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5400970 上传时间:2021-07-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分析的论文 我们学习了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也聆听了七位老师的展示课。根据听课时的一些想法,我谈谈个人的观感。 先谈一下我对黄厚江老师这堂课的认识。我把黄老师这堂课的环节大致作了梳理,老师们可以看看听课笔记,查验这样的梳理是否与黄老师所上的一致。 首先是入课,大概七八分钟,同学们自读课文。之后,黄老师请一位看了三遍的同学回答一个问题: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同学吞吞吐吐,所谈的“印象”与教师所期待的明显有较大的落差。其他同学看来也不得要领。 第二个环节,是这堂课的主要环节。黄老师试图要教会学生:读小说最重要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黄老师带领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让学生

2、回忆孔乙己的形象:“你对孔乙己形象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有同学讲:“是他所说的话语。”“是些什么话语?”黄老师问。同学们进行了简略讨论。第二步,黄老师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去看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东西。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比如孔乙己的语言、服饰等。黄老师抓的是“手”。确实,在这篇小说里,对“手”的描绘非常关键,“手”是刻画、揭示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抓手。黄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课文中写到“手”的地方找出来,对其进行揣摩。所谓揣摩,就是不断地扩展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感受和认识。语文课中很多老师注重“品味语言”、“揣摩语言”。到底“揣摩”什么?在这堂课里黄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揣摩人物形象及

3、形象的涵义。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讨论了几个词:“排”、“长指甲”、“走”和“摸”。尤其是“排”和“摸”,黄老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描绘孔乙己的前后片断,通过对“手”的动作的揣摩,去把握或试图把握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个环节,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第一步,黄老师让学生再看课文,在适当的地方加进“手”的动作。通过这样一个写的活动、加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去揣摩,去理解和感受孔乙己的形象。然后进行交流,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第二步,关注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着重在“大约”。为什么是“大约”?让学生在了解“大约”含义的基础上去想象孔乙己死时可能的场景;而在这种

4、想象当中,又回到对孔乙己这篇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个环节,是试图提升学生对主题的认识。主要的活动是让学生写碑文:孔乙已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碑文给他下个定论。 最后是结束语,回到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怎样读小说。黄老师帮学生总结了两点:记住精彩或经典的细节;然后去想象、揣摩、思考。想象、揣摩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思考则是从作品的形象中看出它的意义。 从上述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黄老师这堂课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让学生读课文。整个课堂活动的展开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读文、理解、感受。阅读教学中的理解、感受,是学生在理解、在感受;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学的活动”。我们看到,黄老师先让学生找“印象

5、最深刻”的地方,接着是找写到“手”的位置,在适当的地方加进写“手”的语句,然后是孔乙己“大约死了”的可能场景,最后是写一句碑文。整个一堂课都是学生在动,或者试图让学生动,而不是学生听老师的理解、记老师所讲。 第二个要点,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读小说的感受。这是文学鉴赏的核心标志。一位教师教文学作品,是不是把它“当文学作品在教”呢?读一篇小说、读一首诗歌,是不是在欣赏、鉴赏小说和诗歌呢?核心的标志在这里:能不能借助想象把文字转化为形象。好的小说阅读者、文学阅读者,头脑中有非常丰富、生动、具体的想象活动。文学鉴赏能力相对比较低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则往往文字是文字,文字和想象是分离的。读小说的关键,是

6、把文字转化为形象的感受,也就是老师们所说的“揣摩语句”、“品味语言”。这里我稍微作一些展开。文学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在课文里找东西,而是找到东西以后进行情境性的推论、想象。比如找到“手”之后,尽可能生动、丰富地去想象,孔乙己当时“排”的时候是个什么样态,“摸”的时候是个什么样态。找的过程中,是学生根据自己对孔乙己形象的把握,联系上下文、联系前后左右这样一个连贯的阅读行为。阅读不是一个线性的行为,而是根据理解,不断地去连贯全文的行为。 第三个要点,在形象感受中“看到”主题。我特意用了这个词“看到”。老师们喜欢用“归纳”,但“归纳”这种说法可能会有误导,所以我用了“看到”。主题就在形象中!主题就在

7、孔乙己的“排”、“摸”的变化中!主题就在孔乙己长衫、短褂的变化,脸色的变化到“大约的确死了”! 上述三个要点,对文学作品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黄老师这堂课,在我看来,学生有两个反应: 第一个反应:几乎被打蒙了。学生不知道怎么来读小说,不知道这篇小说要读什么,找“手”的地方不知道找,加语句的地方不知道要加什么,加的东西和教师的要求落差比较大。 第二个反应:对这篇课文几乎不能理解。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最后写的碑文:“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一个贫困的读书人”,“一个死要面子的人”,“一个不劳动的人”。这些“碑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有深刻的感受吗?对孔乙己这篇小说,有深入的理解吗

8、?学生们的表现,说明他们没有很好地进入这篇小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学生事先没有预习。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主要原因。虽然这堂课学生没有预习,但从他们课堂阅读行为看,我认为是反映了他们平时在语文课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样态。这种阅读习惯使他们很难进入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的状态,而只能是像考试答题那样,根据外部的指令去寻找相对应的信息点,一遍一遍地、散乱地去找教师要他们找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话未必对。下面,我带老师们回头看看昨天那七堂课,我们到底在教什么,到底是怎么教的? 这七堂课老师们都听了,可以帮我核实下面的梳理是否符合这些课的原貌:明天不封阳台、

9、老王、窗、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勇气、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及一堂写作指导课。 先来看第一堂课明天不封阳台。首先是照片导人,之后是让学生找“线索”。“线索”一词我这里打个引号,我在后面会说到“线索”是什么意思。学生很配合,一个同学一下子拎出三句话来:开头处“今天要封阳台”,中间部分儿子问“明天还封阳台吗”,后来父亲决定“明天暂时不封阳台”。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学生会的“武功”:教师发一个指令,学生明白了要找什么,机灵的同学能一下子找到。这位学生对文字很有感觉,他还看出来了:“明天要封阳台”表明坚决的态度。但老师不敏感,因而没能在这里停留住对文学语言的敏锐感觉,本来应该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你怎么知道他很

10、坚决呢?”老师随意问了一句,学生答:“明天要封阳台”,一句说定,可以感觉到态度的坚决。“好。”教师随即转到他认为更重要的点上去,“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呢?”不封阳台,就是因为这只借居阳台孵蛋的鸽子。学生就到课文中去找,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鸽子。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问,要学生不停地去找。我把教师的话跟大家念一下:“还有什么描写?”学生讲了一处,神态描写。教师接着问,“还有什么描写?”学生明白了,哦,还不够。再找,找到了,动作描写。然后教师再问:“还有什么描写?”学生一看还没找够,再找一处。教师再问:“还有什么描写吗?”最后终于有一位学生怪异地找到了:鸽子的叫声“咕咕”,对话描写!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

11、这里。 都找全之后,学生齐读课文。齐读之后,教师问:“假如要你对小鸽子说些话,你要说什么呢?”学生模拟对话。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父子俩是持什么态度呢?”答案去哪里找?当然在课文中。于是学生去找:儿子,在这里;父亲,在这里。然后,教师作了些延伸:“父亲仅仅是关爱小动物吗?”不是的,父亲想得更多。哪里想得更多啊?找到了。课文写了,在内蒙古草原,他“趴”在地上我记得教师在“趴”这里还展开了一下:我们现在的环境如何如何,让学生看了不少自然生态的图片。从图片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自然环境破坏很严重,所以作者呼吁于是让学生去读第七、第八段,再找,找了一通之后,教师作结束语:如果我们人人都关爱动物,我们的生活、

12、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最后是学生们齐声朗读教师课件上的一首小诗。 这是我对这堂课环节的梳理。老师们可以对照自己的笔记看,我这样梳理符不符合?是不是这么回事情?如果是,我们可以归纳这堂课的三个特点。 第一,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把课文的角角落落找了一遍:鸽子怎么样?儿子怎么样?父亲怎么样?或者说,是教师领着学生把课文重新“耕”了一回,从这个角度去“耕”一回,从那个角度去“耕”一回。“耕”完了,教师说结论。阅读变成了在课文中“找东西”。根据外在的指令在课文中“找现成的东西”,这不是阅读理解能力,而是“扫读”能力。或者说,根据外部指令去找文本表面的信息。这是阅读最低级的一个理解状态。 第二

13、,以课文中的某些语句为支点谈论。从课文里找到某一句话,然后学生开始谈论:爱护环境、爱护动物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课也基本是这个类型。 第三,结课、结束语是激情语,是号召。我们有几堂课,一开始让学生读目标,很好,但是读目标是为了什么呢?目标应该落实到最后的结课当中。但我们不是,我们是作号召:让我们爱护动物,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 大家可以看看,这堂课和黄厚江老师的课,在几个地方有区别呢?第一,黄老师是让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去理解;而这堂课是教师发指令,让学生找一遍再找一遍。第二,黄老师说,读小说是在形象理解中去感受,是让学生去理解去感受。我们这堂课呢?是学生借助课文中的一句话,去谈论别的东西。

14、第三,黄老师的结课,是回到这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而这堂课的结课,是和这篇课文的理解、感受相脱离的“口号”。 我们再来看一堂课老王。先是激情导入语,接着学生齐读目标,然后看作者照片,再然后是“速读”课文,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在“速读”和“思考”上打了引号,因为这里的“速读”不是速读,“思考”不是思考。教师所谓的思考是什么呢?他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受写这篇文章的?”这本来是个很好的问题,但教师生怕学生找不到,加了一句:哪个词?学生明白了,要在课文中找一个词。以前都训练过了,这个词要不在课文头部,要不在课文尾部。所以学生很配合,一下子找到了,在尾部:“愧怍”。第二个要学生

15、思考的问题,其实是拿眼睛看:“写了哪三件事?”不用动脑筋的。而思考恰恰是需要动脑筋的。第三个问题,“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当然是最后一件事,它写得最长。好了,三个问题,找到了三处。 找到之后,“品读”老王。我在“品读”这里也打了引号。品读,如果按照黄厚江老师孔乙己的上法,应该是去揣摩老王的形象。黄老师那堂课是小说,揣摩孔乙己的形象是对的;但这篇是散文,应该揣摩老王的形象还是作者的情感?教师所做的是,揣摩品味老王。先让学生读最后一段,然后找课文中对老王的描写,肖像、动作、语言一遍遍地找,东一个学生找到一处,西一个学生找到另一处,合起来看,似乎该找到的地方学生都能找到。但是,不同的学生散乱地找到一些语句,和学生整体上形成对课文的理解,这中间的差距是很大的。教师似乎以为,张三找一句、李四找一句、王五找一句,合起来就是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但是对学生来说,他找到一句就只知道一句,找到哪一句就只知道那一句。找到描写,其实是给它定名:这是肖像描写,这是动作描写,这是语言描写教师又问:“最能打动人的描写是在哪里?”学生找到了:不要钱。把这么珍贵的鸡蛋、香油送过来,不要钱。为什么不要钱呢?等会我们来看,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接着让学生模仿“直僵僵的”这个动作,一个男生,表演得蛮好的。然后学生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读得蛮好的,一男一女,一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