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5462015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无效课堂行为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强劲冲击力直接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底线,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效果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初中化学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无效行为,对于这些无效行为我们要正视它并一一剖析它,以此找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有效措施 由于局部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与原那么上的理解偏差和教学行为上的严重缺失,导致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低效、无效的负面状态,这也成为阻碍学生与教学开展的根本因素。下面就以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简短的阐述,希望以此剖析出无效课堂的真实行为表现,并以此找出

2、与之相对的改变策略。 一、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表现之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开始之前,充足的备课行为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但是局部教师在备课的行为上往往出现一定的缺失和纰漏,主要表现为习题选择的盲目性与课前准备的仓促性。 1.备课习题选择的盲目性 初中化学包含一定的复杂知识,涵盖着大量的琐碎问题,所以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是锻炼学生思维和检验知识达成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课堂练习题的选择应以初中化学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然而教师在习题的选择行为上会有失偏颇,无法达成习题的数量与质量的协调性。这种盲目的选择性行为不但严重限制学生的思维开展,在一定程

3、度上还阻碍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进程。 应对策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奉行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读中考化学考试纲要;认真剖析学生整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开展差异性,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新课程标准、教材知识、考试纲要与学生开展差异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分层次地进行习题选择,将习题按照根底、提高与拓展三个层次进行选择,以此全面考虑学生整体的差异需要。 2.课前准备的仓促性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对课堂上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温习准备,但是这种准备往往只是一瞬即过,毫无实际性与务实性。对于课前准备,学生很难从愉悦的课间气氛中自拔醒神,学习化学知识的情绪很难

4、快速进入状态。 应对策略:针对上述的无效行为,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便进入教室,鼓励学生在此时间内可以集体阅读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或者安静回忆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让学生可以提前自觉进入化学知识的学习状态,教师还要在课前认真总结学生的习题过失,核实其中的典型错误,以此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详细阐述与具体讲解。 二、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表现之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活动的优化设计是达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与根本,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本质的重要过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以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提问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应对策略:课堂提问,不能只注重提问的形式而忽

5、略问题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开展需要与化学知识的实际内容进行设疑,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最正确时机,要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究和思维拓展。 三、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表现之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所安排的作业量常常存在或重或轻的现象,作业的内容也常常存在过难或过易的现象,并且作业中的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指向性,杂乱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的真实意图,也无法对化学课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稳固和反应。 应对策略:针对此种无效行为,教师要认真挖掘学生整体在化学知识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化学作业形式的分层次设计,根据成绩优良学生设置较有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优等生的拓展需求;针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设置根底性作业,以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课堂行为都隐藏在看似有效的行为背后,这就需要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去发现、去探索、去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真实有效性。 参考文献: 苏正军.关于有效和无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群众:科学教育,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