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5401083 上传时间:2021-07-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学科整合 培养创新思维的论文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能力,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主旋律,也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历史使命。更何况,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大语文观,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系统,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科;创新思维 一、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了,语文教学的手段也随之由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向影像、网络发展。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影像可以再现教

2、材提供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形成。如执教岳阳楼记,先通过演示范仲淹的头像及有关文字,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展示有关岳阳楼的画面,使学生先有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展现洞庭湖这一特定情境,把学生带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完成对表象的认识,再让学生看画面,听声音,想问题,再加上画龙点睛的讲评,就能使学生理解面对洞庭湖的阴晴之景而产生的不同感慨,对理解文章的抒情重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奠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法,可以融视、听、感、悟、思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让学生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中

3、,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自主、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与思品学科的有机整合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吕淑湘先生说过“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 我们只有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找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中学教材中许多优秀文章既是语言表达形式的典范,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优秀成果的结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只注重语言方面的训练,而应注意发掘材料中积极、健康的思想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文字技能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

4、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零丁洋、观沧海等诗词及音乐巨人贝多芬、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背影、指南录后序、海燕、傅雷家书、为了忘却的记念等名篇的教学,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中生动具体的形象,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可以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及爱国感情的感染熏陶。这些作品的思想营养,为学生所吸收,必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的成长起“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在 “因文悟道”“依道悟文”过程中,通过 “语言思想语言”的反复训练,必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学生的知、情、意各方面素质,并使其发生综合效能。学生不仅领悟作品的思想美、感情美,而且体验人生陶冶情操,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5、。 三、与艺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艺术学科音乐、美术对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语文书上有许多课文都含有丰富的艺术因素。两者有机融合,是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轻松诙谐的舞台剧语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艺术教育元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入情入景,达到音、境、情、理的融合。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创新意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七年级第二学期你一定会听见一文,旨在告诉读者要善于用

6、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发现其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播放歌曲把耳朵叫醒,并让学生思考:“耳朵,让我们能够聆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而此歌曲却为什么发出了要把我们的耳朵唤醒的呼唤呢?”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反思。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轻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以此来营造审美意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在音乐所展现的虚邈空灵的世界里,禁锢于文字的文学艺术可以在人们的想象中自由驰骋。 四、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

7、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利用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挖掘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的探究能力也会延伸到语文学习中去,主动地在语文学习中去探究,去理解,去感悟,学会熟练地驾驭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掘。如讲授中国石拱桥时,我将中国石拱桥一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告诉学生,设置以下问题: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课文为什么选赵州桥和卢拱桥为例?为什么先写赵州桥后写卢沟桥?赵州桥和卢拱桥有什么不同之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这两座石拱桥的特点的?你见过哪些桥?最熟悉什么样的桥?它们有什么特点?接着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分别通过网络,或通过寻找拱桥实例,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式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学生共同讨论,释疑解难。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维的碰撞不仅产生了火花而且形成了共振,语文课堂也就充满了创新思维的灵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