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 公安警务活动的起源与演进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0KB
约8页
文档ID:387068418
3 公安警务活动的起源与演进_第1页
1/8

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1、 警察自然起源观认为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就有了警察作用;把警察说成一种自 然现象,即超阶级、超国家的现象,其实质与“国家自然起源论”如出一辙,把警察 与国家看成一种永恒的现象2、 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认为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进入奴隶社 会之际,随着国家的产生警察才成为必要这是科学的警察起源观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氏族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进入奴隶 社会以后,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时候,警察现象随着国家一起产生1、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一定经济关系的发展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 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3、 维护社会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 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警察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基础P9-11】由于警察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是不断发展的,并显现出一定的阶级性,警察发展史也随 之显现出一定的阶级性一般分为: 第一,警察的萌芽时期从原始氏族公社的瓦解到出现奴隶制国家的萌芽,从纯粹保 卫本部落安全的对外功能,发展到有干预本部落内部关系的强制功能,即意味 着警察行为的萌生和强化。

同时出现了监狱的雏形---“牢”,这种对人生自由 的强制行为是典型的警察行为第二,古代警察时期在警察行为产生以后,直至资产阶级近代警察行政产生以前这 段时期,称为古代警察时期,它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段时期的警察行为 有着共同特点:1. 警察行为尚未能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 共同行使;2. 警察行为在法律上并不严格,皇帝的意志、“神灵”的意志、长官的意志具有主 导作用;3. 私行普遍存在奴隶主、地主、宗教领导人、宗旗头人有权使用私行执行惩罚 第三,近代警察时期近代警察时期是指国家建立警察行政以来的历史阶段近代警察行政发源于欧洲最早的是 1790 年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根据《人权宣言》建立 的市政警察,1801年拿破仑执政时建立的巴黎警察总局,1829年英国的罗伯特•比 尔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此后各国纷纷效仿建立本国的警察行政体制近代警察的特点:1、 警察行政的职业独立化过去寓于军队、各种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之中的警察行为,这时已主要集中于专门的警察行政机关;2、 形成了专门的警察组织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中,警察组织形成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警察实力大大加强,采用了先进的装备和科学技术,成为一支人数众多 的综合 武装、行政与刑事多重功能的治安力量; 强调法治。

警察机关的建立,体制的形成,职权的内容,都是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的;要求警察行为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施行,排斥无法定警察职权的机关与个人 滥施人身强制、侦查、审讯等行为;4、有统一的制式服装为了便于行使职权,警察穿着与国家其他公务人员不同的、统一的 制式服装警察的制式服装与标示,已是国家赋予权力的象征,是公开执行警务 的标志,有利于警察分散执勤,有利于公众要求警察协助以上特点是当前各国警察所共有的同事,由于各国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特点及 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国的警察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现代警察制度的特点较之近代警察制度,以专业化为标志的现代警察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警察研究的 系统化理论化对警察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 论、原则和方法 设计警察的组织结构、管理警察人员、规划警察的勤务制度和活 动,使警察管理和警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第二,警察录用培训 规范化建立严格的、正规的警察人员录用制度与教育培训制度, 使警察人员的职业素质有了质的提高;第三,警务工作科技化把科技成果迅速、全面地应用到警务工作中,形成了警察人员与 科技成果相结合的新工作机制和警务模式,极大的提高了警务效率与效能,使警 察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第四,重视国际警务合作。

各国警察在对付跨国犯罪、走私、严重暴力犯罪等方面广泛 合作,成立国际性犯罪组织,探讨共同话题,开展交流培训警察专业化的主张警察专业化的总目标是“警察与政治分离”为达到这个目标,境界改革者又提出了 许多具体主张,大致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内容:1. 强调警察科学研究;2.重新界定警察的职责;3.实行专家领导职;4.集中行政控制 权;5. 设置新部门;6.严格录用教育培训;7.强调警务科技化;8.培养职业自豪感警察专业化的实践从20世纪初初到20世纪中叶,警界改革者先后把理论化、系统化了的警察专业化主张 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 警察行政与勤务管理;2. 警员录用与教育训练;3. 科技成果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4使命感、职业信念的培养与社会角色的确立警察专业化的评价首先,历时半个多世纪的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基本达到了目标第一,重新界定了警察的智能,确认控制犯罪是一项只有警察负责的专门工作,警察 是打击犯罪的斗士因而警察应该严格执行法律,并由专业人士来指挥这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政治对警察的影响,使警察成为一支自治、高效、公平地 执行执 行法律、打击犯罪而且受人尊敬的专业化队伍;第二,使警察与社会深刻认识到警察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这只有通过教育和 训练才能获得。

这种观念促进了美国警察科学和警察教育的发展这反过来也促 进了美国警察的专业发展,提高了美国警察的专业素养,提高了美国警察的执法 能力和控制犯罪能力其次,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也曾遭到质疑警察专业化把警察塑造成“打击犯罪的专业战士”,不仅造成了警察与公众的隔膜,而且巨大的经 费投入与60年代以来犯罪率的上升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民权运动、财政压力 等因素的影响下,从80年代至今,一系列的警务理念和模式,如社区警务、情报 主导警务、问题主导警务等,正在美国逐渐兴起但这并不能否认美国警察专业 化的价值,因为这些警务模式无不是建立在警察专业化已有成果基础之上的我国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第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1. 匣央特科:为了保卫中央机关安全及收集对敌斗争的军事政治情报地等需要, 1927年11月初,中国共产党 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在中央组织局下正式成立负 责情报保卫工作的中央特务科,即后来通称的“中央特科”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1.选派忠诚、坚定、机智、果敢的同志打入敌人内部, 侦知敌人的行动计划,以保卫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地下工作同志的安全;2.组 织营救被捕人员;3.惩处罪恶昭著的叛徒、特务。

2. 国家政治保卫局::国家政治保卫局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政权机关组成部分, 是专职性的政法机关,正式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时,在 1935 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被撤销第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1. 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为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延安的社会治安,1937年10 月延安市政府成立延安市公安局,并与1938年5月成立延安市警察队(全称“陕 甘宁边区人民警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武装警察队伍和人民警察, 主要负责市区街道治安秩序维护、清查户口和党政机关保卫工作2」中共中央社会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汉奸及顽固分子用一切方法派遣汉奸/ 敌探/奸细混入党内和军队、政权内部进行破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39 年 2月,中央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内成立社会部(简称中社部)中社部的任务是 与敌伪特务、奸细作斗争,保障党的政治、军事任务的完成和组织的巩固,开展 对敌情报工作和掌握敌人动向,进行锄奸宣传,培养锄奸骨干,负责军队和尚未 建立民主政权的新辟根据地的锄奸保卫工作3. 公安保卫工作双重领导机制:党中央的决议明确把公安保卫机构及其工作置于党 中央、地方党委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之下,实际上形成了党和政府对公安机关的双 重领导关系。

4」防奸工作“九条方针”::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调 查研究,分清是非轻重,争取失足者,培养干部,教育群众第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1. 公安工作重心转移 1.配合部队军管城市,开展肃特斗争;2. 接管国民党警察机关;3. 整顿社会秩序,开展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第四,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公安机关1. 建立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2. 严厉镇压反革命;3. 教育和改造战犯第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安机关1. 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2. 丨“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 治安好第六,文革时期的公安机关 第七,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1. 公安机关的拨乱反正:让公安机关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观念,整顿、纯洁了 队伍,发扬了优良传统和作风2•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简称“严打是指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开张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活动宗旨是“从重从 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1983年,1996年,2001 年, 2010年}3.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形势下 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在公安工作上具有 里程碑意义,对我国公安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 影响。

4. 公安工作基层基础建设:“三基”工程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项建设”公安机关警务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 关系人民公安思想的形成及建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安机关、公安思想及公安制度建设一直是新政权最重要的权 力构建任务之一,也成为新生人民政权最重要的权力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30 多年里,我国的人民公安事业发展取得卓越成就,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民公安 思想,建立了完整的公安体制,建成了一只深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公安队伍,完成了巩固政权、 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任务1. 明确人民公安的性质与任务毛泽东始终将公安权力作为国家暴力机器的主要构成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论人 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提出,警察是国家机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我们现在的任务 是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这主要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巩固国 防和保护人民利益1949 年 10 月 30 日,周恩来在接见全国公安高级干部会议与会人员时提出了“国家安 危,公安系于一半”的理念,这是周恩来对公安工作在和平建设时期重要地位的经典概括 而毛泽东在 1957 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出打击敌人,保卫人民,对敌人实行专政,必须依靠人 民警察等国家机器的根本原则。

关于公安机关的性质,罗瑞卿指出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其武装性质和 军事化管理,国家赋予的专政职能和治安行政管理权力,是国家其他行政机构完全无法替 代的,公安机关要担负起保卫国家、保障人民利益的责任关于公安机关的任务,罗瑞卿认为:“国家安全部门,应是国家政权镇压反革命、确立 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安全的有力工具因此,完全学会和敌人做隐蔽斗争,特别是同国际 特务做斗争,镇压内外敌人的一切捣乱和破坏,建立革命秩序,保卫国防,保卫建设,巩 固人民专政的政权这就是我们的总任务依照这样的性质、任务规定,公安机关开始进行权力机构设置与部门建设并在1949 年第一次公安会议中决定了各级公安部门实行党组织,公安部门党组受同级政府的领导, 把党的决定通过党组,变成政府的决定各级公安部门同时接受同级政府的领导,在方针 政策业务上接受上级公安部门的领导,即“条块结合”的领导体制2. 确立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