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时测定一、开料工序的时间测定板式家具因其“部件加接口即产品”的构造特征,以及高互换性、高标准化的优势,已成为家具的主流产品;因此研究板式家具的生产效率问题,对促进和保证整个家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工时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平衡生产的方法,对板式家具生产的各道工序进行工时测定有助于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全面减少生产环节的各种浪费,提高人员、设备的工时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品,最终达到提高板式家具生产效率的目的 员工在进行开料 1 开料工序标准工时测定及分析案例 1.1 测定对象 测定对象为东莞某家具厂,生产纯板式可拆装厨房和办公家具,下面简称为A厂 1.2 对测定工时的一些说明 1. 确定开料工序的一个周期以一个加工周期为标准,进行各基本单元的测定开料工序,从抬板上机开始到完成一张板的锯裁后抬板下机直至摆放好为一个周期;其中,找材料、移走边角料、写尺寸、标符号、清理皆不算入一个生产周期内,因为,这些工作皆可在裁板的设备作业时间内进行 2. 工序分解要合理,便于区分,便于对工人的操作进行“效率评定”,确定“正常时间” 3. 用秒表测定时使用“连续测时法”和“快速返回法”。
前一种即在表不停时就对连续操作的不同时刻进行观测记录,这一般用在分解动作的测定上;对于一个加工周期的测定,一般用“快速返回法” 4. 测时都在同一个工作地布置的条件下进行 5. 当操作的设备改变时,方法可以不变,但结果可能因设备的加工能力和先进程度有较大的不同本文只是以普通的电子开料锯为测定对象 6. 方法也可以不同,也可以采用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其他计时和记录设备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测定,本文采用的是秒表计时,所用秒表精度为1/10秒 1.3 测定的过程和结果 具体测定情况见表1从表1可知:对于零套下料,裁一张4′×8′×20双贴MDF(中密度纤维板)的素板,一个周期的正常时间为3.34分钟/张,A 厂宽放率按25%计算(一般的企业应在15~17%之间,A企业管理较差,经工作抽查法测定后宽放率为25%,因此,计算时就按这个实际值计算,企业整改后,经测定,才能重新确定宽放率,其工时定额也将随之改变则裁一张4′×8′×20双贴MDF的标准时间为Tst(标准工时)="4.18分钟/张当为批量时(如以30套为批量的界限,此时标准工时的值定为1),在零套的标准工时的基础上应减去一个百分数。
如当批量为31~60套,其标准时间为Tst(1-1%);当批量为61~100套,其标准时间为Tst(1-3%);当批量为100套以上时,其标准时间为Tst(1-5%) 在利用周期循环的时间计算标准工时的同时,另外又利用动作单元法测定10张4′×8′×28的刨花板,平均时间为3.58分钟/块,与计算出的Tn(正常工时)=3.34分钟/张相比,平均每张多用0.24分钟(14.4秒),这0.24分钟反映出的就是实际下料过程中已包含的一部分宽放时间(材料的变化,厚度的变化,加工路径的变化等所必须额外花费的时间);而与Tst=4.18分钟/张相比,平均每块少用0.6分钟(36秒),这个少用的时间就是用来作为其它补偿的宽放时间 利用这台设备,要达到标准生产速度,必须配备2个人,辅助工人必须在设备加工时间内完成辅助搬、抬、放、清理、标注尺寸、记号等工作,否则,会使实际生产效率远低于正常效率 从表1还可知,真正切削的时间只占一个裁板周期的16.22%抬板装机单趟要11秒左右,不算生产中的搬运,周期结束的搬运一般需9秒左右,因此光搬运就占到一个裁板周期的25%左右,其它诸如看图纸、调尺寸、找料、校核尺寸等,又占去了一多半的时间。
因此,要想提高效率,减少设备闲置,就必须在工作场地布置、基材的准备、技术文件的质量、设备的保养、操作的熟练度、工件的摆放等方面下功夫,减少一切可能影响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才可能保证效率的稳定和提高 我们在做工时测定的同时,对这台开料设备和工人的作业状况在不同时间又分别进行了工作抽查,结果为:对设备作业状况第一次抽查了229次,生产性比率占到86%;第二次抽查了200次,生产性比率只占到65.5%从对工人作业状况的抽查结果来看,第一次抽查总计347次,其中生产性比率占到75.2%;第二次抽查了59次,生产性比率占到60.85%两种比率的变化幅度达到15~20%,这是很不正常的,而且设备利用率和人工利用率都偏低经观察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产任务安排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材料种类和规格过多,不重视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等这反映出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还没有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缺乏科学性,有待调整和加强,因此要向管理要效率这种现象在其他家具企业也是普遍存在的 (下表中:设Tst表示标准工时,Tn表示正常工时,A%表示宽放率,N1表示每小时的生产量,N2表示每工作日的生产量)表1 开料工序的工时测定 时 间 研 究 用 表作业名称开料板的规格:4′×8′×20板的种类:双面贴MDF裁板特点:零套、规格多研究对象:零套下料T周:裁一张素板总的时间(分钟)。
T总切:裁一张素板总的切削时间(分钟)T:裁每一个零件所需时间的平均值(分钟)图面№9911055-04工件名称几种规格的板块加工设备自动板材开料锯SS32/2500作业人员周小伟,向国华分析人员刘晓红分析时间12.03 8:40~11.00板的序号每张板切削块数切削刀数T周(单位:分钟) T总切(单位:分钟) TT总切/ T周期(%)1463.426×6〃=0.600.8617.542332.553×6〃=0.300.8511.773663.756×6〃=0.600.6316.004353.935×6〃=0.501.31*12.725464.156×6〃=0.601.04*14.4668105.3010×6〃=1.000.6618.87710127.1212×6〃=1.200.7116.858342.534×6〃=0.400.8415.819342.504×6〃=0.400.8316.0010354.075×6〃=0.501.36*12.2911563.156×6〃=0.600.6319.0512231.623×6〃=0.300.8118.5213231.433×6〃=0.300.7220.98合计567333..37(除去带*值)7.307.54(除去带*值) 210.86平均4.31(块)5.623.34分钟0.56分钟0.75分钟16. 22%注:1. 一个裁板周期为从抬板上机到裁好卸下为止的时间,符号“〃”代表秒。
2. 切削块数不包括切削的边条,只算裁好的零件3. T值栏中,打“*”的值为异常值,剔除,因在测试中,有其它原因使机器和人的正常操作延迟4. 由于可变的因素较多,故以周期循环时间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标准时间的正常周期时间5. 剔除3个异常值,裁10张板的周期时间的平均值为:3.34分钟/张6. 经计算,每张4′×8′的板平均约裁4块零件7.. 裁每一个零件,约需7. 54/10="0.75分钟 8.“T总切”栏中的“6〃”来自有效实测20次的统计值,即为开料锯正常切削(裁一刀)的时间,不包括压板下落到压板抬起所用的时间(下落和抬起合计一般约为6.5秒左右)计算栏: 速度评价:100Tn="3.34分钟/张 " Tst="Tn×(1+A)=3.34×(1+0.25)=4.18分钟/张 N1=60′/ Tst="60/4.18=14(张/小时) " N2="8小时/日×N1=8×14=112(张/日) 1.4 影响开料效率的因素 1. 设计的标准化程度 零部件的标准化是板式家具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灵魂所在该企业由于标准化程度低,产品种类多,零部件规格多,原材料品种多,造成开料工序复杂化,调整机器频率高,看图纸时间长,量尺寸次数多,非生产时间增加,即使是生产时间,其中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偏高,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 生产过程的组织 对于品种多、批量小的生产现状,由于粗放的生产计划造成的时间损耗较多,因此,要研究如何集中生产,利用制造数量分析、经济批量研究和成组技术,得到类似成批生产的经济效果在此方面,A企业做得较差,缺乏这种意识和技术,没有充分考虑目前的产品和生产特点进而合并重组,既简化操作,又减少材料和人力浪费,因此,非生产比率偏高 3. 技术文件的质量 在家具生产企业中,设计意图能否被生产部门充分领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质量和效率问题往往都出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接口”处A企业这个问题非常突出通过大量的抽查发现,工人用在看图纸的时间比率达到8~26%,大部分为16%左右质量问题也往往出在由于图纸标注或说明不清而造成的问题上 4. 板材的综合质量 人造板的质量是完工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每一道工序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如刨花板的刨花粗大,不仅开料时易爆边,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而且也影响后续的贴面和封边工序的效率和质量其它如含水率、密度、厚度公差、厚度膨胀率、应力等每一项指标偏离标准,都将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 5. 板材摆放的位置 板材摆放的位置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摆放不合理,不仅增加了运距,而且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板件损坏的几率。
这是企业普遍存在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通过工作抽查,我们得出工人搬运工件的时间比率占总生产时间的9.7%,而台资家具企业仅占4%左右 6. 操作者的作业方法、识图能力、编程能力以及经验 人是设备、材料与技术要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许多家具企业不重视技能培训,又缺乏标准作业指导书,即使有,也很简单,缺乏规范性;因此,工人常常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工作习惯进行操作由于缺乏正规培训和指导,加上奖励机制也不健全,因此工人在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注重技能培训,将大大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2 结论 通过对板式家具下料工序进行工时测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下料时应根据批量、材料种类、质量、用途的不同,及时调整切削方式、切削速度和切削量,以保障切削效率和质量 2. 在一个裁板周期中,用于切削的时间约占到一个裁板周期的16.22%,其它主要的时间都消耗在搬运、调整机器、看图纸以及闲置上;因此,要想提高裁板的效率,就必须减少除切削以外的其它辅助时间 3. 影响下料工序的效率最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及操作规范的标准化程度 4. 工时测定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工时测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改善。
工时测定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劳动者劳动强度的有利武器,企业必须予以重视 5. 工时测定的方法和对象都是变化的,家具企业应尽量学习先进的方法,研究不断变化的生产方式和制造设备,科学地获得准确的数据,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发表于: 2007-06-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