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5462178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 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数学 摘 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探究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了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有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全面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式数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表述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开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开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目标领域。而“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法,变被动的学

2、习为主动的学习,正事我们要大力推广与课堂教学的一种全面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知识建构 当代数学认知思维理论揭示,生活经验是数学活动的四大要素还有数学思维、自我方式和再创造之一,同样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根底,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积极的思维过程,是当代中学数学教学变革的必然趋势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根底和教材的设计,两者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这种概括的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达都尽可能的让学生亲自参加进来,领会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并从中培养和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使

3、学生的知识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广泛的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开展。 二、提倡合作交流式的学习 一个人的思考毕竟是有其局限性,集体的智慧总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一个问题,当大多数人去思考时,常常因个人思考角度的不同,得出的解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很常规,有的可能是很巧妙,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讨论、提问是方式,让同学集体的研究一个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我本人也得到了教学相当的良好效果。如教学圆的定义可进行如下的分组实验;设计取一根绳子,把他的一端

4、用图钉固定在画板上,另一端缚一支铅笔,然后拉紧绳子并使它绕固定的一端旋转一周,那么铅笔就会在画板上画出一个圆,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数学中的圆指的是一条封闭曲线,而不是生活中的一个圆面,从而加深了对圆的定义的理解,再如教学立方体的展开图可这样进行实验设计:发给每个同学一个正方体纸盒大小相同,沿着正方体不同的棱展开,展开成平面展开图,通过学生的不同作品,发现同一个正方体可以展开成的平面图形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历实践,相互合作配合,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再创造,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彻底改变了“只讲授结果的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大开眼界,感受了数学的丰富多彩,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

5、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的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 三、加强变式教学 在教学领域,教育心里学的“变式的解释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即不断改变正例呈现的方式,就是说,变式首先是一种变化,它发生在同一概念之中,相对于正例概念而言其变化局限在呈现方式上,是概念外在形式的变化:其目的是帮助排除概念无关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探究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变式探究就是老师对数学概念、例题等不断改变呈现的方式,以引起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过程。 四、充分利用教学反思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

6、充分做到利用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反思,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是不能把他们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教学知识、教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教学学习素材,一个比拟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的尽可能多的把学生脑子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过来。 总之,探究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了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有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全面培养的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有平安感,在此根底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全面开发他们的智能潜力,时期形成健全的数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