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慢性病监测,2,主要内容,一、死因监测,二、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三、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一、死因监测(,45,分),具体任务,建立医疗机构死因网络登记报告系统,收集示范区辖区范围内死亡的所有个案及死亡原因相关信息,每年分析数据并撰写监测报告;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调查考评指标,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报率,小于,5%,,审核率,95%,以上,居民粗死亡率原则上不低于,6,,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ICD-10,编码错误率,5%,以下,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及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考评目的,死亡报告的漏报及审核情况是影响死因监测质量的关键指标。
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对编码的准确性加以考核监测的目的是收集数据并及时发布,以便应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效果,所以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撰写也设立考核指标评分标准,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15,分),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5,分),80%,0,分,80%-89%,3,分,90%-99%,4,分,100%,5,分,漏报率,95%,以上(,5,分,/0,分),全人群死亡登记报告(,10,分),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5,分),编码错误率,5%,以下(,5,分),每增加,1%,减,1,分,漏报调查(,15,分),覆盖示范区所有乡镇,/,街道,频度:,每年,1,次,-10,分,2,年,1,次,-,6,分,3,年,1,次,-,3,分,监测报告(,10,分),涵盖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频度,每年,1,次,-10,分,2,年,1,次,-,6,分,3,年,1,次,-,3,分,计算公式说明,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死亡报告漏报率,=,(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100%,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告总数,100%,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10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亡数,100%,ICD-10,编码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案数,100%,依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慢病预防控制规范,考评方式,通过现场督导、查阅相关文件、工作记录考核各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查阅数据库检查是否所有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审核率、粗死亡率、,ICD-10,编码错误率,结合漏报调查的结果计算漏报率查阅相关文件、工作记录及漏报调查报告考核漏报调查开展情况查阅相关工作过程记录及监测分析报告考核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情况二、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45,分),具体任务,完成能够代表示范区人群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获得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等核心指标考评指标,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考评目的和意义,从而为评价阶段性和中长期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的目的是收集数据并及时发布,以便应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效果,所以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撰写也设立考核指标评分标准,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满分,20,分体重、腰围、血糖、血压这,4,个核心指标每个为,5,分。
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满分,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三类指标各占,5,分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满分,10,分考评方式,查看相关文件、监测方案、调查表、数据库及监测报告考核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三、心脑血管事件(,20,分),具体任务,收集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报告的心脑血管事件每年分析监测数据并撰写监测分析报告考评内容和指标,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生率不低于死亡率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分析报告指标设置依据,理论上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不应低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如出现此种情况,则存在较为严重的数据漏报监测的目的是收集高质量数据并及时发布,以便应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效果,所以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撰写也设立考核指标评分标准,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生率不低于死亡率,符合上述要求得,10,分,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者不得分,,80%-89%,得,6,分,,90%-99%,得,8,分。
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质控和统计调整修正后的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得,10,分有报告但报告不完善得,5,分考评方式,通过现场督导、查阅相关文件、工作记录、门诊和住院记录等考核各医疗机构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开展情况通过查看监测数据分析工作记录、监测分析报告,或抽查纸质报病卡考核相关内容21,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