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西**** 文档编号:185271137 上传时间:2021-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春季期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教育是对( )的儿童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A.0-3岁 B.3-6岁 C.0-6、7岁 D.3-12岁2.( )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并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A.陶行知 B.张宗麟 C.陈鹤琴 D.张雪门3“学前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小公民。”这句话阐述是是学前教育与( )的关系。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信息技术4.学前教育对文化的简化、净化起到的平衡作用,这是文化的( )功能的具体体现。A.保存 B.选择 C.更新 D.创造5. 1959年联

2、合国第14届大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性公约为( )。A.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B.儿童权益保护法 C.儿童权利宣言 D.哈尔滨宣言6.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发展性 D.前瞻性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种说法是把教师看作是( )。A.人类知识的传授者 B.儿童生活的照顾者C.儿童行为的观察者 D.儿童活动的指导者8.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 )相互沟通的能力。A.幼儿与幼儿 B.教师与幼儿 C.家长与幼儿 D.教师与家长9.“幼儿园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句

3、话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与儿童之间的( )关系。A.合作 B.保育 C.教育 D.朋友10.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托幼机构服务形式合理安排每日进餐和睡眠时间。制订餐、点数,儿童正餐间隔时间为( ),进餐时间( ),餐后安静活动或散步时间( )。( )A.3.5-4小时;20-30分钟;10-15分钟B.3-4小时;30-40分钟;10-15分钟C.3-4小时;30-40分钟;10-20分钟D.3.5-4小时;20-40分钟;10-15分钟11.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面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面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提出该说法的是( )。A.蒙台梭利 B.洛克 C.夸美纽斯 D

4、.卢梭12.决定学前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经济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信息技术1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 )五个领域。A.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B.健康、语文、社会、科学、艺术C.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D.语言、计算、美术、舞蹈、音乐14.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下哪项不属于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A.儿童是“小大人” B.儿童是“白板” C.儿童是“花草树木” D.儿童是“无罪的”15.在幼儿园进行教育观摩时,往往会对教师组织的教育水平进行优劣等级的鉴定。这是运用了教育活动评价的( )。A.诊断功

5、能 B.鉴定功能 C.改进功能 D.导向功能16.提倡贫民化幼儿教育、创办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第一所劳工幼稚园并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陈鹤琴 D张雪门17.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包括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和( )。A心理构成 B精神构成 C文化构成 D政治构成18.以下哪项不是学习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 )。 A.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并了解其发展趋势 B.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C.学习和思考结合,注意培养多种能力D.局部章节与整体课程的学习相结合19.以下哪项不属于适宜的方式方法有效实现幼儿教育( )。

6、A.直观形象法 B.游戏化 C.观察、发现与体验 D.访谈法20.下列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二、判断题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120号)总则中强调“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应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2.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可以划分为幼儿园物质环境。(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任务有帮助儿童生理适应、心理适应、能力适应。( )4.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

7、容可以分为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和幼儿园工作评价三类。( )5.社会政治影响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数量。( )6.“中国幼儿之父”是指陶行知。( )7.儿童的结构包括自然构成、心理构成、精神构成三个层面。( )8.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专业素养、教育智慧。( )9.晨检、饮水、盥洗、餐点、入厕、午睡、离园等属于生活活动。( )10.小王害怕上学,一上学,他要自己系鞋带,自己整理文具,因为这些活动原来是奶奶和保姆“包办”。同学们笑话小王,小王觉得丢脸,于是不想上学。 案例中,小王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困难,属于生理适应范畴。( )11.有的同学认为,“学前教育原

8、理这门课,在校时学习理论,毕业后再实践也来得及”,这种想法时正确的。( )12.“五指教学法”是指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和文学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也称为“整个教学法”。( )13.幼儿教师的事业心表现在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热爱儿童。( )14.“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遗传性。( )15.幼儿园应以讲故事为基本活动。( )16.提出儿童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观点的教育家是皮亚杰。( )17.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18.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爱弥儿。( )19.幼儿园教室晨

9、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与家长沟通,交流感情。( )20.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交给儿童。( )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2.简述幼小衔接的策略。3.简述学前教育的文化功能。4.简述当代社会儿童观。5.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四、材料分析题1.材料:下面是某幼儿园大班李老师的教学片段:师:小嘴巴? 幼:不说话。师:小朋友们,看着黑板,黑板上是什么呢?幼:数字9的分解。师:很好,我们上节课学了数字9的分解,小朋友们学会了吗?幼:会了!师:真棒!那你们一起读一遍,9可以分成1和8,预备,起!幼:9可以分为1和8,9可以分为2和7.

10、 师:小朋友们很棒,刚才是你们看着黑板读。现在老师把黑板转过去,你们再背一背9的分解,好不好?幼:好!师:9可以分为1和8,预备,起!幼:9可以分为1和8,9可以分为2和7,9可以分为3和6,9可以分为4和5,9可以分为5和6.师:停!停!停! 9可以分为4和5后面该怎么背了,涛涛,就是你领着大家乱背,声音又大,你给我小声点,其他小朋友别跟着他背!重新来一遍! 9可以分为1和8,预备,起!涛涛在李老师的责备及小朋友们的讥笑声中低下了头,其他的小朋友则附和着,一起背诵起来。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2.材料: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萍萍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穿着又脏又旧,总

11、是哭着要妈妈,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和她玩,程老师温柔地拥抱她,牵着她的小手介绍其他的小伙伴和她认识。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到了,只见萍萍又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脸上毫无表情,一言不发。程老师见此情景,心想此时不宜和萍萍进行交谈,而是应该鼓励她和小伙伴一起玩。于是程老师叫来活泼开朗的小娜和萍萍一起玩玩具。小娜见萍萍不会玩,便教萍萍,两人很快玩到了一起。为了增强萍萍的自信心,程老师有意让萍萍当值日生,协助老师一起发放和收拾餐具,并不断地表扬萍萍很能干,萍萍很开心,越来越自信了。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老师经常表扬萍萍,萍萍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程老师的教育行为。3.

12、材料:夏日的雨后,大(1)班幼儿来到户外准备做操,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都纷纷蹲下来看,音乐声响起,幼儿小心翼翼地站在操场上做操,互相提醒别踩到蜗牛了。做完操后,有的幼儿提议要救救蜗牛,还有的幼儿提出要捉几只蜗牛到班里养着。“蜗牛有嘴吗? ”“有脚没有?”“喜欢吃什么?”“它能走曲线吗?”“是公的?还是母的?”幼儿提出了很多问题,王老师也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讨论,王老师说:“宝贝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不过,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但是老师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想想,怎么可以获得答案呢?”“看书!” “问爸爸妈妈!”.小朋友纷纷回答,王老师高兴地说:“好,我们分头行动!”于是,

13、王老师用瓶子装着蜗牛带到班里,养蜗牛的行动开始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王老师找来关于蜗牛的科普视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同孩子们一道观察,记录蜗牛的生活,并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查阅资料,分享以“蜗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陆续在班里开展起来。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4.材料中班馨馨的左手臂先天发育不良,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都低于其他幼儿,但馨馨很喜欢唱歌跳舞,可每当要登台表演时,她都会默默地退出。幼儿园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就要开幕,张老师特意编排动作与队形相对简单的舞蹈“蓝精灵”,鼓励馨馨加入。排练中,连续几个八拍跳下来,馨馨有些手忙脚乱,张老师放慢速度,并

14、降低动作要求,可馨馨动作仍然不到位。馨馨有些焦急,张老师对馨馨说:“不要急,你已经跳得很好了,老师陪你慢慢跳。”馨馨点点头,跳得更认真。可其他几个孩子却抱怨着:“老师,馨馨总是撞到我。”“老师,馨馨跳得太慢。”旁边的李老师也说:“直接安排馨馨参加大合唱不是更简单吗?”张老师摇摇头说:“馨馨比任何孩子都更在乎跳舞,我一定要帮她做到。”张老师随后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吗?蓝精灵正因为善良、勇敢,又相互关心,最终打败格格巫。我们要像蓝精灵一样互帮互助,才能跳好舞蹈。”艺术节如期举行,馨馨和孩子们在舞台上欢快地舞动着。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5.材料这段时间,幼儿园李老师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扰着。李老师发现,班上新来的小钰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她见到陌生成人就会惊恐地往后躲,在幼儿园里也不与同伴交往,不爱运动,拒绝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总是自己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不让小朋友接近她。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