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老年大学声乐课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音乐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根据我校“老有所学、身心健康、保持晚节、余热发光”的办学宗旨,并针对声乐班学员喜爱歌唱艺术,但又普遍缺乏专业素养的特点,声乐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具体要求,归纳为以下互相关联的四个方面第一,帮助学员了解学习祖国各民族优秀音乐遗产,民族民间歌唱艺术及国外有代表性的优秀声乐作品,用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培育兴趣、形成爱好,巩固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着重声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歌唱技巧的基本功训练,帮助学员掌握一定的声乐基本理论和演唱技能 增强识谱、视唱能力,经过学习能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第三,通过经常的演唱实践和交流活动,启发培养学员在声乐艺术上的感受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表演和鉴赏的能力,逐步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艺术素质;第四,学习和排练丰富多彩的曲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演唱和交流活动,寓教于乐,使学员在不断演唱的实践中,在充分获得艺术享受和乐趣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教育,从而激发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跟时代同步,在朝气蓬勃的歌声中,战胜困难,对抗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余热发光。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基本原则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直观、形象教育为主强调演唱实践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以实用、自娱、普及、业余为办学特色,既有别于专业音乐院校教育,又不同于声部齐全均衡的一般合唱团;讲求实效,使学员感到听得懂、用得上、学得会、用的实在教学曲目安排:一类是练声曲、根据不同技能训练的需要具体 安排,另一类是教学和演唱兼用的曲目在选择上,一方面重视体现时代精神的歌曲,发挥教育、鼓舞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民族特色和不同的艺术风格的曲目,体现审美,娱乐的功能古今中外新老歌曲配置恰当,做到丰富多彩、内容健康、旋律优美、形成多样、通俗易懂、富有情趣、易为老年人所喜爱和接受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以教唱歌曲为中心环节,通过教歌、学唱、演唱、交流有机地结合贯穿基本技能训练和讲授声乐基本知识,使学员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上由点滴积累逐步走向比较系统完整声乐课教学大纲体现一般的规范要求,在教材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师可根据不同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安排,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导作用,形成各班级特色,不搞一刀切三、学制与学时声乐课分设初级班和提高班,学制均为二年,各为四个学期,每个学期授课十八周,每周授课二学时,四个学期授课共计一百四十四学时。
四、教学内容安排初级班第一学期教学安排:(1)学习、教唱较简单的曲目 3-5首;(2)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和习惯;(3)学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师示范;(4)讲解发声原理;(5)讲解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6)以二度、三度、五度音程的练声曲进行发音练习;(7)用标准汉语朗诵歌词;(8)结合教唱曲目,讲解歌曲中的点滴乐理知识;初级班第二学期教学安排:(1)教唱歌曲 3-5首;(2)讲解并示范呼吸方法,讲解胸腔及两肋联合呼吸法; (3)音阶视唱、音阶练声、教师范唱;(4)学习单拍子视唱歌曲两首,单拍子视唱曲谱两首;(5)八度音程以内练耳、听音;(6)讲授基本乐理第一节:音的高低、音名、唱名、大音阶、十二平均律、音的分组;(7)讲授基本乐理第二节:音的长短、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附点音符等;(8)讲授基本乐理第三节:音的强弱、节拍、节奏、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切分音、切分法;初级班第三学期教学内容:(1)教唱艺术歌曲和民歌 4-6首;(2)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讲解有气息支点的歌唱法;(3)教唱复拍子视唱歌曲和复拍子视唱曲谱;(4)以一度至十二度音程练声曲训练发声;(5)练习闭口音和开口音、教师范唱;(6)练耳、听音;(7)讲授基本乐理第四节:反复法、反复记号;(8)讲授基本乐理第五节:升降号和还原号——变化音;(9)讲授基本乐理第六节:各种常用音乐记号、力度、速度记号、表情术语;初级班第四学期教学内容:(1)教唱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 4-6首;(2)学习有表情地进行歌唱、教师示范;(3)学习用强、弱、快、慢表现歌曲的情绪;(4)学习在歌唱中掌握声音的连贯、吐字、咬字、准确; (5)视唱艺术歌曲3首;(6)讲解音域、音色;(7)练耳、听音;(8)分组选练课外曲目;(9)为加强艺术实践,定期举行班级音乐会;提高班第一学期教学内容:(1)教唱中外民歌4-6首;(2)视唱中国歌剧选段2首,教师范唱;(3)讲授基本乐理:调的常识、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4)讲授歌唱的共鸣——胸腔、口腔、头脑共鸣;(5)有重点地复习基本乐理;(6)加强班组活动;(7)练耳、听音;(8)课堂提高、解答;(9)分组背唱、重点;提高班第二学期教学内容:(1)教唱歌曲 4-6首,其中有二部合唱歌曲 1-2首;(2)视唱外国民歌2首;(3)视唱中国民歌2首;(4)讲解女高音( S)、女中音(A)、男高音(T)、男低音(B)的音域及音色特点;(5)旋律听记;(6)看谱练唱;(7)巩固发声方法训练;(8)歌唱中的换气训练;(9)怎样唱好一首歌的开头和结尾提高班第三学期教学内容:(1)教唱中外名曲4-6首,其中包括两首二部、三部、四 部混声合唱;(2)断音训练、教师范唱;(3)怎样唱波音、上、下清音;(4)怎样唱装饰音;(5)用绕口令或古诗词训练咬字、吐字、掌握韵律等;(6)讲解中国民歌语言特点;(7)讲解字正腔圆、追字求腔,随意寻情;(8)介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提高班第四学期教学内容:(1)教唱各种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4-6首;(2)教唱一度至十四度音程练声曲;(3)重点复习和巩固前面已学课程;(4)讲解基本乐理:音程、自然音程中的大小音程、纯音程和增减音程;(5)怎样处理歌曲;(6)怎样欣赏音乐作品;(7)名人名曲介绍;(8)声乐表演形式:什么是独唱、领唱、重唱、齐唱、轮唱、合唱、对唱、表演唱、联唱、无伴奏合唱、伴唱;(9)为帮助歌唱语言准确清晰、组织诗歌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