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军人的美与社会美

精****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4页
文档ID:43547536
军人的美与社会美_第1页
1/4

军人的美与社会美军人不仅是美的承受着,而且又是美的创造者一句话,军人是美的 化身同时,军人又是社会的创造者、保卫者他们栉风沐雨,冲锋陷阵,以 至用个人的价值,来创造社会的美,为了获得这种千钧之重的美不惜付出鲜血 和生命因此军人是最理解社会美的涵义的人本文试就军人的美与社会美二 者之间的关系的两个方面即:军人与社会美的创造;军人所体现的各种社会美 有其特殊性;崇高是军人所创造的社会美的特殊形态谈点粗浅之看法一、军人与社会美的创造人类社会生活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其中最基本的方面是生产劳动、 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社会实践,与此相关的是人的思想品质和理想情操 等内在素质,而这些内在品质不仅是在三大实践中形成的,还必然要表现在人 的实践活动中作为社会群体的军人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 看军人与社会美的创造首先,从生产劳动这一社会美的最早领域来看在我国,自古就有以 兵养兵的传统,从边塞的开荒屯田到修筑万里长城,都有无数军人参加尽管 在封建统治下,军人的劳动远谈不上是自由创造,而只是迫于生计,所以就劳 动行为本身来看是无美可言的,但他们的劳动成果却一代代流传下来,至今仍 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而在今天,我们这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肩负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双重职责,则更是在生产劳动的领域创造了大量社会 美象陇海线的咽喉“宝天铁路”,沿途几乎全是在钻山过河,地势险峻异常 即使在修成通车的今天,当人们乘火车在那一道道悬崖和深涧之间穿过的时候, 仍然感到心惊肉跳,同时也不禁要为这工程的艰巨大为感叹,会因历史是人的 勇气和智慧的结晶而衷心赞美这就是我们军人的“工艺品”之一!因此,我 们可以自豪地说,现代的建筑和令人惊叹的工程是美的,我们的军人所表现出 的创造性才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美的,而这些都可以看做军人在生产劳动 领域中对创造社会美的巨大贡献其次,在表现阶级斗争的社会美中,军人的贡献更是巨大的匈奴 犹未灭,魏绛复从戌”(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从古到今,阶级斗争产生 了军人,军人也推动了阶级斗争今天,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体现了人民的利 益和愿望,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创造阶级斗争领域的社会美做出了突出贡 献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国,到解放后的抗美援朝和多次反侵略战争, 军人们用鲜血和生命绘出了一幅幅社会美的壮丽画卷象开辟中国革命史新纪 元的武昌起义,以艰苦卓绝闻名于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 主义嚣张气焰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扫荡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百 万雄师下江南等等,数十载之后,犹能使人为之激动不已,赞美不绝。

这就是 社会美的巨大感染力量,特殊的审美范畴崇高所在第三,在国防科技领域中,军人也同样在创造着社会美大漠孤烟 依旧,又有利剑擎天忽见巨龙拔地起,吐下火云一片这首导弹部队一位 战士写的小诗,虽然只有几句,却形象地表达在戈壁滩上试验发射战略导弹的 场面,这是十分壮美的,并且也是一种社会美尤其是当你进一步了解到,我 军的许多科技工作者都是自愿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为国防现代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连他们的爱人和孩子,也为此付出重大牺牲, 当你了解到这些情形时,不更能感受到他们的试验成果乃至他们的人格之美吗?第四,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军人以自身行为表现着社会美建国几十年 来,当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时候,军人总是挺身而 出,表现出英勇献身的美;而在一些日常平凡小事中,如在公共汽车上,上来 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时,军人也总会自觉地让出座位,表现出一种克己助人的美 另外,当一队军容严整、步伐整齐的战士从街上走过,或者仅仅是单个军人以 其刚健俊美的风度引起人们注目的时候,这也表现了一种社会美总之,军人作为一个社会实践中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群体,其对于社会 美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是美的创造 者而自豪同时,了解了军人创造社会美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在三大 社会实践过程中追求美、创造美,真正做到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 来建造“社会美”二、军人所体现的各种社会美有其特殊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对美的向 往和追求各不相同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自身社会实践的特殊性, 决定了对自身的美有着特殊的要求它是一个直线加方块的美;是整齐划一, 令行禁止的美;是通过每个军人表现出的一种坚毅、勇敢、威武的阳刚之美 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⒈军人的环境美这里所说的环境,指的是军人生活工作于其中的小环 境,是可以由军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直接加以改变的环境军人的环境美, 应该是整齐庄重和富有韵律变化的统一,而更突出整齐庄重的特点这是同军 人社会实践的特殊性密切相关的长期的战争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严肃的纪律 和良好的生活秩序是提高军人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现代化战争中,没有 严格的纪律和协调一致行动,就根本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而良好的作风纪 律的养成,与军人平时的生活工作于其中的环境关系很大因为一方面,人创 造环境,军人的环境是整洁有序,还是拉沓凌乱,可以看做是军人作风纪律的 外在表现;另一方面,环境也影响人,整齐庄重而实有韵律变化的环境,可以 有助于军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养成。

试想,如果一个连队内务不 整,枪支乱放,这不仅无美可言,也表明这准是一个毫无作风纪律可言的连队, 是一个上了前线就会吃败仗的连队所以军人之所以对自身的环境美有特殊的 要求,归根到底是来自于战时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社会功利目的⒉军人的服饰美服饰就是人的衣着打扮属于人工美,它渗透着人们 的主观意识因此,它往往是人和身份、性格、修养、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 评价一个人的服饰美与不美,也有一个是否符合于潜在的社会功利目的的问题 古有“腰垂锦带佩吴钩”(李益《边思》)的飒爽英武的服饰外军拿破仑曾 亲自为将领们设计了一种漂亮的服饰今天,军人“不爱红装爱武装”则是由 军人的特殊社会实践决定的我认为,看待我们这身军装美与不美,不能脱离 开我们军人的职业特点,不能忽略在战争中行动方便和隐蔽自己这一功利目的 而我军现在的服装色调和样式,正是从这一原则出发设计的,并且考虑到平时 军人仪容的大方、庄严美,适当地配以大沿帽、肩章、领章,便给人一种既威 武庄重又方便洒脱的美感⒊军人的行为美这主要是指军人在特殊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以及由此 而反映出的军人的内在品质的美由此,军人的行为美一般应有这样一种特点 “它既表现为雄健有力的阳刚之美,又有其中丰富多样的内涵,而以阳刚之美 为主要特征。

这种阳刚之美,既可以通过军人的集体行为表现出来,如军容严 整,步伐一致的队列给人的那种美感;也可以通过单个军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 来,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表现出的那种壮烈的美一般说来,这类行为美是军 人所特有的,是军人崇高的牺牲精神的外在表现,也是军人所追求的社会美的 最高理想在以阳刚之美为基调的前提下,军人的行为美又有其丰富多样性:既 有“走马曾防玉寒秋”(李益《边思》)的纵马奔驰,东杀西挡,又有“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的豪放欢乐的情怀和视 死如归的勇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特征仍为雄健有力的阳刚之美⒋军人的风度美风度是以人为审美的对象的一个审美评价范畴不同 职业的人对风度美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军人的风度美,要求内在品质与外在形 象,都强烈地凝聚着阳刚之气这也是由军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特殊性决定 的军人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才存在的尽管在和平时期也有军人,但是养兵千 日,为的是要用兵一时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只有勇敢刚 毅,不怕牺牲的军人,才能赢得战争胜利,完成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因此, 这样一些品质也就构成了军人风度所必需的内在条件但是,具有阳刚之美的 军人风度,其表现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为豪放粗犷,有的则表现为稳重 深沉,有的又表现为外柔内刚。

这种个性美差异是由军人的性格、气质的差异, 生活经历不同所形成的是军人自身的内在品质、情趣、道德文化素养等的自 然显现因此,我们军人一方面从内在素质上要具有对自己的职业的自豪感, 自尊、自爱、自重;自觉养成作为一名军人所必需的意志品质;加强自身的道 德文化修养;根据自己性格、气质特点,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另一方面, 从外在条件上,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美,锻炼自己的体格美;注意自己的举止谈 吐美,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只要我们真正懂得了风度美和军人 风度的基本原理,气质的特点,在生活中自觉地去追求当代军人的美好风度, 那么不论是在风度美所要求的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方面,都迟早会收到良好效 果的三、崇高是军人所创造的社会美的特殊形态崇高,作为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也和一般形态的美一样,是由 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不同之处是,一般形态的美是 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侧重体现了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而崇高则突出 体现了实践主体与客体在现阶段的冲突与对立,并在这种冲突与对立中显示出实 践主体的巨大力量,以及与客体终究将要统一的历史趋势我们都很熟悉的 “庖丁解牛”和“愚公移山”这两个寓言。

前者是讲一位宰牛的厨子,由于长 期实践积累了经验,在盘根错节的牛筋骨中间游刃有余,这可以给人们技艺娴 熟的美感,但不会引起崇高感而愚公移山的形象却是崇高的,毛泽东同志曾 经专门以此为题做过一篇报告,用它来比喻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伟大 精神为什么呢?就在于二者的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状态是不同的,前者表 现了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达到的统一与和谐的状态,后者则显示了主 体与客体在现阶段的冲突和对立,并体现了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预示了主客 体必将统一的历史必然性那么,崇高的特殊审美价值,即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矛盾的特殊状态, 跟军人的社会实践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自古以来崇高与军人有着不解之缘从 爱国诗人屈原的《国殇》到汉朝名将卫青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及初唐 四杰的诗人杨炯吟颂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言壮语这不能不说 是跟军旅生活那种叱咤风云的阳刚之美的诱惑有关今天,军人这个称号是富 有诱惑力的,尤其是对那些热血男儿来说因为,做一名军人就意味着勇于牺 牲,意味着为国家、民族的利益随时准备奉献上自己的生命,而在可以称之为 崇高的一切社会事物中,有哪一种能比这种牺牲精神和行为更雄壮,更气魄, 更激励人心呢? 如果说,军人与崇高自古即有其不解之缘,那么当历史的长河跨入二十世纪, 与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为人民解放事业而战的军队时, 军人与崇高的联系就更显得突出了。

不论是老一辈革命军人所经历的那场史无 前例的长征,还是新一代军人在 1984 年收复老山的战斗中的英雄业绩,都留给 后人的是无比崇高的形象,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战争年代,“含笑死疆场”、“马革裹尸还”、“宁愿站着死,不愿 跪着生”的牺牲是军人崇高的集中体现,却并不是惟一的体现在和平环境中, 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也可以体现出 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因而也可以表现出崇高根据社会实践中主客体矛盾表 现的激烈程度不同,我们大概可以把和平环境中军人的崇高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在抢险救灾和艰苦的国防施工过程中表现出的崇高;以整体的军人风貌和单 个军人的雄健风度表现出的崇高;以军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克己奉公、助 人为乐的平凡小事中所体现的崇高,以上这些在和平环境中所体现的崇高,从某 种意义上说,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需要的勇气和力量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否则,从张思德到雷锋,以及还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活雷锋”在社会上引起的 巨大反响和仰慕,就是不可思议的了总之,“军人要像个军人的样子”而“军人的样子”就体现军人的美 军人不仅要创造社会美并且要对自身创造的社会美给予评价,同时,更重要的 是要使军人自己在庄严华美的军装之内装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