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币汇率改革下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3900字

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26KB
约4页
文档ID:161401133
人民币汇率改革下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3900字_第1页
1/4

人民币汇率改革下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3900字   摘 要 近些年,为使人民币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也为了使人民币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几次重大的汇率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做出了重大调整之后,人民币持续了长达十年的升值态势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再次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同时,随着我国的金融业向外国金融机构的开放,更多的外汇衍生产品将引进国内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外汇风险控制能力,才能保证自身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了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了汇率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制度改革 商业银行 汇率风险  一、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含义、表现及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或者丧失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具体的讲,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某种特定的外币债券债务或以外币计价所签订的合同,在未来某个时间与本币或其他外币兑换时,若汇率发生变动,其外币金额就有可能产生不确定的风险最常见的汇率风险是按汇率风险产生的实点将其划分为三类: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汇率波动会引起利率、价格、进出口、市场需求等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这些又将直接或间接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授信业务、结售汇、国际结算业务量等发生影响,从而引起商业银行价值的变动  汇率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外汇买卖交易中,由于进行各种不同货币和不同期限的买卖而产生的风险,即敞口头寸风险和期限不配称风险而商业银行对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基本有两种,即表内和表外管理方法表内管理方法是对汇率风险敞口进行管理,是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也是事前的控制表外管理方法主要是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目前主要的表外管理法包括利用远期外汇合约、货币期货合约、货币期权、货币互换以及掉期外汇交易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或降低其汇率风险  二、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有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调整汇率水平,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兑美元不断突破7.00、6.50、6.30关口。

之后时隔十年的2015年又进一步完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在特定时点出现了较大波动,即期市场价格更是出现了近4%的跌幅,之后市场逐步恢复理性但总体来说,在综合因素考虑下,人民币汇率基本趋于平稳且在合理的波动范围之内  (二)汇率制度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初步了解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之后,本文开始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缺乏汇率风险防范意识的商业银行的影响考虑到本文主要是将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重大改革(人民币相应升值)和2015年8月的重大调整(人民币相应贬值)作为重点考察,因此选取如下5家商业银行在新汇率形成机制前后的数据(2007年半年度)来比较直观地分析这个问题假定商业银行在不积极采取汇率风险管理措施的情况下,测算人民币汇率变动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多大的损失和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主要以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为研究对象,盈利能力方面具体分析商业银行每股收益的变化  在人民币升值2%的情况下,5家商业银行所受到的汇率损失及其汇率变动对每股收益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币资产负债净头寸的损失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外币资产负债净头寸占总资产比重最高的是交行和深发,受汇率影响最大,民生比例只有0.17%,汇率风险最小。

人民币升值2%,交通和招行的汇率损失较大,分别为10.9976亿元、0.447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下降0.0245元、0.0044元深发、浦发、民生的汇率损失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2%对外币资产负债净头寸比例相对较多的交通银行影响显著对其余4家商业银行来说,人民币升值对每股收益的影响虽然不大,但是其汇率损失的绝对数都很可观,最少的中国民生银行都达到了1735万元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而2015年8月11日开始的新的汇率制度一度使央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两日人民币贬值近2%,即期市场价格更是出现了近4%的跌幅2005年至2015年8月期间,央行也不乏几次扩大市场波幅以向实现汇率市场化靠近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等各项因素都造成不小的影响,可见商业银行对汇率的风险防范以及管理甚为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不足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经历过固定汇率机制下经营,缺乏必要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汇率风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尚未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汇率风险管理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汇率风险计量系统不完善,监测、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内控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

与国外同类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第二,汇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有待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大部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同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外汇产品的估值和定价政策第三,外部环境不利首先,外汇市场不完善外汇市场还不成熟,商业银行开发产品动力不足,银行在国内可供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局限,市场认知度低,市场成交量规模也不大,流动性差其次,交易成本偏高、信息不对称等影响了国内衍生产品的发展,也限制了银行开发、应用新产品的能力最后,监管水平不高,缺乏强而有力的市场约束,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监管法律制度函待完善等   四、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  面对不断完善的汇率机制和加快的国际市场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把“变动”和“改革”当作“常态”,逐步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后续的跟踪研究,关注央行的相关举措,根据政策的调整和市场资金变化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向与力度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外汇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济宏观形势的变化对汇率水平的影响,科学进行汇率预测,及时调整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策略。

  (二)采取科学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科学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着风险控制的效果主要通过对汇率风险敞口进行管理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汇率波动进行管理借鉴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将风险价值整合运用到银行的日常风险管理中  (三)改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  发展我国外汇交易市场增强我国衍生产品的开发研究,通过宣传增强外汇产品的公众认知度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使中国的外汇交易系统与国际接轨,更符合国际外汇市场的规则,并与国际外汇市场建立伙伴关系,推动中国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不断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由行政约束向法律约束转变  (四)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国内银行应借鉴国际上的良好实践,严格识别和控制外汇交易中的操作风险,严格分离外汇交易的前、中、后台职责,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效控制合规性风险同时应加强对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部审计审计范围应全面覆盖风险头寸和风险水平、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备性、计量结果的准确性、险限额管理的有效性等内容  (五)配备合格的外汇专业人才,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以规避汇率风险  银行规避汇率风险,首先对汇率走势应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自有资金要做合理的分布与多元化的配置,以分散风险。

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利用衍生产品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商业银行要重视引进和培养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管理领域的专才和相应的培训工作  总而言之,在汇率机制不断变革下,我国商业银行要坚持国际化,要看清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优化外汇业务结构、币种结构,避害趋利,利用人民币合理波动带来的发展机遇,最大限度降低汇率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对面临的汇率风险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估和衡量,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对潜在的汇率风险在量化衡量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N].上海证券报,2015.  [2] 王建明.略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J].经济研究导刊,2008 (5).  [3] 栗书茵.七大建议应对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J].当代金融家,2007(6):27.  [4] 易纲.汇率制度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0(11).  [5] 王睿.新汇率制度下对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邹宏元.金融机构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7-10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