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

上传人:日**** 文档编号:185399727 上传时间:2021-07-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实用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同进步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多媒体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辅助性研究 教学设计3 石头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6、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 1、唱歌谣想春节,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都是什么时间?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到元宵,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4出示本节的课的学习目标。

2、 二、分清详略 1、在这些日子的描写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内容写的比较简略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汇报,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三、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的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自由读 3、学生交流: (一)腊八:(课件出示句子)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都可以看出节前人们的忙碌,对春节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

3、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板书:忙碌 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形、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除夕 1、知名读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 板书:热闹 2、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 人们的活动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师: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啊,差

4、不多所有的人都在欢度除夕,当然热闹了。 从味、色、声的描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华鞭炮声日夜不绝 师: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除夕这一夜,作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3、除夕这天,你是怎么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 生自由说 小结:是啊,热闹的除夕,处处洋溢着喜庆,诉说着团圆的故 (三)正月初一: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 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 与除夕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什么意思? 形容两种食物毫无共同之处。 正月初一与除夕又什么截然不同的呢? 课件演示:铺户……全城都在休息。

5、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板书:悠闲 2、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正月初一,人们的游戏自在? 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铺户们,伙计们。 小结: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每个人都在拜年,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总之都没有闲着的,分明都是那么快乐轻松自在。 3、 指导朗读:谁愿意读出这轻松自在的感觉。 (四)元宵节 1、谁喜欢写元宵的这一部分。咱们先不着急说,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灯) 2、再读课文,把描写灯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 正月十五……红火而美丽。板书: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hel

6、lip;…故事。 一连串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 家中也有灯…….叮叮地响完全走进了灯的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啊! 师:让我们也进入这灯的世界里遨游,感受这份红火而美丽吧! 课件演示:各种灯的图片。 4、想象:假如你在这灯的世界里畅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花灯呢? 小结:是呀,在这五光十色的灯的世界里畅游,让人情不自禁,让人流连忘返,难怪老舍先生说课件演示:——元宵上市,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到了 ——这的确是美好而快乐的日子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 刚才,我们深入的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写

7、的四个部分内容,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美好,那么好还又那些部分写得比较简略呢?再回顾课文看看。 2、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腊 八 忙 碌 除 夕 热 闹 正月初一 悠 闲 元 宵 红火、美丽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

8、文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了解单元目标,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们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第四组课文,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通过预习,你了解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了吗? 2、学生交流学习目标,相机出示: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表现出的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2)学习文章的表达方

9、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3)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 3、导入新课:本单元一共4篇课文,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请大家齐读课题。 4、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课后思考题,你认为学习本课,应该制定哪些目标呢? 5、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1) 学写生字词。 (2) 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 (3) 学习表达方法。 二、交流展示 完成学习目标 1、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目标来学习,我们首先来完成第一个目标,谁来交流: 1)生字:预习时,我发现? 字容易读错,?容易写错,所以提醒大家注意:老师相机板书:提醒学生注意 掺和 蜜饯的读音 熬 麦的

10、书写 2)预习本课,我积累了以下词语: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 色如翡翠 色味双美 万象更新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2、了解内容,理清顺序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开始,到正月19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者重点写了哪些日子?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2)学生交流板书:腊八、23小年、除夕夜、初一、正月15 3)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日子,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品读课文,了解习俗,学习表达方法 1)作者按时间顺序,像一幅幅年画一样,把北京的春节习俗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进入小组合作学习,请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日子品读,了解北京人

11、在这个日子有哪些风俗习惯?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风俗习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学习 3)小组交流展示: 课堂预设 腊八: 小组长指挥:我们小组跟大家交流的是腊八这个日子。 朗读:你来读: 习俗:我来说说:腊八的习俗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品读课文,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句作者引用俗语,非常明白地写出这两天最冷。虽然很冷,但大家过年的热情依然高涨,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一句运用比喻的写法,把腊八粥比作农业展览会,形象的表达出腊八粥里米、豆子、干果特别多。读了这一句,让我想起我们喝的腊八粥,妈妈足足放了八种米和干果,特别好喝。说的真好

12、,能把这一句美美读给大家听吗?我们一起读读。 3)到年底,蒜泡的色如翡翠……这一句也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蒜的颜色如翡翠透亮诱人,而且蒜里有酸味,醋里有辣味,色味双美,读着只想流口水。说的太棒了,我们也一起来读读:齐读。 你们小组分工合作,交流的清楚明白,祝贺你们!接着交流 预设 二十三小年: 习俗:放鞭炮、吃麦芽糖和江米糖 表达方法: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彩排这个词特别好,就像我们开展活动,特意进行的彩排一样,不仅让读者觉得小年这一天很热闹,而且预示着春节更热闹。 预设 除夕: 习俗: 做年菜、贴年画、灯火通宵、鞭炮日夜不绝、守岁吃团圆饭。 表

13、达方法:1)这一段用总分的方法表现出除夕很热闹。先用除夕真热闹这个总起句引出,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描写除夕的热闹。 2)说得很好,我们来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把除夕的热闹表达出来的。逐句读,引导:酒肉的香味新衣、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颜色鲜艳喜庆;灯火通宵、鞭炮日夜不绝炮声震耳;人们吃团圆饭,守岁。作者从味、色、声、人等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充分表达春节的热闹。 3)好热闹、好喜庆的除夕。让我们齐读一起来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预设 初一: 习俗:拜年、逛庙会。 表达方法:1)截然不同这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大年初一和除夕的景象截然不同呢?除夕热闹,初一悠闲。 2)这一天人们有的

14、串亲戚、有的在家待客,有的去逛庙会,通过描写不同人的活动,写出了初一这天人们很悠闲自在。 3)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第二……读了这一句,我好像看到了人们熟练的骑马、骑骆驼的样子。 预设 元宵节: 习俗:挂彩灯、放鞭炮、吃元宵。 表达方法: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过渡句。从又体会出什么? 2)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接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从这一句体会出元宵节很热闹。 3)这段文字,有详有略,详写了挂花灯这一习俗,而放鞭炮,吃元宵则是略写。理解的非常到位!让我们自由读11、12这两节,边读边体会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4)元宵节,外面是灯,家里也是灯,这真是处处张灯结彩,处处灯火通明,太美了。灯美,描写灯的语言更美,同学们请看:加点词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统统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一个意思用多个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