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常规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185155401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疾病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眼科疾病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眼科疾病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眼科疾病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疾病常规(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科疾病常规第一节 眼科手术护理一、眼部手术前护理1.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患者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恐惧,密切合作。2.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如有发热、咳嗽、月经来潮、颜面部肿及全身感染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考虑延期手术。3.术前3日开始点抗生素眼药水,以清洁结膜囊。手术当日(急症手术例外)冲洗结膜囊。眼眶手术根据手术需要决定是否剃去鼻毛。4.训练患者能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以利于术中或术后观察和治疗。指导患者如何抑制咳嗽和打喷嚏,即用舌尖压上颚或用手指压人中穴,以

2、免术中及术后因突然震动,引起前房出血或切口裂开。5.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并发症。局麻患者术前一餐不要过饱,以免术中呕吐。全麻患者术前6小时应禁食禁水。6.协助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如洗头、洗澡、换好干净内衣、内裤,长发要梳称辫子。取下隐形眼镜和所有首饰。7.术晨测量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8.遵医嘱用术前药。9.取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10.与手术室工作人员交接术前准备情况,保证患者术前准备完善。11.患者去手术室后,护士整理床单位,准备好术后护理用品,等待患者返回病房。二、眼部手术后护理1.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头部放松,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监测生

3、命体征并记录。2.术眼根据病情加盖保护眼罩,防止外力碰撞。注意观察局部伤口的渗血情况,眼垫、绷带有无松脱。嘱患者在术后2周内不要做摇头、挤眼等动作。3.遵医嘱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术后数小时内患者如有头痛、呕吐等,应正确评估可能的原因,及时与医生沟通,按医嘱给予镇痛、止吐药。4.为避免感染,术后换药时所用的抗生素眼药水、散瞳剂等应为新开封的。敷料每日更换,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松脱、移位及渗血,绷带的松紧情况;眼部包扎期间,嘱病人勿随意解开眼带,以免感染。5.继续给予易消化饮食,多进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常规给予缓泻剂。6.门诊手术患者和住院患者出院前嘱其按医嘱用药、换药和复查,做好相关

4、的自我保健知识宣教。第二节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概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根据青光眼患者性情急躁,易激动的特点,应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教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消除紧张、焦虑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二、疼痛管理:提供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休息环境,按医嘱正确及时使用降眼压药,向患者解释头痛、眼胀痛的原因,帮助患者放松,分散患者注意力。三、手术护理:执行“眼科手术护理”。注意询问患者有无眼痛,头痛,密切观察眼压、滤过泡、前房情况,对于

5、滤过过盛、前房形成迟缓合并低眼压者应加压包扎,为预防炎症发生和促进前房形成,遵医嘱使用散瞳剂,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认眼别,严防差错的发生。注意保护滤过泡,护理操作要轻巧,不能压迫滤过泡,包眼后外加眼罩保护。四、健康指导1.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1)眼(局部频滴高浓度缩瞳剂(如2%毛果芸香碱)时要压迫泪囊区2-3分钟,减少药物吸收。(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使用时注意观察心率、脉率、发现异常及时停药报告医生。脉率小于60次/分,停止使用,窦性心率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慎用,有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史的病人禁用。(3)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用药副作用

6、小,常有味觉异常,视力模糊等,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应少量多次饮水,与小苏打同服,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唇麻痹、手足有蚁爬行感,个别病人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有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人慎用,用药后定期检查尿常规,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有磺胺过敏史的病人禁用此类药物。(4)使用高渗剂时应注意观察尿量以及有无电解质紊乱,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使用高渗剂半小时后测眼压,观察用药后的情况。2.自我保健知识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青光眼是一种不能完全根治的疾病,对视力的损害不可逆,一旦确诊,需定期复诊。(2)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教会患者正确滴眼药水,涂眼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不得随意自行停药

7、、改药。(3)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可能发生急性发作的征象,如头痛、眼痛、恶心、呕吐、应及时就诊。(4)指导滤过手术后的患者保护滤过泡,避免碰撞或用力揉术眼,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球、游泳等。3、避免促发因素:(1)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吃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不宜饮用咖啡和浓茶,多吃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2)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特别注意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宜,不能过低。(3)短时间内饮水不宜过多,应少量多次,但无需限制每天的摄取量。(4)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影、电视,不要在暗室久留。不要长时间低头、弯腰、衣领、腰带不要过紧等,减少一切导致眼压升高的因素

8、,减少急性发作的机会。第三节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护理【概述】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所致的急性结膜炎症的总称,包括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和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临床表现】1.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由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感 染引起。对于淋球菌性结膜炎,成人主要为淋球菌性尿道炎的自身感染,新生儿主要是分娩时通过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被感染。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最常见于血源性感染。2.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以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为主的急性结膜炎症,俗称“红眼病”。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护理措施】一、结膜囊冲洗常选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淋球菌感染选用1

9、:5000的青霉素溶液。注意冲洗时使患者取患侧卧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健眼。冲洗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角膜。如有假膜形成,应先除去假膜再进行冲洗。二、用药护理:遵医嘱留取结膜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根据医嘱选择眼药,急性期每15-30分钟滴眼一次,夜间涂眼膏。症状缓解后改为1-2小时一次,分泌物较多时应先清除再给药。三、禁忌包扎患眼,因包盖患眼,使分泌物排出不畅,不利于结膜囊清洁,反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剧炎症。健眼可用透明眼罩保护。四、健康指导1.注意洗手和个人卫生,勿用手拭眼,勿进入公共场所和游泳池,以免交叉感染。接触患者前后双手要立即彻底冲洗与消毒。2.接触过眼分泌物和病眼的仪器、

10、用具等都要及时消毒隔离,用过的敷料要烧毁。3.双眼患病者实行一人一瓶眼药。单眼患病者,实行一眼一瓶眼药,做眼部检查时,应先查健眼,后查患眼。4.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结膜炎预防知识,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要注意便后立即洗手。5.患有淋球菌性尿道炎的孕妇须在产前治愈。未愈者,婴儿出生后,立即用1%硝酸银液、青霉素液滴眼,0.5%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涂眼,以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并发症的护理】一、角膜炎1.积极控制感染,常用眼药有广谱氨基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如3%妥布霉素滴眼剂、0.3%-0.5%左氧氟沙星滴眼剂或眼膏。2.淋球菌感染则局部和全身用药并重,局部用药有5000-000U

11、/ml青霉素溶液;常用全身药物有大剂量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菌必治)或阿奇霉素等。第四节 病毒性结膜炎护理【概述】病毒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组,前者多见,包括以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结膜热、单疱病毒性结膜炎和新城鸡瘟结膜炎等。慢性病毒性结膜炎包括传染性软疣性睑结膜炎、水痘-带状疱疹性结膜炎、麻疹性角结膜炎等。传染力强,曾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好发于夏秋季节,通常有自限性。临床上以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最常见。【临床表现】1、 症状:起病急、症状重、双眼发病。主要表现为眼红、异物感、眼痛、婴光、伴水样分泌物。部分

12、病人可有头痛、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并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2、 体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睑结膜滤增生,分泌物呈水样,常侵犯角膜,荧光染色可见角膜上点状上皮脱落,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球结膜上有点、片状出血。【护理措施】一、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眼局部冷敷以减轻充血和疼痛。二、用药护理 根据医嘱选择药物,抗病毒眼液每小时1次滴眼,合并角膜炎、混合感染者,可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角膜基质浸润者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0.02%氟美瞳。角膜上皮病变可选择人工泪液及促进上皮细胞修复药物。三、健康指导 一旦发现本病,应及时按丙类传染病要求,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注意做好传染性眼病的消毒隔离,发

13、病期间勿去公共场所、游泳池等,防止交叉感染。第五节 细菌性角膜炎护理【概述】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炎症,又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急骤,常有角膜创伤或戴接触镜史,淋球菌感染多为经产道分娩的新生儿。患眼有光、流泪、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等症状。【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时给予安慰和理解,消除焦虑和自卑心理,指导患者听喜爱的音乐,想开心的事情,与患者聊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注意力。二、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视力、角膜刺激征、结膜充血以及角膜病灶和分泌物的变化。三、专科护理1.药物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是

14、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最有效的途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细菌学检查结及药物敏感试验,及时调整用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使用1%阿托品滴眼剂或眼膏散瞳。2.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发,可能或已经导致角膜溃疡穿,眼内容物脱出者,可考虑行治疗性角膜移植,保存眼球视功能为目的施行的角膜移植。3.支持疗法: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如依地酸钠、半胱氨酸等,抑制溃疡展。选用维生素B2、C、A、D等药物,有助于角膜溃疡的愈合。四、疼痛: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病房要适当遮光,减少眼睛受光线刺激。向患者解释眼痛的原因,按医嘱及时用药。进行球结膜下注射时,先向患者解释清楚,并充分麻醉后进行,以免加重局部疼痛,必要时给予止

15、痛药,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睡眠、减少转动眼球。五、隔离护理1.告知患者床边隔离和手卫生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检查、换药、滴眼药等操作要遵守隔离技术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保持患眼清洁,用生理盐水清洁睑缘和眼睑皮肤。4.滴眼剂、眼膏及器械应采取专人专眼专用。六、健康教育用药护理:遵医嘱积极抗感染治疗,急性期用强化局部给药模式,即抗生素滴眼液频繁滴眼(每15分钟滴药一次),严重病例,可在开始30分钟内,每5分钟滴药一次,使角膜基质很快达到抗生素治疗浓度。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滴眼次数。夜间可使用抗生素烟膏和凝胶剂。频繁滴眼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眼局部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并发症的护理】一、角膜溃疡穿孔1.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禁止翻转眼睑,避免加压眼球。2.嘱患者不用手擦眼睛,勿用力眨眼。3.饮食宜清淡,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防增加腹压。4.嘱患者头部减少活动,避免低头、咳嗽、打喷嚏。5.用眼罩保护患眼,避免外物撞击。6.按医嘱使用散瞳剂,防止虹膜后粘连而导致眼压升高。7.若角膜后弹力层膨出,可绷带加压包扎患眼,配合全身应用降低眼压药物,嘱患者静卧休息。二、眼内炎: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