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孤**** 文档编号:185265909 上传时间:2021-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附答案详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卷)1. 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嗥鸣(ho)彷(png)徨仰慕(m)鲜(xin)为人知B. 絮说(x)震悚(sng)诘问(ji)气冲斗(du)牛C. 高标(bio)惶急(hung)调羹(gng)深恶(w)痛绝D. 抹(m)杀机杼(zh)澎湃(pi)迥(jing)乎不同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独裁奠基至死不懈目不窥圆B. 深宵小楷妇儒皆知马革裹尸C. 挚友卓越心不在焉沥尽心血D. 硕果草率不以为然慷概淋漓3. 下列句子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

2、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D.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和午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7N9流感防控。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

3、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 默写。旦辞爷娘去, _ 。(木兰诗)惊涛澎拜,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_ 。(光未然黄河颂)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_ 。(陆定一老山界)学习了黄河颂,请你写一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_ , _ 。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_ , _ 。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_ , _ 。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

4、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A. B. C. D. 7. 走进“西游”,重温经典。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 !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A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 _ 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 _ ,从中可以看出八戒 _ 的心理。

5、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8.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材料三】2

6、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9. 阅读回答问题。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

7、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

8、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

9、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 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

10、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 FAST的每个项目,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在 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

11、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天眼”的建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 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10. 记叙文阅读。 捞月亮的母亲石兵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

12、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

13、,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

14、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

15、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一般井然有序。 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