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85095664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全国卷1 游华灯纵博,雕鞍独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演洲烟雨。镜湖秒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 【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 频洲烟雨:指长满演草、烟雨空濠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 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 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乂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 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 折寄遥怜人似玉, 沉吟日落寒鸦起,昨夜月明依旧开。 相思应恨劫成灰。 却望柴荆独自回。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使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儿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 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

3、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 上,思绪万端却乂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答 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使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

4、情。B. “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逐步 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 深挚。.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 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12. (7 分)(3 分)B(4分)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

5、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其能传。簿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4 .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15 .对本诗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14. (1分)津亭15. (3 分)D【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 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

6、实结合。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 法。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16. (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 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 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 分,两者关系1分)【注】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 澄鲜。”“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那,怎,何。 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

7、乡。”按: 作“乡”非。黄叔灿云:“作哆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 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 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 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 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 能够参读。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佳处,一作“佳 气”。 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简析】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 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

8、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 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 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 飘逸的情趣。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 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 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 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 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9、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 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 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 园派树立了标范。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鹏鸿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芭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妆桂子香。 鹤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白芭(zhu

10、):用白色芭麻织成 的布 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 ) “白芭新袍人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分)(2 ) “鹏北海,凤朝阳。乂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 分)(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14. (8 分)(1)轻微、新鲜、清爽等(2 )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 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例:“白芝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 “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重庆卷”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鹏捣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奔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 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 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曹:用竹竿做支架的 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使用了什么手法? (4分)(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3分)12.(7 分)(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物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2)此句意谓:我为官

12、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水平来推辞。 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浙江卷(二)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吟歌舞秦中岁云暮, 贵有风云兴, 朱轮车马客, 秋官为主人, 岂知阕乡狱, 【注】阕(wen)(唐)白居易 大雪满皇州。 富无饥寒忧。 红烛歌舞楼。 廷尉居上头。 中有冻死囚! 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阕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被关进阕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21 .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 名句“”一脉相承。(2分)

13、22 .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2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4 .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 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 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

14、幽静。【解析】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 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 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评点】这题有点难,一是“太古”给人以“静”感,考生是不大明白的。二是因为 不知道“太古”之有“静”意,当然就不知道此句是拿“太古”来写“山”之“静”的。所 以此题没有从考生的实际出发。“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 “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

15、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 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评点】这道题是简单而适合考生的,只要稍微体会一下,考生应该能体会出其 中的意绪。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 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 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由此,考生答题时,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 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 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评点】所给答案有点答非所问不是顺着这个思路来答的:“难忘世事,透 露幽愤不平之气”不是从“山”“馀花”“好鸟”等这些闲适悠远的意象中得来,显然与 题目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