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持续改进-缩短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响应时间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185155384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持续改进-缩短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响应时间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神经内科持续改进-缩短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响应时间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神经内科持续改进-缩短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响应时间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持续改进-缩短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响应时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持续改进-缩短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响应时间(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缩短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准备时间,神经内科专项改善汇报,背景介绍, 2012.04-07: 筹备并制定静脉溶栓流程。 2012.08-12: 开始第1例静脉溶栓,至12月底溶栓5例。 2013.01-12: 溶栓60例,对溶栓流程进行了6次持续质量改进:根据2013年ASA急性期指南改进内容、健全辅助科室绿色通道、溶栓工作分工、溶栓过程注意事项、流程可操作性改进、特殊情况(如主要家属不在)的处理流程。溶栓病例登记和讨论制度,多科室沟通协调制度,科室激励机制和定期总结制度。 2014.01-2014.12: 溶栓81例,溶栓前血压管理修正、DNT80mins数据上报。TIA伴发急性脑梗死的补充流程

2、,轻型及快速缓解的卒中溶栓流程,出血风险评估的流程。 2015.01-12: 以静脉溶栓桥接取栓为目标全面改进流程 2016.01-12: 进一步减少院前和院内延误,基于“到院至进针时间”持续质量改进项目,项目改进经历,甘特图,改进依据,时间就是大脑时间窗内越早溶栓,预后越好,N Engl J Med . 2015 Feb 11Neurology. 2017 in press. Saver JF. Stroke 2006;37:263-266,改进依据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要求 持续改进临床诊疗规范,提升临床诊疗正面结果,目标设定,现况值 2016年DNT中位数38分钟

3、 DNT 40min比例65.3% DNT与ODT成反比,目标值 2017年DNT中位数不超过35分钟 DNT 35min比例不低于60% 消除DNT与ODT之间的负相关,时间都去哪了?,2017.02改进前数据,姓名 再灌注治疗 入院时间医生性别年龄DNTONT发病时间 到院时间 挂号时间 开医嘱时间 抽血时间 CT时间 ct报告时间 溶栓时间,溶栓2017/2/7xxx男810:432:5818:0020:1520:1520:1620:1920:2421:0220:58,溶栓2017/2/8xxx男530:182:3320:0022:1522:2122:2322:1823:0023:002

4、2:33,溶栓2017/2/13xxx男750:511:458:008:549:029:049:129:3810:139:45,溶栓2017/2/13xxx女800:342:0615:0016:3216:3616:3716:3216:5817:1517:06,溶栓2017/2/15xxx男570:392:057:308:568:568:569:009:119:319:35,溶栓2017/2/16xxx男630:354:247:0010:4910:5110:5210:5311:0712:4011:24,溶栓2017/2/17xxx女650:262:1210:3012:1612:2012:2212

5、:2012:3112:4012:42,溶栓2017/2/19xxx男710:303:4518:4522:0022:0122:0222:1322:1622:2022:30,溶栓2017/2/24xxx女620:421:4017:3018:2818:2718:2818:3118:4819:2019:10,溶栓2017/2/24xxx女550:354:039:0012:2812:2912:3012:3312:4713:0913:03,溶栓2017/2/25xxx男470:333:128:5011:2911:3711:3811:3811:4811:5012:02,溶栓2017/2/21xxx男800:

6、163:308:3011:4411:4911:5011:5312:0512:1312:00,原因分析:时间都去哪了?,影像环节: 到院-完成CT平扫(2012年59min: 2016年14min) CTA增强评估取栓指证,但所需时间较平扫延长(25min) 成像前准备(留置针、等候检查) 成像时间长(造影剂注射等) 图像后处理和传输时间长,原因分析:时间都去哪了?,检验环节: 到院-化验结果所需时间(2012年39min:2016年23min) 检验开单,采血环节,送检过程,原因分析:时间都去哪了?,取药环节: 急诊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 “溶栓药物遭遇政策瓶颈”,急诊药房无备药,需要患者去

7、自费药房购买。,原因分析:时间都去哪了?,配置环节: 溶栓药物费用高,无法提前配制 少数年轻护士不熟悉配药和使用方法,原因分析:时间都去哪了?,沟通环节: 新员工对部分流程和环境不熟悉 新员工与家属谈话技巧有待提高,存在问题 帕金森定律:接诊医生主观上会受到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影响而造成拖延。 21,原因分析,真因验证,改善重点 85.08%,改进计划 PLAN(5W1H),WhyWhatHowWhenWhereWho,影像延误统筹时间转运前通知3-6月急诊及影像科 xxx,检验延误精简项目简化项目、模板化3-6月神经内科 xxx,取药延误统筹时间医护提前备药4-6月神经内科xxx,化药延误统筹时

8、间提前通知化药4-6月急诊室xxx,医护配合学习流程现场流程演练4月急诊室 xxx,谈话延误培训交流谈话技巧培训与交流5-6月神经内科xxx,对策实施DO,减少影像延误时间: 优化CTA评估指证(NIHSS+G- FAST评分),尽量节省时间 预先通知当班技师,确保患者到达后即刻检查,对策实施DO,减少检验延误时间: 对于无严重出血倾向患者无需等待化验结果即可溶栓(参照新指南) 确保医疗安全,签署是否等待化验检查知情告知书,对策实施DO,减少取药延误时间: 药剂科急诊药房临时备药 医护人员代替家属提前取药、床边备用,对策实施DO,减少化药延误时间: 影像确认溶栓指证,就地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即

9、刻电话通知护士床边化药准备,同步进行中,对策实施DO,优化医护配合: 神经内科、急诊护理部、检验科、放射科多学科联合脑卒中急救流程演练,改进后的数据监测CHECK,改进前改进后,绩效2017010203040506070809,DNT(min)43.536302437.5353327.133.5,DNT达标率(%)(35min),60.0,62.5,87.5,81.8,42.9,10.0,71.4,66.7,66.7,改进后的数据监测CHECK 到院至影像时间较2016年下半年明显缩短(p=0.038),改进后的数据监测CHECK DNT继续下降,ODT影响逐渐消除!,80 70 60 50

10、40 30 20 10 0,121 40,136 34,137 37,123 33,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2016年上半年2016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2017年7-9月,溶栓例数DNT(min)ODT(min),2012.08-2017.08溶栓数据汇总,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Cases 55 60 81 145 146 78,DNT 129 82 60 47.5 38 34,Onset-ER 70 126 115 120 126 134,

11、PT 39 33 23 21 22.3 23,ER-NCCT 58 34 23 16 14 20,CT Report 18 16 11 16 17 23,NIHSS 17 12 10 11 13 12,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改进执行,ACTION 脑卒中溶栓急救流程SOP 2017版: 修正CTA评估指证 简化血化验套餐 不等PT检查结果,ACTION,本期PDCA进一步优化原有溶栓流程: 通过影像提前预约及化药提前抵消增强CTA所增加的时间延误 通过对溶栓前血化验套餐精简,进一步减少等待检验所造成的时间延误 通过药房急诊备药及医护提前取药避免患方自费购药增加延误时

12、间 通过改进计划,实现进一步缩短DNT、同时消除ODT对DNT的影响!,总 结, 显著缩短了DNT时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进一步提高了卒中中心的规范化诊治水平 形成了持续改进的中心文化 通过等级医院标准的运用,提升了中心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促进了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中心的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下期改进计划, AHA/ASA:DNT30分钟 2017.01-09老老龄患者(80岁)就诊比例占27.9% 研究和中心数据均显示:INT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p=0.035): 静脉置管难度大、检查和搬运过程时间长 家属对患者的重视与担心通常造成溶栓谈话所需时间更长 患者的基础疾病多,不良事件风险更高,医师与家属谈话通常更趋谨慎 进一步缩短高龄对INT及DNT影响成为下一阶段项目改进的具体目标,感 谢 聆 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