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5324220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测试) 暑假特辑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假特辑】八年级物理(下)单元复习测试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时间:80分钟 满分: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将其答案写在题后括号里)1.将地面上的一本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到课桌上,对物理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 )A.0.02JB.0.2JC.2JD.20J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3.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汽车沿斜坡向下运动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C.投篮时,篮球向下运动过程中D.荡秋千时,秋千上升过程中4.小朋友们喜欢滑滑梯,如图所示,当小朋友沿着滑梯

2、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动能减小B.他的重力势能减小C.他的机械能守恒D.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5.一台机器的铭牌上标注有“功率为3kW”字样,它表示( )A.这台机器最多能做功3000JB.这台机器最少能做功3000JC.这台机器每秒能做3000J的功D.这台机器每秒能做3kW的功6.体育运动中有许多项目与物理知识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低于山脚的气压B.运动员用200N的力将质量为4kg的铅球推出15m远,对铅球所做的功为3000J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运动员的举力和杠铃向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射箭时,

3、弓能把箭射出去,是因为拉开的弓具有动能7.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8.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它们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A.对A做的功最多B.对B做的功最多C.对C做的功最多D.对A、B、C做的功一样多9.甲、乙两同学在进行爬杆比赛,都爬上高度相同的杆顶,甲用了9s,乙用了10

4、s,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5:6,则甲、乙两人的爬杆功率之比是( )A.3:4B.4:3C.25:27D.27:2510.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象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1F2 P1P2B.F1F2 P1F2 P1PD.F1P2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11、12小题各6分,13小题4分,14小题7分,共23分)11.小明用钢球、斜面和木块等器材组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1)本实验运用了物理研究方法

5、中的转换法:用_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2)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质量和速度都是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得出实验结论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一样大吗?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表所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中,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是_。(3)如图2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_。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_。(4)用如图1中的实验装置和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必须增加的器材是_。A.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B.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C.质量不同的钢球12.在探究“弹簧弹

6、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有关;猜想二: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的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直接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也用到此方法的是_A.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将_(选填“两根不同”或“同一根”)弹簧压缩_(选填“

7、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测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进行比较。(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_能。(4)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2和实验次数_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木块移动的距离_,说明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13.如图所示,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方案:三个相同的木桩插在沙坑里,露出沙坑的高度相同,如图甲所示,取三个铁块从空中由静止释放后撞击木桩,木桩陷入沙坑,其中hAhBhC,mAmBmC,如图乙所示。(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_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以下实验中,与本实验

8、这一步骤所用方法类似的是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探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积大小是否有关时保持温度、空气流速不变B.学习色光的三原色时,与颜料的三原色做比较C.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以木块被撞的距离作为判断依据(2)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种情况,说明_ _;比较B、C两种情况,说明_。14.一天,小明、小丽和小华在商场里面买学习用品小明同学乘自动扶梯从一楼来到二楼(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自动扶梯对小明同学做功的功率。(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_、_和_。(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_。A.测出小明同学的质量B.测出自动扶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二楼的竖直高度D.测出小

9、明乘自动扶梯从一楼来到二楼所用的时间E.算出自动扶梯对小明同学做功的功率(3)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15、16、17小题各2分,18小题3分,19、20、21小题各4分,22小题6分,共27分)15.目前,公共自行车出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小明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s内行驶了40m,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_J,平均功率为_W.16.在水平地面上,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200N的小车前进5m,拉力做功_J,重力做功_J17.如图甲所示,高为h的光滑斜面上,一物块从顶端A点由静止自由滑到底

10、端B点,在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图乙所示的图象表示该物块的_(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规律。18.如图中玩具猩猩手中的香蕉以相同大小的速度转动,如图2所示,香蕉(看成点)从最高位置1转到最低位置2的过程中其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能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9.作图题: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C处高度低于A处),在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作出小球经过C点时所受重力示意图;请选出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并涂黑。20.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过山车当你在

11、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所示)。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_,重力势能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机械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过山车旅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停下来,是由于_;(4)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_作为“发动机”的。21.简答:请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骑自行车在上坡前要加紧蹬几下?_。温馨提示:22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2.如图所示,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新来了集合最新1T技术的人工智能医护机器人。该机器人质量为40kg,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0m用时10s,行驶时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2倍。(g

13、取10N/kg)求:(1)机器人行驶时受到的阻力;(2)机器人牵引力做的功;(3)机器人的功率。参考答案及解析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C 【解析】本题考查估测题。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m200g0.2kg,Gmg0.2kg10N/kg2N;课桌高度约为1m,人对课本做的功:WGh2N1m2J.故选C2.B 【解析】本题考查力对物体做功需要满足两要素,一是有力的作用,二是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的距离。用力推小车没有推动,有力无距离,故A错误;将货物从地面拉到高处,既有力又有距离,故B正确;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有力无距离,故C错误;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行,力的方向与距离方向垂直,故D错误;此题选B3.D 【解析】A.汽车沿斜坡向下运动时,高度降低,重力能减少;速度加快,动能增大;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B.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不符合题意。C.投篮时,篮球向下运动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