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初一体育与健康课精品讲义体操和田径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69MB
约28页
文档ID:577771808
2023年初一体育与健康课精品讲义体操和田径_第1页
1/28

1 初一年级,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开发区) 编号 教材内容 全年教学 时 数 第一学期 教学时数 第二学期 教学时数 备 注 1 队列、队行、广播操 11 8 3 2 50 米 9 5 4 3 男 1000m、女 800m 8 4 4 4 立定跳远 6 6 5 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 4 4 6 20 秒立卧撑 3 3 7 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 5 5 8 一分钟跳绳 4 4 9 垫上组合技巧 1、2 5 5 10 山羊分腿腾越 4 4 11 篮球运球投篮 13 13 12 排球发球过网 12 12 13 足球颠运球射门 12 12 14 理论课 6 3 3 1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3 3 16 学生体育中考测试 3 3 总 计 108 54 54 说明 每学期按 18 周进行上课,每周 3 课时(18*3=54)课时 2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进度表 课次 教 学 内 容 1 队列、队行、学习广播操预备节 2 队列、队行、学习广播操第 1、2 节 3 学习广播操第 3、4 节 4 学习广播操第 5、6 节 5 学习广播操第 7、8 节 6 学习广播操第 9 节复习广播操 7 复习广播操听音乐完整练习 8 广播操考核 9 理论课: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间单介绍课程的内容 10 发展快速跑能力:1.跑的辅助性练习 2.快速反应及起动 11 发展快速跑能力:1. 途中跑、追逐跑 2. 全程跑(50 米) 12 发展快速跑能力:1. 站立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2. 途中跑 13 发展快速跑能力:1.冲刺跑技术、2、50m 完整技术练习 14 发展快速跑能力:.50m 考核 15 发展跳跃能力:发展下肢力量很爆发力练习 16 发展跳跃能力:学习立定跳远技术练习 17 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立定跳远能力练习 18 发展跳跃能力:立定跳远考核 19 机动 20 机动 21 学习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技术 22 学习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以及发展下肢力量很爆发力的专门练习 23 复习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技术 24 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技术考核 25 理论课: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6 耐久跑:进行变速跑和定时跑练习 27 耐久跑:定距离限时间跑练习 3 课次 教 学 内 容 28 耐久跑:追着跑和越野跑练习 29 耐久跑考核男 1000m、女 800m 30 学习一分钟跳绳 31 学习一分钟跳绳和提高学习一分钟跳绳能力的练习 32 复习一分钟跳绳和了解不同种类跳绳技术的练习方法 33 一分钟跳绳考核 34 学习山羊分腿腾越 35 学习山羊分腿腾越和提高学习山羊分腿腾越能力的练习 36 复习山羊分腿腾越 37 山羊分腿腾越考核 38 篮球:熟悉球性练习和移动练习 39 篮球:学习运球 高、低运球 40 篮球:学习变向运球 41 篮球:学习运球投准 42 篮球:学习双手胸前投篮、移动练习 43 篮球:复习双手胸前投篮、移动练习 44 篮球:学习单手肩上投篮 45 篮球:复习单手肩上投篮 46 篮球:学习运球投篮 47 篮球:复习运球投篮 48 篮球:运球投篮考核 49 机动 50 机动 5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5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5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且上报 54 补测工作 4 初一年级体育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间单介绍课程的内容。

2、根据教改内容标准,制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 3、基本的课堂常规要求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教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并以基本的课堂常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成绩的评定标准 三、课的重点: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学习 四、课的难点: 正确处理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态度 五、教学步骤: (投影) 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并间单介绍课程的内容→( 板书) 评定成绩的标准→基本的课堂常规要求的说明 六、课型: 新课 七、课时: 第一周 第一次课 八、场地: 阶梯室 九、器材: 投影机 黑板 5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一 15分钟 15分钟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 投影) 参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 3 页 二、课程目标 ( 学习领域目标和课程内容) 1 、课程目标 投影) 2 、学习领域目标 介绍课程的内容) (1) 运动参与目标; (2) 运动技能目标; (3) 身体健康目标; (4) 心理健康目标; (5) 社会适应目标 (投影)参考《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第 6-7页 利用多媒体演示,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作明确的说明, 突出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与以往单一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对比, 突出体育与健康改革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详细地分析了新课程学习领域所包含的多个目标和内容 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讲解说明 教师用实例进行对比讲解 边理解边阅读做好笔记记录 学生做好笔记 边思考边做好笔记 6 二 三 10 分钟 5分钟 三、评定成绩的标准 素质技能:(100 分) (1)体能(50% )——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合作精神(50% )——学习对待与态度, 以及在学习和锻炼的行为表现学, 学习中的情绪, 自信心和意志表现, 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理论:(100 分)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 (即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理论知识评定) 素质技能 + 理论 2 〓 总评 四、基本的课堂常规要求 1、课前准备 (1)服装整齐,穿着运动鞋 (强调注意: 上体育课不能带饰物、 手表、 钥匙和通讯工具等物品) 2、课堂要求 (1)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在指定的场地内进行活动 (2) 上课要刻苦耐劳互相帮助 结相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内客, 联系我校学生的实标情况, 制定出成绩评定标准 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 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适应课堂常规, 进步执行并建立良好的学生关系, 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师讲书详细讲解平定成绩的标准方案 讲解说明、回答问题 学生提问相互讨论 小 结 当人接触新事物时,总是不自觉地会产生抗拒,面对第七年级刚步入中学阶段的新生对新课程作出详细的说明是有必要的。

目的是明确今后体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课堂气氛良好,学生能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 7 初一体育第一章理论课教案, 包含: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和社会适应- 教案、发展你的体能、初一体育运动重在参与教案、初一体育教案- 人体与运动 教 学内 容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知识重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难点:理解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学 习目 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2、让学生了解身心健康的关系 3、讨论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促进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课序时间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与 方 法 一、同学们,你健康吗,你所理解的健康是什么? (1)、分组讨论,举手发言2)、教师参与学生之中并有意识的进行点拨 (3)、归纳讲解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都良好的状态 二、身心之间的关系 (1)举例说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请学生谈谈当自己心理状态不好时,生理机能有什么改变,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分析讲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做教材后的练习“走出迷宫”,加深对身心关系的了解。

(4)、归纳总结心理和身体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三、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1)、介绍什么是运动快感 (2)、举例说明体育活动对身体发展的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说明体育活动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4)、介绍几种生理疾病对人精神方面的影响 (5)、,利用图示说明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启发学生交流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四、归纳小结 布置课外思考 宣布下课 教学 用具 课后 反思 8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基本体操(1/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队列练习 2.广播操:预备节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1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队列练习 3.1.1 、原地队列动作-立正、稍息、看齐、报数、踏步、集合。

3.1.2 2、原地转法-正方向(向左、向右、向后)3.1.3 齐步立定、跑步立定 3.2 广播操: 预备节 教学重点:冲拳有力,弹性屈伸 教学难点:弓步蹬直,充分伸展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齐步立定: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 75 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动作同左脚;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半握 (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 ;两臂自然摆动 ● 注意力集中、准备充分、 听到口令跟老师一起做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 、有力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9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2/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第 1 节伸展运动 2.第 2 节四肢运动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2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第 1 节伸展运动 教学重点:冲拳有力,弹性屈伸。

教学难点:弓步蹬直,充分伸展 3.2 第 2 节四肢运动 教学重点: 冲拳快速有力 教学难点: 四肢协调配合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向上冲拳时, 方向要正确,不要低头 ●冲拳有力, 带动肩部上伸内转 侧弓步动作时, 手臂与上体要在一个平面上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有节奏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4/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第 5 节踢腿运动 2.第 6 节体转运动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4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第 5 节踢腿运动 教学重点:冲拳、弹踢快速有力。

教学难点:踏步转体方向准确教学难点: 3.2 第 6 节体转运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1、动作挺拔 2 、动作舒展 教学难点:1、转体充分,有力度 2、动作舒展,节奏变化准确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教学要求: 冲拳、弹踢快速有力,踏步转体方向准确 易犯错误: 1、向上冲拳时,易出现上体前倾、 低头含胸 2、弹踢腿时无力,支撑腿易屈膝、上体后仰 ●1、动作挺拔,转体充分,有力度 2、动作舒展,节奏变化准确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有节奏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3/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第 3 节肩部运动 2.第 4 节扩胸运动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3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第 3 节肩部运动 教学重点:1、冲拳快速有力。

2 、腿部弹性屈伸,直臂摆动击掌 教学难点: 1、四肢协调配合 2、提肘绕臂前伸,动作连贯流畅 3.2 第 4 节扩胸运动 四)教学重点: 胸前平屈、 向上伸臂要有力度, 前后移动重心要平稳 (五)教学难点: 扩胸后振时与肩要平, 四肢配合要协调一致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易犯错误: 冲拳无力, 带动肩部上伸内转不够 做前弓步动作时,易低头弓背,易屈后腿击掌时,易屈臂手臂动作与腿部屈伸配合不协调 ●胸前平屈、向上伸臂要有力度,前后移动重心要平稳,扩胸后振时与肩要平,四肢配合要协调一致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有节奏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5/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第 7 节全身运动 2.第 8 节跑跳运动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5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第7节全身运动教学重点:1 动作挺拔。

教学难点: 动作舒展,节奏 3.2.第 8 节跑跳运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欢快流畅,富有弹性 教学难点:富有弹性,节奏感强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教学要求: 1、动作挺拔,转体充分,有力度2、动作舒展,节奏变化准确 易犯错误:1、身体转动时下肢易不稳定 2、5——6 拍手臂水平摆动易过高或过低 ●教学要求:欢快流畅,富有弹性,节奏感强 ◆易犯错误: 1、第一个八拍的第 4拍并腿和击掌不一致 2、第二个拍的 5——6拍手臂的侧举部位易不准确3、第三个八拍的交叉步手臂动作的配合不协调,掌拳变化易不准确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6/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第 9 节整理运动 2.复习完整广播操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初步完成完整广播操练习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6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第 9 节整理运动 教学重点:自然伸展,协调连贯。

教学难点:自然伸展,协调连贯,注意调节呼吸 3.2. 复习广播操 教学重点:动作舒缓、放松、协调、流畅,脚步移动线路清晰 教学难点: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加深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教学要求:自然伸展,协调连贯, 注意调节呼吸 易犯错误: 1、踏步时摆臂紧张,节奏偏快 2、踏步两臂胸前平屈时, 两肘易低于或高于肩 ●教学要求:动作舒缓、 放松、 协调、 流畅,脚步移动线路清晰, 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加深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能初步完成完整广播操练习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7/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 .复习完整广播操 2.听音乐做完整广播操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基本能听音乐做完成完整广播操练习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7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教学重点:动作舒缓、放松、协调、流畅, 脚步移动线路清晰。

教学难点: 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加深 3.2. 听音乐做完整广播操 教学重点:动作舒缓、线路清晰 教学难点: 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加深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动作舒缓、放松、协调、流畅, 脚步移动线路清晰, 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加深 ●教学要求: 尽量跟着音乐做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大部分 能安照口令做都动作能初步完成完整广播操练习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基本体操(8/8)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 .听音乐做完整广播操(考核)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认真参与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能听音乐做完成完整广播操练习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队列和广播操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8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听音乐做完整广播操 教学重点:动作舒缓、线路清晰。

教学难点: 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加深 3.2. 考试做完整广播操 4.球类运动 篮球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动作舒缓、放松、协调、流畅, 脚步移动线路清晰, 呼吸随音乐节奏和动作起伏变慢、 加深尽量跟着音乐做 ●易犯错误: 1、动作僵硬、紧张不舒展,呼吸调整欠佳 2、身体过于放松,动作不成型、不到位 ●考试完成后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活动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大部分 能按照音乐做都能 完成完整广播操考核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快速跑(1/5)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跑的辅助性练习 2.快速反应及起动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与快速跑教材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反应快、起动迅速、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田径项目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1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跑的辅助性练习(高抬腿跑、 弓步行进) 3.2 获得能力 快速反应及起动练习 (各种预备姿势及运动状态下) 教学重点: 反应的快速性和启动的突然性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大腿充分抬起;弓步走时小腿主动前伸、步幅大, 手臂摆动协调 ● 注意力集中、准备充分、 听到信号后反应快、起动快、蹬摆协调有力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做到注意力较集中、 反应快、 起动快。

◆辅助内容 快速反应能力对提高快速跑成绩的作用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跑道(直道)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7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快速跑(2/5)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 途中跑、追逐跑 2. 全程跑(50 米)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带领学习伙伴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反应快、起动迅速、动作协调 3. 情感目标:知道体育运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2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身心准备 3.学习体验 3.1 跑的辅助性练习(跨大步跑) 3.2 发展能力 途中跑 教学重点:动作正确、协调,步幅大 追逐跑 指定及不指定对象的一对一、 二对一追逐跑 3.3 50 米全程跑 4.身体素质 (自主学练) 素质: 上肢力量练习 4.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大腿充分抬起;小腿主动前伸、步幅大,手臂摆动协调 ● 大腿抬起充分、后蹬快速有力、 手臂摆动协调 ◆ 反应快、起动快、加速快、步幅大 ● 动作自然协调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 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要点提示、跑的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方法指导、提出要求、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方法指导 ◆ 客观评价 大多数学生在练习中主动体验和改进动作 ◆辅助内容 知识: 快速跑练习有助于提高下肢力量及快速用力能力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跑道(直道)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快速跑(3/5)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 站立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2. 途中跑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自学参与并带动同伴共同学习 2. 技能目标:能基本做出较正确的起跑动作、上体主动前移、蹬地快、加速快 3. 情感目标: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学习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3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身心准备 3.学习体验 3.1 站立式起跑 教学重点: 重心充分前移, 蹬地快速有力 3.2 起跑后加速跑 教学难点: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技术的衔接比较自然连贯。

3.3 途中跑 教学重点:动作正确、协调,步幅大 4.身体素质 4.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脚与起跑线的距离合理、支撑有力、重心前移充分、快速有力地蹬离地面、步频快 ● 上体逐渐抬起、步幅由小到大、 摆臂协调有力 ◆ 加速快、步幅大、手臂动作与下肢蹬摆动作协调配合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步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采用标志线辅助教学法 ● 正确示范、要点提示、起跑的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方法指导、要领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大多数学生知道站立式起跑的作用、 多数学生能做到身体重心尽量前移、 蹬地快 ◆辅助内容 快速反应能力对提高快速跑成绩的作用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跑道(直道)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19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快速跑(4/5)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冲刺跑技术 2.50m 完整技术练习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与快速跑教材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反应快、冲刺迅速、动作频率快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田径项目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4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冲刺跑技术 教学重点:跑速不减、上体快速前压 3.2 整技术练习 教学重点:提高 100米全程跑的能力。

教学难点:完整技术的掌握和发展高速度时能保持正确的技术 4.身体素质 力量练习: 立卧撑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大腿充分抬起;快速下压、步频快,手臂摆动快速有力冲刺跑瞬间上体迅速前压 ●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练习;完成 50米全程跑跑的技术基本合理, 50 米的成绩有所提高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多数学生能在冲刺跑时做到不减速及上体主动前压 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与合作体验活动 ◆辅助内容 快速反应能力对提高快速跑成绩的作用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跑道(直道)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快速跑(5/5)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50m 考核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积极参与改进技术动作的学习并带动同伴一起练习 2. 技能目标:拓展快速跑能力、知道自主练习的方法 3. 情感目标:与各能力层次的学习伙伴和睦相处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5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跑的辅助性练习(高抬腿跑、 弓步行进) 3.2 .50m 考核 4. 球类活动 力量练习: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大腿充分抬起;弓步走时小腿主动前伸、步幅大, 手臂摆动协调 ● 注意力集中、准备充分、 听到信号后反应快、起动快、蹬摆协调有力。

大腿充分抬起;快速下压、步频快,手臂摆动快速有力冲刺跑瞬间上体迅速前压 ●考试完成后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活动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学生能利用已学知识和已获能力发挥出本人的最佳成绩 ◆辅助内容 快速反应能力对提高快速跑成绩的作用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跑道(直道)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1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立定跳远(1/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跳跃能力练习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与立定跳远教材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发展身体素质和跳跃能力和学生下肢力量 3.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田径项目的学习活动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1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学习体验 3.1 跳跃能力练习 教学重点:爆发用力。

教学难点:蹬、伸、跃 3.2 获得能力 跳跃接力比赛 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教学手段: (1)轻纵跳(2)左、右单足跳跃(3)左、右脚交换跳跃(4)前后交叉跳跃(5)转身跳跃 (多角度) (6)碰脚跳跃 (多次) ● 注意力集中、准备充分、 听到信号后反应快、起动快、蹬摆协调有力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配合 ◆ 认真体验动作方法,动作到位、快速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正确示范、分解教学、动作要点及方法提示 ● 正确示范、 要点及方法指导、对学习情况的观察与调控 ◆ 动作示范、要点提示、练习情况观察与指导 ● 客观评价 学生能做到按照要求能自觉地进行跳跃练习, 跳跃效果好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2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立定跳远(2/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学习立定跳远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主动参与立定跳远空中动作的学习和体验 2. 技能目标:能做出屈体、收腹、前收起跳腿空中动作3. 心理健康: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畏难的精神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2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 获得技能 学习立定跳远的空中动作 3.1 体验(蹲踞式) 教学重点: 充分起跳、 屈体收腹动作 3.2 介绍:挺身式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仔细听取教师讲解并观摩教师示范  沙坑前置一弹跳板以助练习  直臂摆动腾起后充分起跳动作至最高点,然后快速屈体、收腹、前收起跳腿  在上面练习的基础上体验摆动腿后收、挺髋、屈体、前伸小腿的动作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对空中动作的动作方法进行讲解示范 ● 当练习者身体接近至最高点时,以语言提醒学生:屈体 收腹 伸小腿 ● 加强观察与个别指导 ● 客观评价 能基本做出立定跳远的空中动作 有较强的屈体收腹前收小腿的概念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3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立定跳远(3/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复习立定跳远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了解立定跳远在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价值 2. 技能目标:起跳有力能较连贯地完成立定跳远动作 3. 情感目标:和学习伙伴友好相处并主动帮助他人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3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 发展能力 3.1 起跳前的预摆体验 3.2 空中动作体验 3.3 落地动作体验 3.4 完整动作体验 本课教学重点: 各技术环节能有机衔接; 能体验到较正确的空中动作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预摆轻快、自然、协调、起跳有力  空中动作快速、较合理  落地时收腹并前伸小腿  各技术环节间能注意有机衔接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以击掌声或语言信号向学生作节奏提示  对学生的下一动作及时进行提示  重点提示: 合理的预摆、有力的起跳、 充分伸展、 快收前举、落地  作出较为客观的教学评 预摆自然而有节奏 起跳快速有力 空中动作充分伸展收腹举腿前伸小腿动作较连贯地完成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4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立定跳远(4/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1. 复习立定跳远 2. 考核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加体验、展示和评议活动并鼓励同伴一起练习 2. 技能目标:能协调地完成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 3. 身心健康: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4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 技能拓展 3.1 连续的蛙跳动作再体验 学习要点: 主动而有力的快速起跳动作 3.3 完整技术练习和考核 教学难点: 动作的节奏感与协调性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仔细体会连续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和大腿主动向上抬的动作  积极体验大小腿折叠、高抬及前摆送动作  按教师 组织学生进行测验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在助跑道上放置标志物, 鼓励学生努力跳出高度和远度  讲解示范, 强调大小腿折叠前摆的作用  考试标准 男合格210cm 女合格 170cm ● 客观、激励性评价 预摆轻快、自然、协调、起跳有力 能 领会立定跳远起跳角度的意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5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实心球(1/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学习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技术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与实心球教材的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发展力量素质,初步学会抛实心球技术。

3. 情感目标:培养不怕苦不怕脏的优良作风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1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 获得技能 实心球: 3.1 握持法 教学要点:正确的握、持球动作 3.2 原地推 教学重点:蹬、摆、挺、 抛的协调用力方法 3.3 跳起向前跨步抛投 教学难点: 跳起跨步与最后用力的有机衔接 4.身体素质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置球于双手手掌心中 后放于俩跨中间 ,上臂尽量伸直  抬头、挺胸、蹬地、快速摆臂、拔指前抛  仔细体验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 跳起向前跨步与原地投动作有机结合,动作连贯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观察学生握持球动作并指导  重点提示协调用力和爆发用力的方法与作用  跳起向前跨的作用, 提示学生注意跳起向前跨与最后用力的连贯性 ● 客观评价 原地推用力方法较正确 能基本做出交换跳 投动作。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6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实心球(2/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学习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技术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体验、讨论、展示 2. 技能目标:发展力量素质,基本学会抛实心球技术 3. 情感目标:培养不怕苦不怕脏的优良作风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2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 获得技能 实心球: 3.2 原地推 教学重点:蹬、摆、挺、 抛的协调用力方法 3.2 跳起向前跨步抛投 教学难点: 跳起跨步与最后用力的有机衔接 3.3 发展投掷能力的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抬头、挺胸、蹬地、快速摆臂、拔指前抛  仔细体验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 跳起向前跨步与原地投动作有机结合,动作连贯  讨论练习内容与方法  实施方案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观察学生握持球动作并指导  重点提示协调用力和爆发用力的方法与作用  跳起向前跨的作用, 提示学生注意跳起向前跨与最后用力的连贯性  发展投掷能力练习方法的指导 ● 客观评价 原地推用力方法较正确 能基本做出交换跳 投动作 积极参与发展投掷能力方法讨论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7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实心球(3/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复习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技术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探究学习活动 2. 技能目标:较为自然地将技术和最后用力技术协调连接,动作基本正确 3. 情感目标:乐意发表自已的见解,热心帮助同学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3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发展技能 投实心球: 3.1 合作学习 按能力分组, 讨论学习内容与形式, 复习已学技术 练习时注意安全 3.2 交换步跳投实心球教学重点: 交换步跳与最后用力的衔接 3.3 投掷能力的拓展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发展投掷能力的方法 3.3 跳跃练习 原 地 连 续 纵 跳20-30/3 组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讨论、制订本小组学习内容与形式  较自然地完成抬头、蹬地、顶髋、挺胸、摆臂动作 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体验、展示与相互评价活动  小组讨论:选编出 3-4 种投掷实心球的方法并体验、改进  充分蹬伸、尽力上跳、连续进行。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观察学生握持球动作并指导  重点提示协调用力和爆发用力的方法与作用  跳起向前跨的作用, 提示学生注意跳起向前跨与最后用力的连贯性  发展投掷能力练习方法的指导 ● 客观评价 能较为自然地将跳起向前跨步和最后用力技术连接在一起 用力方法基本正确 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28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田径—实心球(4/4)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班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正面双手跨下前抛实心球考核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主动参与掷能力的发展与评价活动 2. 技能目标:在体验和评价活动中知道自己在投掷技术上的不足并了解改进的方法 3. 情感目标:发现自己与他人在学习上的差异并正确对待 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教案个性化 效果检测 第 4 课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激 活 思 维 拓 展 能 力 稳定情绪身心恢复 1.课堂常规 2.聚心热身 2.1 准备活动 3.巩固技能 实心球: 3.1 完整技术再体验 3.2 投掷技能检测与评价 评价标准 男合格 6.6 米 女合格 4.6 米 3.3 合作学习 5. 身心放松 教学评价 ◆ 遵守课规 师生互礼 ● 活跃身心 方法正确  针对各自的薄弱技术,有选择地进行相应的改进性练习  学习成员间相互观察与帮助  学生参加测评活动  在测评中继续改进技术  观摩与学习他人的长处  对测评中的不足进行改进 ● 放松身心 听取评价 ◆ 观察、强调、教育、调控 ● 组织指导 观察调控  对学生在技术上的不足之处予以指出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活动  对学生的投掷能力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并作好记录  对观摩的学生进行观摩要点的讲解  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指导 ● 客观评价 主动参与测评和观摩学习活动。

能较连贯地完成原地投或较自然地做出跳起向前跨步抛实心球动作, 用力方法基本正确 ◆辅助内容 安全教育及主要措施 ◆场地器材 平地一块 ◆运动负荷预计 中 → 大 ◆教学后记 ◆进度调整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