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185368058 上传时间:2021-07-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学理论马工程课件 1.导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文学理论,导言,一、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西方文学理论,简称西方文论,是以西方古希腊以来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与特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西方文学的思潮、理论与批评,内容涉及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品与作家的关系,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部构成,作家的创作心理,文学创作、文学生产与文学欣赏、文学消费的基本方法、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等等。,“西方”,从地域而言,所谓“西方”主要是指西半球的欧美国家,就像“东方”是指以亚洲为主的东半球国家那样。 从文化的角度着眼,所谓“西方”则是指以古代希腊文化与古代希伯来文化为其文化源头的国家。当然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

2、主导形态。但古代希伯来文化对于具有深厚宗教传统的欧洲国家来说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教材所说的西方文学理论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的、以古希腊文化与古希伯来文化为其文化源头的文学理论。俄国横跨欧亚大陆并以东正教为其文化根源,故其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围。 本书因此而将在我国现代文论史上影响甚大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文论,以及苏联时期在西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巴赫金的文论纳入论述范围当中。,西方文学理论与西方美学史、西方艺术理论,西方美学史是以西方历史上的美学观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的。 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则不仅包括西方与艺术有关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还包括艺

3、术品、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艺术生产与艺术管理等的研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其发展的最终动因是经济基础;文论与文学同属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样也是受经济、社会状况制约的。 实例: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创作;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社会经济基础与相应的文学理论现象(一),从古代来看,西方文论产生于古代希腊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之中,不仅在地

4、理位置上有濒临地中海、气候温和、便于通航的特点,而且在经济上有着发达的工商实业与海洋经济,在政治上有着奴隶社会的民主制,等等。这些决定了它的工商文化与科学精神的发展,艺术上史诗、雕塑与悲剧艺术的繁荣。 正是在此背景下才有古希腊文论的繁荣,产生了理念论、模仿说与悲剧观,从而使古希腊文论成为整个西方文论的源头。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勃兴,对于彼岸的信仰世界的追求,对其后的浪漫主义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是西方文论领域古今激烈斗争交互影响的开始。,社会经济基础与相应的文学理论现象(二),从近代来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取,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

5、展拉开了序幕。英国17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一直到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竞争的、生机蓬勃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文化也从17世纪开始走向繁荣发展,出现了极为繁盛的近代西方文论。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文论以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论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社会经济基础与相应的文学理论现象(三),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开始暴露,整个社会笼罩着一种灰暗不满的情绪。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调整阶段,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

6、中期以来,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虽然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政治方针的调整仍然在继续发展,但其内在的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有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只是表现形态有所改变,其危机还会爆发。要想暂时消除危机或化解矛盾,寻找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仍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再一次进行调整。 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后工业经济阶段,大众文化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的统治手段。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更加隐形的却是更为剧烈的扩张性,无论是经济生产的扩张还是文化形式的隐形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论,正是在这一经济社会背景中产生的。它们有的是对这

7、个复杂社会矛盾关系的曲折反映,有的是从一个特定视角出发的对这个社会的反思,有的则是对于这个社会一定程度的批判。,二、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线索,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既有它的一般规律,也有它的内在逻辑。一般地说,西方文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与文学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并将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或早或晚地发生变革。但同时,西方文论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它也要受到它所研究的文学问题本身的限制。,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文学理论所思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以文学实践活动涉及的问题为依据的: 文学活动中包含着作家因素,存在着研究作家创作、作家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包含着读者因素,就存在着研究读者阅

8、读、读者接受等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世界因素,就存在着研究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问题重心的转移,根据艾布拉姆斯对19世纪以前的西方文论发展历程的描述,结合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发展的实际,从古至今的西方文论始终是围绕着文学与世界、与作家、与作品、与读者四个要素的关系展开的,只不过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这个四要素含义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变化。 概括地说,西方古代文论更加强调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近代文论更加关注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西方现代文论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构成规律;西方后现代文论的研究重心则转向作品与读者、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了。,基本问题,研究重心或问题视域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在文学活动中

9、就没有基本的问题维度,亦不意味着在文学理论研究中没有基本的问题视域。这个基本问题就是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它也正是本书要梳理的西方文论的基本发展线索。,毛泽东曾经指出,人类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恩格斯在评析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时说道:“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围绕着这幅中心图画,他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的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

10、、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矛盾条件的镜子。”,基本规律与基本尺度,由此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伟大的文学是应该反映现实的,呈现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一切文学现象的基本规

11、律。这种观点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在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理解、思考文学现象的一个基本尺度。,艾布拉姆斯有关文学四要素的理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在艾布拉姆斯看来,围绕着文学与“世界”的关系,形成了模仿说;围绕着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形成了表现说;围绕着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则形成了实用说。把“作品”作为独立自主的客体加以客观分析,则有了客观说。 客观说在20世纪的表现形态是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这些把语言作为文学活动本体的文学理论。实用说在20世纪的代表则

12、是把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中心的读者接受文论。 在这些理论形态中,有的与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更为直接,有的则较为间接。但无论如何,都不得不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发生联系。,以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作为把握西方文论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希腊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为代表,呈现出表现与再现的二重主题,开辟出西方文论发展历程中两个不同的基本路向。 文艺复兴以降,西方文论开始突现“人的主体性”,现实主义文论更加强调现实人生,浪漫主义文论则更加强调艺术理想和人的创造能力。但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不与现实发生关系。 到了19世纪末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主导形态的文学与文论出现分化,呈现出多元发展

13、的态势。但在众多的文论形态中,有三种受到更多关注。其一是以语言、结构、文本为圆心的形式批评文论;其二是以创作、接受、阅读为圆心的意义批评文论;其三是以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为圆心的文化批评文论。在意义批评文论中,文本与意义的关系成为最重要的关系,而文本与意义的关系还是在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范围之内。因为要探讨意义,就不能不涉及文学与世界的关系。,形式批评文论,相比于意义批评文论,形式批评文论应该说是彻底斩断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但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因此文学的语言、形式、结构是无法独立于现实之外的。 “二百年以来,浪漫派以及他们不可

14、胜数的继承者都争先恐后地重复说:文学就是在自身找到目的的语言。现在是回到(重新回到)我们也许不会忘记的明显事实上的时候了,文学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话语。让那些害怕这些大词儿的人见鬼去吧!萨特说:文学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揭示,他说得对。如果文学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那它就什么也不是。”托多罗夫后期正因为看清了文学与现实无法斩断的联系,才彻底突破了结构主义的模式,得出上述激烈言论的。 当今风行世界的文化批评,实际上也正是由于看到形式主义批评的弊端,才重返了文学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三、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意义,首先,学习西方文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文明,更新我们的

15、知识视野,拓展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我们的思想头脑。 其次,从“洋为中用”的角度来说,西方文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重要资源。 最后,学习西方文论也有利于更好地领悟西方文学艺术。,四、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方法,一方面需要把西方文论作为一种知识对象来学习,力图搞清楚每一种观点、每一种思潮、每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基本内容; 另一方面则需要能够对这种观点主张、理论思潮做出评价和判断,明了它们的观点主张是否真的合理,它们的意义价值在何处,它们的局限不足又在哪里。,评价的依据,首先,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来认识与评价西方文学理论现象。 其次,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与文论思想为指导。,五、本书的体例与特点,本书的体例是按照时期列章,按照文论家立节,按照问题列目。每一章开头都有概述,每一章最后都有小结。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