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审计合谋动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28KB
约2页
文档ID:185583824
审计合谋动因分析及治理建议_第1页
1/2

审计合谋动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审计合谋动因分析及治理建议 【摘要】本文从审计合谋的内涵和特点出发,重点分析了审计合谋的动因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过度竞争,以及监管和处分力度不够,并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以期对我国审计合谋问题的解决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审计合谋,动因,治理建议 一、审计合谋内涵及特点 关于审计合谋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雷光勇认为,审计合谋是审计独立性的致命因素,审计师主动迎合被审计单位财务造假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做出虚伪陈述和虚假鉴证余玉苗、田娟、朱业明认为,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公司的经营者串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从中谋取利益的现象,就是审计合谋 我们认为审计合谋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审计合谋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失实的审计报告;审计合谋是主动合谋和被动合谋矛盾综合体的表达;审计合谋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可观的舞弊收入 审计合谋具有危害性巨大、参与者主观性强、隐蔽性等特点 二、审计合谋的动因分析 从供需关系角度分析 1.审计报告的需求方 一般来讲审计报告是由公司所有者委托事务所审计经营者出具的财报的合理性而出具的报告。

我认为审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应该是全体股东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或虚空状态,明显的“内部控制人〞现象等使得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同时具备了委托人与被审计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大局部上市公司足够的动力聘请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效劳,对企业进行严格的审计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并披露审计报告最主要的原因为了满足监管者的要求故上市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最主要标准事务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要求,而非“产品质量〞 2.审计报告的供应方 审计产品的特殊性表达在审计产品只能是优质的,劣质产品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会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然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近万家,规模普遍较小,集中度低,产业分散,质量良莠不齐,竞争异常剧烈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过度竞争会导致事务所采取与上市公司经营者合谋,迎合上市公司审计要求、降低价格的竞争方式来争夺客户,从而严重影响了审计产品的质量 从风险与收益角度分析 对于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合谋的风险小收益大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粉饰财务报表并与审计师合谋,目的是为了能够到达监管机构的标准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或者是为了到达业绩目标获得加薪升职的时机。

风险那么是被发现后的惩罚和来自群众舆论的压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不大,处分力度与公众的谴责压力也是有限的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合谋可以获得超额报酬,稳定客户,扩大规模审计合谋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承当较大的违约责任 从监管和处分力度角度分析 我国对审计合谋的整体监管处分环境是比拟松懈宽泛的一方面,监管力度不够,效率不高从审计合谋的案例被发现的过程来看,我们也会发现绝大多数造假案例都不是监管部门发现的另一方面,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审计合谋被证实后,上市公司被处分的力度是不尽人意的这一点可以从专业人士对造假公司处分的评论得到证实 三、政策建议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抑制上市公司经营者舞弊的根本措施之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缓解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矛盾具体措施如下: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要切实履行职责;改善国有股集中和内部控制人现象,防止经营管理者同时扮演委托者和被审计者的角色;改革审计人员的聘用机制, 即不允许由经营者聘请审计人员,应由独立审计委员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 改善事务所弱势地位,建立审计师声誉机制 在审计效劳的供应者和需求者的博弈中,供应者处于劣势地位,缺乏与之博弈的资本,故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道路,改变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来提高抵抗上市公司施加的不当压力的能力。

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改良审计契约以建立良性的客户关系;实行审计人员的聘用与个人利益及声誉挂钩制度等 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市场惩罚力度各监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对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含量和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抽查,同时结合同业复核及注册会计师轮换制度,提高审计合谋被发现和查处的概率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与惩罚相关的法律制度因为稳定和完善的制度是形成健康运转的独立审计市场秩序的根底,因此,对我国审计市场进行监管,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处分机制,做到有法可依 总之,解决审计合谋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开展道路上的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完善,政府改革不断深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会日益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会逐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声誉机制日趋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也会日益完善,审计合谋的诱导因素会逐渐消失,审计合谋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雷光勇.2004.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 【2】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 【3】何家风,毛敏.2021.审计合谋及其预警机制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