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探究

上传人:卢卡****7 文档编号:185462010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鼓励教学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鼓励教学探究 【摘要】鼓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鼓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说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课堂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和唤醒。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鼓励教学,对学生产生兴趣、欲望、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鼓励鼓励方法 积极探索鼓励性教育,发挥鼓励性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实践说明,只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利用课堂鼓励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比拟乏味

2、的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将抽象的数学生动化,才能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一、教学鼓励的作用 以学生开展为本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精神,而学生的开展不光光是在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方面,作为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主要工作是传道受业解惑,但更重要的职责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有健全人格和精神情感的人。教学中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相信的眼神,一份期待的心情都会成为学生向上的动力,进步的基石,成才的开始。老师将良好的鼓励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长期教学实践,也证明了科学的鼓励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3、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一局部取决于老师的能力和鼓励水平的上下,不管老师的能力有多强,如果积极性不高,对学生鼓励水平低,就不能取得好的好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鼓励来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最充分地发挥才能,变消极为积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持学习的高效率,进一步激发创造性精神。同时,科学的鼓励方法能使教师区别对待各种表现的学生,使好学生更好,一般学好,差者变好的局面,从而鼓励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奋斗。 二、教学鼓励的方法 2.1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 志从趣生。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卢俊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鼓励性教学原那么,鼓励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应用投影、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形、声、色、体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采取设疑、布谜、创设悬念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场游戏,甚至是教师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鼓励性的语言都能创设出一种催人发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促使学生尽快全身心的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一堂课的开端很重要。数学堂课可以趣味性导入,把学生深深地吸引过来;也可以由旧知识导入,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逐渐过渡到新知识,没有陌生感,这样容易激发学

5、生成功的愉悦感;也可以从生活实际导入,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导入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唤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精美的开场,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活泼起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 2.2活泼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的根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

6、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是师生互相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上如果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把课堂让给学生,不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任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学生偷看小说,做小动作,甚至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却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死气沉沉。因此老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质疑,并让学生展示自我,从学习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产生质疑,再从质疑中推动学习。这样既可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能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3创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

7、学的信心 课堂气氛是课堂的生命。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的环节都要做精心的设计。特别要注意引导语言的技巧,注意语言的启发、趣味性、针对性,力求做到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顿悟,产生愈来愈强的探究渴望。为了活泼课堂气氛,老师可以用使用幽默的语言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教师教育机智和灵感思维的外在表现。一些绝妙的方案可在幽默中轻松诞生,一些突发事件可在幽默中平抚,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偶犯的小错,采用幽默的方式提示,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重视评价的鼓励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紧紧抓住课堂中一切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信息,本着面向全体又充分关注个性差异,保护

8、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原那么,恰当、科学的评价带来了丰硕的收获。对于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一些技能不仅能直接应用更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哪个规那么;积极主动出示题目,发现问题,并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采用鼓励式评价,真正使课堂的评价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信心的作用。 总之,鼓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鼓励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高水平的鼓励策略将会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将会使数学课堂真正的灵动起来。相信初中数学课堂通过老师科学的鼓励教学,使课堂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吴永忠.构建鼓励机制优化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21.7 【2】罗理.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鼓励性教育J.大观周刊,2021.18 【3】陶丽芳.浅议鼓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