝王能够“再活500年”的歌声,至今还响在舞台上和青少年的嘴边。每当听到的时候,我内心就涌起一股浓重的悲伤,真没想到在文艺界有这么多封建帝王的孝子贤孙!在他们基嚣尘上的时候,更能凸显出火华存在的意义!盼望看到火华更多更好的新作! 篇二:内蒙古旅游 内蒙古人的起源 自史而看,神州浩土,北疆高原,古起人族,甲骨曰鬼方,书记为戎狄。战国之初,北人分众,或曰林胡,或曰楼烦,抑或东胡,乃至匈奴。高原血统,人悍而勇,骑马涉草,张弓搭箭,着装轻灵,胡服之利,始于狄人。大河大湖,均见狄人,古之呼伦湖、嫩江,再延之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到处人牧牛

5、羊,鹰鸣人爽。森林繁茂,禽兽众多,绿草如毡,水系如网,或猎或渔,狄人不愁,牧遍高原,北疆草菁,狄人百年而安。蒙古族起东胡系,室韦一支而出,初生于额尔古纳河,后西迁至鄂嫩河。达尔罕山下,大肯特一麓,饮克鲁伦河水。匈奴一支的强大,于史中记录百年,经久不衰,是为内蒙古人的最早最强大的记载,自春秋战国至汉晋,自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至呼和浩特平原,匈奴马羊群见。历史再然后,内蒙古人前人所在之区,唐代记为蒙瓦,辽史则称萌古。内蒙古人则分于蒙古人,是为南部。毡垫百姓,林中人民,已然遍数于蒙古草原,远及贝加尔湖畔。蒙古各族于宋后以塔塔尔为首,联盟聚部,强大壮兴。人名其间为鞑靼。一代天骄临世,成吉思汗尊圣,正

6、统名曰蒙古。然其后建国,成元朝。蒙古族强大欧亚,昌盛百年。元灭后,蒙古分三部,如今内蒙古自治区辖地加之东北三省,称为漠南蒙古,即科尔沁部;如今蒙古国境内之地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如今分布在青海、_、甘肃一带称之为漠西蒙古,也称为厄鲁特蒙古。后经近代诸事,蒙古一分为二:外蒙、内蒙。内蒙古人的历史渊源由经而来。由大河起渔猎文化,由风餐露宿成蒙古包裹,戎狄之后,汉蒙相杂,内外相分,蒙人遂成。欧亚稀零遗民,西伯利亚老族,各有人支,唯内蒙古人是为一脉终之。匈奴、蒙古、元是内蒙古人最煊赫的前代,而历史之后,最正统的血支便是如今的内蒙古人。 匈奴与草原 匈奴是为内蒙古人所在区前支最为出名的时代之一。这个

7、北方民族集团的人民,披发左衽,纵行草原。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学校原地区最为强大的对手。而匈奴之强大以及各方面的形形色色,都丝毫离不开他们赖以为生的地方草原。 匈奴首都为单于王庭,草原之疆,主要城市如头曼城,古在呼和浩特平原的青草之上。匈奴整个国境都是大部分草原,最为强盛的匈奴,东坡东胡,南并楼兰、河南王地,向西击溃月氏、西域诸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整个被制服的草原地区以内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蒙古东部疆,南沿长城边区,并一度掌控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的草原,向西,青草蔓过阿尔泰山,直到葱岭与费尔干纳盆地地区,遂见黄草戈壁,北延贝加尔湖畔的肥沃水草。草原菁菁,风吹水迷,匈奴强大的背后,是一望无

8、际的沃草,草原里无尽的资源,让这个历史上最为出名少数名族之一的匈奴王朝,完成了一统北疆的大业。 匈奴人在草原上,依靠狩猎、游牧、畜牧过生。牛马羊绕草原而活,而匈奴人则以牛马羊为基础。最自然?的环境,是上天赐予匈奴最真诚的礼物。当匈奴一次次南下,胜利或失败,草原都是他们最好的栖息地,草原能够滋养让他们再次布满生气。活着的匈奴人亲吻这片青草,死去的匈奴人魂归这片水草。草原不肯定是一位匈奴人的归宿,但肯定是一位匈奴人的一生。匈奴人信萨满教,萨满的教义里便将草原化为天赐,是草原人的大地母亲,故而匈奴人的心里,不仅仅将草原作为他们的生活地,他们的领土,他们的养伤处,更把草原当做了他们一生最初的信仰。匈奴

9、人生于草原,故匈奴诞于草原,强盛或衰败,草原陪伴着这个民族。匈奴人留给后人的财宝除了他们自己的历史,他们的精神,最大的财宝,便是这整片属于匈奴的草原,或许说属于二字不对,但历史上,相必,对草原有着如此大牵系、信仰的,除了匈奴人的后人们,最出众的莫过于匈奴人了。匈奴因草原而生,草原为匈奴传承,岁岁代代,曾经的匈奴,不变的草原。 禅宗的传入进展 禅宗又名佛心宗。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历史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服佛教,即称之为禅宗。 而草原地区的北疆人民,一直只有类似如萨满教等特别存在。大约在禅宗形成后不久,一方面由于禅宗影响力的范围巨大,一方面由于北疆人民信仰不一,这时候禅宗在部分人无

10、意有意地引入后,引起了巨大反应,从而打开了草原宗教的新篇章,内蒙地区的藏传佛教也在肯定程度上大受禅宗的影响。其中,禅宗传入草原的过程里,最为重要的一部则是慧能和尚的经义称为了禅宗在草原盛传进展的核心。慧能的如六祖坛经等作品,表现出来的禅宗观念让草原上的人们大为信服,如众生的佛性本具,草原上禅宗的传入与进展,是整个青草上的一次大改变。慧能的禅宗理念简易化佛教,使草原上的人民更为简单接受,同时也让草原上传统的信仰教统能够结合其明人点,完善己教。禅宗在传入草原的过程中,其别名如达摩宗、无门宗一度让草原人觉得是为小教,然禅宗的大义、简秒,不仅制服了草原,更制服了其上的人们。细细而谈,其间最为出众的慧能

11、,主见的直澈心源,顿悟成佛,恰恰与草原上赤心的人们灵犀而合。慧能六祖在禅宗的外族传教和海外传承中,始终起着精神核心的地位。而其间,草原上禅宗的传入进展虽然无慧能的太多挺直阐教,但此间的禅宗进展着实是由慧能卢氏影响而致,诸多方面决定了这一草原上禅宗的消失与壮大:草原诸教对其禅宗吸取才智的层面上,会消失其他教义在阐释中为禅宗传教释义;之外,慧能的禅宗教义挺直程度上与草原人民的风直人正相和,传入只为佛性,进展全在佛民。时至今日,禅宗在草原上的传承依旧可见,诸多藏传佛教教义中明显的禅宗主支心德,依稀草原上的游僧,述说着草原故事的同时,为草原上这一中原禅宗宗义传承进展了下去。人民依稀,可有万草滋养,禅宗

12、教民,只为自身本义,只由于如此,北疆禅宗的大行其道,现影明见才显得那般自然、悠久,富蕴着历史与宗教的辉煌。草原禅宗,初始与无终,历史与将来。 成吉思汗的祭祀礼仪 成吉思汗作为草原上最为出名与杰出的那名水草边诞生的天之骄子,在整个北疆人民的心中与草原的历史上可以说是草原无双的。卓越的功绩,带给草原无穷辉煌的英雄,制服欧亚,横跨大洲的战神,在他死后,草原人民除了对他的无穷追思,便就是为他而做的隆重祭礼。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族祭祀这位英雄的习俗,最早开头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规定。时至今日,已经臻之完善。成吉思汗的祭祀一般分为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专项祭祀一年会有六十多次。祭品齐

13、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其间有诸多祭祀礼仪。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奉祭。每次祭祀时,作为成吉思汗亲兵卫队的达尔扈特人把灵包请到高大的楠木灵车上,摆上贡品,祝颂人以高亢顿挫的声调,颂扬成吉思汗的功绩。祭祀时,为这位英雄,献上洁白的哈达,光明的炼烛,芳香的香炷,肥壮的整羊,鲜美的牛羊奶,乳黄的酥油,芳醇的马奶酒等最圣洁的极品。整个仪式包括祭灶、祭典祭词等。盛大的祭典时,有九九八十一只羊背子,有三九二十七樽白酒。颂典者高颂各祭词,毕,司祭者用木叉叉起羊背,以火撑炙烤,若火苗渐近羊背肥尾,司祭者又颂祭灶词,毕,再用叉

14、着的羊尾去涂抹火撑的支腿,再把圣酒向边湖水中拨洒三次,众人把分到的一小块羊尾和针茅、榆木片等物一同投进火中,这便是祭祀仪式中祭灶的过程。祭灶之后,全部人虔诚地跪下,双手举托哈达,一位达尔扈特人站出来祝颂,献完哈达,再献酥油灯,歌颂成吉思汗及他的四个弟弟,滴个儿子以及追随他戎马一生的很多有名将领。其他的达尔扈特人抬着银制的五叉盘,摆好盘中羊背,为成吉思汗祭上。而后,一首优美悦耳的祝祷词奉上,再之后,祭祀的人拉起马头琴,敲起马头板,高声唱起马头板歌,十二首马头板歌声,凄凄召唤,谜般难明。再若之后,成吉思汗祭祀礼仪中的祭典祭词便来了。祭典祭词时,常以天祭,诸多祭文、祭词、祭歌,以萨满教为其颂而奉上,

15、而这些祭典词常以口头文学形式相传,为其祭 祀之特色,而这些诗歌词均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水准。成吉思汗的祭祀礼仪,不仅仅是一份人类的遗产,更多的还有草原的那份长青文化和不朽精神。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的故事人人皆知,而昭君在出塞和亲上的作用也是让人为之敬佩,虽不是肯定的一个弱女子创六十年和平局面,但其影响力和作用仍是草原与中原人们为之论谈的焦点。其一,昭君出塞,在汉匈双方看来都是一件政治事迹,双方权者都非常重视这件事,呼韩邪单于号昭君为“宁胡阏氏”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一点。在近代包头市出土的汉墓里,曾出土属于西汉后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陶片瓦当残片,也说明汉朝也是对昭君出塞此事非常重视

16、的。 其二,昭君出塞,播下了汉匈两族的和平种子,在她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仍秉承着她的生平之志,连续为汉匈两族和平而努力奔跑。而至王莽新朝时,由于实行对匈奴的错误政策,例如贬改“匈奴单于印”为“匈奴单于章”,拟大分匈奴为十五单于及妄斩匈奴侍子登等,造成汉匈关系的紧急。乃至汉匈差点兵戎再次相见。此二人便是昭君出塞影响的后续,在二人的斡旋与单于的努力下,汉匈关系一度消失光明,哪怕对汉匈关系弥合没有起到肯定胜利,但也是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其三,王莽新朝时,汉匈双方交涉大多是通过昭君的家族来进行的,而王家臣子被用为出访使节,很明显是由于王家与昭君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是汉匈关系对于双方都细心养护的证明,更是彰显出了昭君出塞的肯定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