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85416696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危害分析JHA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受控状态发放号安全标准化文件工作危害分析(JHA)作业指导书版次:第A版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 1月 1日发布 2010年 2月 1 日实施公司 发布工作危害分析(JHA)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证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程序有效实施,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二、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岗位及作业活动风险评价工作。三、职责1.安全科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宣贯;2培训师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审核;3总经理负责批准本作业指导书,并督促基层单位认真执行。四、基本概念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辨识: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风险:发生特定的危

2、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围的全过程;可承受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五、风险分级准则1.基本准则风险(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2.后果严重性分级原则表1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财产(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丧失劳动能力252套装置或设备停工行业、省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事、慢性病101套装置或设备停工地区影响2不符合本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3、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围1完全符合无死亡无损失无停工形象没有受损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级原则表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 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件,或在

4、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表3 风险等级(R)判断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治理48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

5、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胆需保存记录六、工作危害分析(JHA)步骤1.划分作业活动 风险评价过程中为减少遗漏环节,应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划分,并收集和登记必要的信息。作业活动除了包括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必须包括不常见的、临时性的活动,例如:维修、异常处理等活动。作业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厂房外的各作业地点(场所);(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 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粗,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容也不能太细,如每个作业步骤都作为单

6、个作业活动。任务类似、设备类似、工艺基本相同,且在同一车间的作业活动可以统一考虑。 各评价小组人员应在仔细分析研究本部门(车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列出本部门(车间)的作业活动类型。 各项作业活动所需信息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作业场所; (2)通常(偶然)执行此任务的人员; (3)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如访问者、承包方人员、公众); (4)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 (5)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或)持证上岗程序; (6)可能使用的装置和机械; (7)可能使用的电手动工具; (8)原材料须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 (9)所用的服务(如压缩空气); (10)工作期间所用到或所遇到

7、的物质; (11)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理形态的物质(如烟气、气体、蒸汽、液体、粉尘、粉末、固体); (12)与所进行的工作、所使用的装置和机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包括作业规程);(13)现有的控制措施;(14)过去发生过的危害性事件、事故和疾病的信息。 各评价小组人员应针对本部门(车间)的各项作业活动,通过现场实际调查或与现场作业人员访谈,了解各项作业活动的有关信息。根据以上要求,填写作业活动清单2危害辨识根据作业活动信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找出各项作业活动中的潜在危害性事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在对各项作业活动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各项作业活动中的主

8、要事故类型,分析可能导致这些事故的危害性事件,并对造成这些危害性事件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场实际的控制措施,提出应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控制或减少危害性事件的发生,从而控制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害辨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别进行:(1)从危险物质人手,考虑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火灾、爆炸、中毒、灼伤、冻伤等);(2)从机械设备、机动车辆、手动工具人手,考虑会对人或物产生什么危害; (3)对物理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电、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运动物(抛射物、飞溅物、堆料垛滑动等)、粉尘与气溶胶等;(4)对作业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作业空间狭窄、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

9、不良、气温过高、气温过低、高温高湿、地面打滑等;(5)有无生物性危害,如致病微生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等;(6)从心理、生理因素分析,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 在对导致危害性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可以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方面的缺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3风险分级按照风险分级准则确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严重性等级,进而确定风险度和风险等级,巨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风险分级确定的级别决定是否需要改进安全控制措施和实施期限。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如果可能,应完全消除危

10、害或消灭风险来源,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2)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3)可行的情况下,尽量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接受能力; (4)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控制;(5)措施用于保护每一个人;(6)应将技术控制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7)计划小应有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8)对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只有在所有其它叮选择的控制措施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9)应急安排的需求;(10)主动测量参数对于是否符合控制标准来说是必要的;(1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自身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可选技术等因素,确定优先顺序,制定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控制措施采取之后,应该再做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降低到了可容忍的程度。倘若风险尚未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应进一步采取措施,直至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对判定的巨大风险和重大危险,应建立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进行记录,并定期更新。七、相关文件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程序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