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热身课堂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85299054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热身课堂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热身课堂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热身课堂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热身课堂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通过分析反射实例,归纳反射的概念、意义和类型;概述反射弧的组成。 2以缩手反射、排尿反射为例,分析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 中枢之间的联系。 3分析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立和消退的原理,关注神经科学的进展。 先 学 导 入 如果你的手不小心触到了火或尖锐的东西,你手上的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到这种刺激,神 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信息,你迅速地将受缩回,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 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知 识 梳 理知 识 梳 理 一一反射反射 1概念: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 性应答。 2类型:分和。 二二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完成反射的结构基

2、础-反射弧反射弧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_, _, _, _, _, _。 三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课堂课堂 4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批 判 思 维 反射与反射弧的四个认识误区 (1)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只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如植物和 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 (2)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只有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 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下丘脑、脊髓等。 (3)误认为只要有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 射弧不完整, 如传入神经受损, 刺激神经

3、中枢或传出神经, 效应器能发生反应, 但不是反射。 (4)误认为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体。 知 识 拓 展知 识 拓 展 1反射活动能正常进行所需的两大条件是什么? 2小明的手指被烫后感到特别疼痛,是否发生了“反射”? 与 社 会 的 联 系与 社 会 的 联 系 生活中,反射的例子比比皆是。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教室玩耍,小刚的手不小心被钉 子扎了一下,立即缩回,这属于非条件反射。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来了!”, 教室里马上安静了下来, 这属于条件反射。 一些成语典故等也体现了反射现象, 如望梅止渴、 谈虎色变、惊弓之鸟、闻鸡起舞等。 3

4、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都是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 B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退,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2下列关于膝跳反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为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该反射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含有两个神经元 C控制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 D在完成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传出神经上是双向传导的 3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 某同学不小心被针扎到, 迅速缩手, 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反射弧由 2 个神

5、经元组成,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该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导路线是 C该同学被针扎到后,先感到疼痛,后缩手 D若处受损,则该反射活动不能发生 4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 受到刺激时的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B有感觉,肌肉无收缩 C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D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 5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系统的重要成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入神经即感觉神经,可以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 B传出神经即运动神经,可以将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入神经 D通过传出神经的作用,人体可以支配机体相应部位的活动 4

6、6动脉血压升高时,人体的压力感受性调控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该调控机制存在反馈调节B感受器单向传递信号至调节中枢 C心脏和血管都是效应器D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不产生动作电位 7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条件反射可以在动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条件反射消退之后,就不会再建立相同的条件反射了 D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8研究状明、给小鼠闻不会引起其不安的苯乙酮,同时进行电击,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 一段时间后,该小鼠只闻苯乙酮、不电击,也表现出惊恐栗抖。该小鼠

7、与普通小鼠交配, F1小鼠只闻苯乙酮,易表现出坐立不安等情绪反应。检测发现:与普通小鼠相比,经电 击的亲鼠和 F1小鼠编码苯乙酮受体的 Olfr15I 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碱基序列未改变, 苯乙酮受体增多。科研人员据此提出假说:小鼠受环境因素影响可引发其基因甲基化水 平变化并遗传给子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基化对 Olfr15I 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 B亲鼠只闻苯乙酮苹表现出惊恐栗抖,属于条件反射 CF1小鼠闻苯乙酮导致 Olfr15I 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 D电击 F2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不能支持假说 9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 5 保

8、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 0.5%硫酸溶液中, 均出现屈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反射,其原因是 _。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 浸入 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反射,则说明_。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填“能”或“不 能”)出现屈反射,原因是_。 10下图为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 A 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_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所以属于_ 反射。 (

9、2)反复经过 B 和 C 后,图中 D 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_反射,这 一反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_的基础上。 (3)如果在图中 D 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 将_。 (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_的 参与下才能实现。 6 知 识 梳 理知 识 梳 理 一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2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二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节 知 识 拓 展知 识 拓 展 1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 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10、。 2没有发生反射。因为感受器接受相应刺激后,兴奋仅是传至“大脑皮层”,并未经过传出 神经作用于效应器从而发生“应答”,所以没有发生反射。 先 学 后 练 1【答案】D 【解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其中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A 错误;排尿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 参与的条件反射,B 错误;非条件反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只不过是比较低级的神经中 枢,C 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 件反射,会随信号刺激的消退而改变,D 正确。 2【答案】B 【解析】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可以

11、控制该反射,A 错误;膝跳反射的反射 弧只含有两个神经元,是最少神经元的反射,B 正确;控制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 位于神经节中,C 错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传出神经上是单向传导的,在离 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 错误。 3【答案】D 【解析】图中反射弧由 3 个神经元组成,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 错误;该反射活动中, 兴奋的传导路线是,B 错误;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 枢在脊髓,手被针扎时,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纤维还会将这一神 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使人感到疼痛,由于传向大脑的路径较长,故该同学先缩手,后感到疼 7 痛,C 错误;为传出神经,反

12、射弧任意环节受损,反射活动都不能发生,D 正确。 4【答案】B 【解析】反射的发生需要完整的放射弧,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位正常,感受器 受到刺激后,传入到大脑感觉中枢的神经正常,所以机体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即 B 正确。 5【答案】C 【解析】传入神经即感觉神经,可以接受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信息,A 正确;传出神 经即运动神经,可以将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B 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 出神经,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C 错误;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 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 通过传出神经的作用, 人体可以支配机体相应部位的活动, D 正确。 6【答案】D

13、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动脉压升高之后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可以使心脏和血管血 流压力变小,从而降低血压,故人体血压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A 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上单 向传递,B 正确;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在降压反射中,心脏和血管都是效应器,C 正确;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也会产生动作电 位,D 错误。 7【答案】D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一种先天性反射,是动物不需要学习或训练就有的反射,A 错误; 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错误;条件 反射消退之后,经过训练可以再建立相同的条件反射。C 错误;条件反射是人出

14、生以后在生 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D 正 确。 8【答案】C 【解析】编码苯乙酮受体的 Olfr15I 基因甲基化水平降,苯乙酮受体增多,说明甲基化对 Olfr15I 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A 正确;亲鼠只闻苯乙酮苹表现出惊恐栗抖,是多次强化 练习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B 正确;F1小鼠 Olfr15I 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是遗传得来的, 不是闻苯乙酮造成的,C 错误;如果只闻苯乙酮,F2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支持假说;电击 F2小鼠表现出惊恐栗抖,可能只是电击引起的,不能支持假说,D 正确。 9【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

15、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8 (3)不能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解析】(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由于剥去皮肤导 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因此不会出现屈反射。(2)阻断传入神经后不出现屈反射,说明 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脊髓是神经中枢,捣毁乙的脊髓, 则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此时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反射。 10【答案】(1)唾液分泌非条件 (2)条件非条件反射 (3)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4)大脑皮层 【解析】(1)图中 A 表示狗吃到食物后会分泌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活

16、动, 为非条件反射。(2)反复经过 B 和 C 后,图中 D 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 这一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因此为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 的基础上。(3)如果在图中 D 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 件反射将会逐渐消退,说明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地强化,否则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4) 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 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 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 下形成的。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