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185155072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 血管外科一般护理一、术前护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心理护理:不论手术大小,绝大多数患者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护士应详细地介绍手术的目的、注意事项,或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介绍恢复经验和体会,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对于情绪特别紧张者,睡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安眠药物,以保证良好的睡眠。3.静脉营养治疗:营养不良的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低蛋白状况可引起组织水肿,影响伤口愈合;营养不良的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因此,术前应尽可能予以纠正。对于择期或限期手术的患者,遵医嘱通过静脉途径给予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2、。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血管,选择合理的静脉穿刺工具,制定科学的静脉治疗护理方案。4.疼痛护理:动脉疾病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可导致相应器官的缺血、缺氧引起疼痛,可告知患者将患肢下垂增加血供而缓解疼痛;静脉疾病可导致局部静脉回流不畅使患者产生疼痛不适,可通过抬高患肢增加静脉回流来减轻疼痛。同时避免冷、热刺激。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及消肿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5.监测血压、血糖: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及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很多血管外科疾病都伴有高血压,护士要严格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及时准确执行降压药物治疗。血管外科患者20%以上伴有糖尿病,在实施大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护士遵医嘱应用胰

3、岛素并观察有无低血糖的发生。6.监测出、凝血时间: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出、凝血时间的检查工作,积极纠正、处理异常出、凝血功能。7.改善心、肝、肾功能:护士做好内科疾病的观察与护理,为手术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患者发生心肌梗死6个月内不宜施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且无心绞痛发作者,方考虑在良好的监护条件下施行手术。8.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术前适应性训练: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3)胃肠道准备: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4)遵医嘱行抗生素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必要时备血。二、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体位护理:患者尚未清醒时,应平卧,头偏向一侧。颈部血管重

4、建术者,头部置于正中位。四肢动脉重建术后,应取平卧位或低半卧位,患侧肢体安置在水平位置,避免关节过屈挤压、扭曲血管。所有肢体静脉手术及截肢(指或趾)术后均需要抬高患肢,使肢端高于心脏2030cm,便于静脉回流。3.饮食护理:视手术种类、麻醉方式及肠功能恢复情况而定。4.活动指导: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一般鼓励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动脉取栓术后一般卧床3天,以防止动脉吻合口出血。动脉重建术和主动脉手术后应卧床12周。跨关节的血管移植物要尽量采用带环的人工血管,术后关节需制动2周,避免剧烈活动。待移植人工血管初步形成外壁及假内膜后,方可开始关节活动。无论动脉手术,还是静脉手术后,均应鼓励患者做肌肉收缩和

5、舒张的交替运动,以借助肌肉的收缩挤压,促进静脉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心理护理:护士应多传达正面信息,根据患者术中、术后的具体情况及术后不适的原因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疑虑。6.专科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后2448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颈部大血管手术要注意意识的观察,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重建术等,出现意识改变时,应观察是否有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体温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支架植入后综合征的发热,向患者解释此症状会逐渐好转,不必担忧。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术后的患者,继续控制血压,以防止复发和血管破裂。

6、(2)血管通畅度观察:动脉或静脉重建术后,必须仔细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状况,了解血管的通畅度。凡对血管内膜有创伤的手术,如动脉切开取栓术、转流术及各种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等,术后都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术后除及时行抗凝治疗外,应重视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有无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动脉手术后,观察有无肢端麻木、疼痛、皮色苍白、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以警惕动脉血栓或动脉栓塞的发生;静脉手术后观察有无肢体肿胀、发绀和浅静脉怒张等,以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必要时应通知医生,行急诊手术探查。(3)手术切口观察:手术后应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加压

7、包扎。若伤口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及时调整肝素的剂量,排除因抗凝剂过量导致的出血。对烦躁、昏迷患者和患儿,须使用约束带固定,防止自行抓脱敷料。如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防止引起伤口感染。(4)尿量观察:急性肾衰是大血管手术后死亡的首要原因,预防和警惕术后肾功能衰竭极为重要。重大手术、病情危重的患者,术后应留置尿管,观察尿量变化,每小时尿量应30ml。(5)疼痛护理:疼痛一般2472小时后逐渐减轻,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如弹力绷带包扎过紧时,应适当调整,解除其对患处的压迫。患者的负性心理如紧张、

8、焦虑等可加重术后疼痛,应给予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运用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如按摩、放松或听音乐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类药物。(6)药物护理:使用抗凝剂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定期监测凝血功能。(7)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血栓形成和栓塞;出血;感染。第二节 大隐静脉曲张护理【概述】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淤滞,继而病变静脉壁伸长、迂曲,呈曲张表现的一种状态。多发生于从事久站工作、久坐少动者或体力活动强度高者。【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后期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隆起,蜿蜒成团。如果小腿下段皮肤发生营养障碍性病变,在足靴区,

9、尤其是踝部内侧,可表现为瘙痒、湿疹、皮炎、色素沉着和溃疡等。【护理措施】执行外科和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体位护理:患者卧床休息时或对于有下肢肿胀的患者,给予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可于腿下垫一软枕。患者卧床时鼓励其行踝泵运动。2.饮食护理: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及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3.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疾病手术成功的患者,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手术。4.专科护理:观察有无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疹和溃疡形成及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1)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索,有

10、压痛。给予抬高患肢,局部热敷,卧床休息以及应用抗生素等,待静脉炎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2)湿疹和溃疡形成:最易发生在足靴区内踝。有色素沉着、出现瘙痒者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发生皮肤破溃。溃疡部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给予湿敷、换药,抬高患肢,待感染控制后再手术治疗。(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血后很难自行停止,需告知患者抬高患肢,并用弹性绷带压迫止血,必要时予以缝扎,以后再行手术治疗。二、术后护理1.体位与活动指导:术毕回房去枕平卧6小时,指导进行被动或主动踝泵运动。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休息或卧床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静脉回流。2.饮食护理:术后禁食,6小时后改普食。避免

11、辛辣刺激性饮食。3.专科护理(1)观察伤口情况,使用弹力性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绷带表面有无出血、渗出等情况。(2)应用弹力绷带,弹力绷带应自下而上包扎,包扎不应妨碍关节活动,并注意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以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保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适宜。手术后弹性绷带一般需维持2周方可拆除。(3)观察患肢有无肿胀、压痛、瘀斑、切口有无渗血,以及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若出现患肢疼痛、血运差,应及时松开弹力绷带,重新包扎。有小腿慢性溃疡者,应继续换药,并使用弹力绷带。4.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三、健康指导1.避免久站、久坐,避免

12、双膝交叉过久,避免双下肢负重。2.建议长期使用弹力袜。如果发现腿部酸胀感或静脉怒张,应及时就诊。【并发症的护理】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详见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2.淤斑和血肿:对于小的淤斑和皮下血肿的处理是抬高患肢和加压包扎。血肿进行性增大或合并感染时,应及时手术探查,进行止血、血肿清除和引流。3.皮肤感觉障碍或麻木:多数为自限性,告知此症状常常在1年之内逐渐消失。4.伤口感染和淋巴瘘:淋巴瘘发生后,多数能够自愈,应注意更换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局部物理治疗,加压包扎可促进愈合。5.静脉曲张残留和复发:再次手术探查,无遗漏地结扎大隐静脉与股静脉交汇部的静脉属支。第三节 下肢深静脉血

13、栓护理【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的3个主要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皮温高及浅静脉曲张。根据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为3类:1.周围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2.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措施】执行外科和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1.体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12周,卧床期间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厘米。2.饮食护理:给予低脂、高纤维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4、3.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增加信心,提高依从性。4.专科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皮温、色泽、疼痛、肿胀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并每日用皮尺测量患肢周径并记录(一般选择膝上10cm和膝下10cm处)。(2)患肢护理:禁止冷热敷、按摩,避免大幅度床上活动,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床单平整、清洁,防止压力性损伤。(3)缓解疼痛:关注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4)药物护理:应用抗凝、溶栓、祛聚等药物期间,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二、术后护理(一)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髂静脉球囊扩张、

15、支架置入术1.体位护理:绝对平卧24小时,术后穿刺点砂袋压迫6 小时。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术后当天保证饮水在10001500ml以上,减少对比剂对肾脏的影响。3.专科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和血肿,绷带不宜过紧,观察绷带包扎部位以下的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瘀斑,定时触摸肢端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温、色泽、疼痛、肿胀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二)置管溶栓术1.体位护理:绝对卧床,取舒适卧位,留置导管肢体尽可能伸直,弯曲度最大不可超过45,防止导管、鞘管弯折。避免大幅度活动,避免用力排便,防止管道脱出及穿刺部位渗血、出现血肿。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术后当天保证饮水在10001500ml以上,减少对比剂对肾脏的影响。3.心理护理:进行留置导管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4.专科护理(1)加强生命体征监护,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和穿刺部位有无血肿。(2)观察穿刺侧肢体及患侧肢体的皮温、颜色、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及感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3)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核对留置管道的名称及位置,正确书写标识,注明管道名称、置入时间,将标识贴于导管、鞘管的远端。用3M胶带固定导管柄,用蝶形胶布再次固定牢固,保持导管、鞘管的在位、通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