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word版 含答案)

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1MB
约14页
文档ID:222992394
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word版 含答案)_第1页
1/14

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一、单选题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河漫滩多分布在( )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下游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A.改道逐渐西移 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 D.溯源侵蚀加剧3.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A.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4.图a所示的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可能和小岛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图b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位于( )A.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形成 B.河流的凹岸,流水沉积形成C.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形成 D.河流的凸岸,流水沉积形成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移朗玛峰(见下图)最新高程—8848.86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珠峰登顶测量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是( )①极夜 ②极寒③沙尘 ④缺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该地貌名称是( )A.冰斗 B.角峰C.刃脊 D.峡湾8.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持续监测珠峰的冰川变化,以了解珠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传统的地面观测方式相比,遥感技术在监测冰川变化方面的优势是( )①用时短,效率高 ②范围小精度高③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④周期长,数据全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南坡比较,天山北坡有云杉林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北坡( )①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③为阳坡,光照丰富,热量充足④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更丰富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12.图中库尔勒与乌鲁木齐等城市都分布在天山山麓地区,自然原因主要是( )①土壤肥沃,地势较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传统工业集聚③冰雪融水较多,有绿洲分布④冲积平原广,海拔较低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自然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最可能在丁地看到的“非木之林”是( )A. B. C. D.14.关于图中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气候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B.乙地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丙地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D.丁地气候垂直差异大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 )A.T1阶地T0阶地形成早 B.河谷不断变宽变深C.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 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16.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A.地壳相对稳定 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17.正确表示河流上游河谷形态的是( )①河床深而窄 ②河谷宽而浅 ③多槽形河谷 ④多“v”形河谷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8.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 D.河流下蚀作用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热喀斯特湖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局部发生融化,地表土层随之热融沉陷、积水而形成的湖塘。

下图示意青藏铁路沿线四个地区热喀斯特湖分布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青藏高原热喀斯特湖形成过程中,水源主要来自( )A.大气降水 B.高山积雪融水 C.地下冰融化 D.河流水补给21.与风火山山区相比,楚玛尔河高平原热喀斯特湖发育更广泛与之关联性较大的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温③植被④土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图示四个地区中,热喀斯特湖平均面积最大的是( )A.楚玛尔河高平原 B.可可西里山区 C.北麓河盆地 D.风火山山区 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24.导致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褶皱相间沉积 B.断层水平移动 C.河流洪灾频繁 D.河流侵蚀增强25.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说明该冲积扇地带( )A.地形起伏大,漫流范围广 B.丛林覆盖高,障碍壅水多C.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 D.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二、综合题26.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

图1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图2为我国疆域示意图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该景观的特点是____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2)乙同学考察“魔鬼城”,突遇沙尘暴,“魔鬼城”瞬间变成了“硝姻弥漫”的战场,阵阵妖风呼啸而来,地面上飞沙走石,空中沙尘蔽日,成群结队的沙砾横着“扫射”过来,感觉是就像中了“埋伏”,而敌人的火力是一排排“喷砂枪”,打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____图(填序号),“魔鬼城”、沙尘暴的形成体现的外力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③,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2中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景观为________地貌,其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对地表土壤产生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27.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2)乙地地貌是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3)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4)丁处地貌是____,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____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材料二:下图是长江流域的五种地貌景观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判断并连接地点、景观照片及地貌的形成类型的对应关系地点        照片        地貌类型甲         ①         侵蚀地貌乙         ②丙         ③         沉积地貌丁         ④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2)描述⑤地貌的景观特点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北美大陆伸入楚科奇海的一条长沙坝上,海拔1.8-3m每到秋冬季节,阿拉斯加多暴风雪天气,而基瓦利纳都几乎被厚厚的海冰墙包围19世纪,因纽特人开始在此定居,目前该镇大约有400名居民,以打猎和捕鱼为生,近50年来,海水在不断吞噬他们的生存空间,预计到2025年,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1)指出形成基瓦利纳沙坝的地质作用,并分析图中狭长沙坝东侧水域冰厚且冻结时间长的原因2)推测因纽持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而没有选择在广阔大陆上居住的原因3)近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在夏季受海水侵蚀最严重,试说明原因。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材料二:下图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________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________,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塌,形成________,其外侧的岩石最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2)与图a比较,指出图b的明显变化,其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3)据材料推测,PQ、QR两河谷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冬季河流水量小,河床沙滩裸露,在强烈的________风吹送下,沙滩上的沙子在河谷________岸堆积形成沙丘参考答案1.C 2.A 3.B 4.C 5.D 6.D 7.B 8.B 9.A 10.B 11.B 12.A 13.A 14.D 15.B 16.A 17.A 18.A 19.D 20.C 21.A 22.C 23.A 24.B 25.C26.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 ④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C 喀斯特 溶蚀(侵蚀) 土层薄、土壤贫瘠 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27.(1) 向斜(或褶皱) 断层 (2)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而成谷地 (3) 海陆间 ④ (4) 冲积扇(或洪积扇) 在山区洪水期,河流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在出山口处,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8.(1) ② 侵蚀地貌 ④ 侵蚀地貌 ① 侵蚀地貌 ③ 沉积地貌 (2)形似张开的折扇(平面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

29.(1)地质作用:海水堆积 原因:狭长沙坝东侧水域相对封闭,海水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