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5462136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 刍议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取代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笔者基于自己教学经验,结合实践探讨多媒体教学在中小课堂中的利与弊,期望能对中小课堂教学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情感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到达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 一、 多媒体教学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形式上发生变化,而是对教学模式、教

2、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具备有以下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主要来自于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只有对知识有求知欲,才能有所追求,才能有发现和创造创造。然而,中小学阶段的教材却主要是以文字、图谱、理论知识为主,而且知识范围又相当的窄,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后,突破了书本理论知识范围的狭隘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多媒体图形、图像的灵活应用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人仿佛进入真实的境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好奇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是“一图胜千言。 2、课堂时间机动,重难点知识可以重复学习 传统的教学过程大多采用

3、“口传身授、“粉笔加黑板、“一讲就是半天的教学形式,写粉笔字时间占课堂的二分之一,演讲时间占课堂的二分之一,而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交流,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老师做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陈旧乏味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开展,从而养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它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取代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老师再也不用大笔时间在黑板上写粉笔字,而是将做好的课件直接存在电脑,通过形、声、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重复演示和练习,直至学生听懂为止。 3、有利于青

4、年教师教学专长快速开展、扬长避短 在多媒体技术之前,教师之间的交流常采用的是开座谈会,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课堂听课、查看备课本。这些方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定帮助。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就是青年教师必须有大量时间,特别是听课时间,这很可能影响自己正常教学时间;再者,与老教师交流时必须要提前了解老教师的教学风格,否那么就会出现交流障碍;最后,频繁听课,有可能影响上课教师的发挥。使用多媒体教学后,一方面新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有选择型地观看熟练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授课录像;另一方面,新手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反复观看任课教师的授课

5、录像。 二、多媒体教学缺乏 1、方法单一,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工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它方法单一,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充分说明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个体差异,不能一味照搬套用别人的多媒体软件设计,否那么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教学个性,从而抑制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抑制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时会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屏障,一旦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使老师由原来的主动式教学变成了由电脑控制的被动式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最终就沦为了“黑板搬

6、家【2】。 2、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眼高手低 在中小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其中之一就是用计算机动态模拟或录像根本甚至完全代替实验,教师成了只用点鼠标的“操纵者,学生成了“观众。【3】只要是老师演讲、演示了,学生就会做。殊不知,造成了很多学生实践能力差、眼高手低、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比比皆是。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实验课程中只有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才会发现其中的微妙,才会激发对知识的渴望。 3、师生缺乏情感交流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开展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4】而自

7、从多媒体技术走进入课堂后,课件“统治课堂,教师授课成为一种作报告的形式。课堂毕竟不是只让教师作报告,它更多地需要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让课件统治课堂,严重阻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5】一方面,在课堂上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往往展示速度很快,学生很难做笔记,造成个别学生出现急躁、不安的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改变教学进度、通过情感交流去感知学生的情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图片上,老师的言语和表情都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手段暂停或退出图片,然后通过情感交流,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来,以免偏离课堂教学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

8、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取代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成为课程改革和现代化教育开展的必然产物。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乏,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在教学过程不断研究和实践,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合理地制定开展规划,扬长避短,使多媒体教学更好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林大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年 07期 【2】王琨双.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英美文学课堂J.英语广场,2021年12期 【3】李纪红.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视界,2021年02期. 【4】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P74. 【5】王瑞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现代教育,2021年0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