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电视新闻剪辑的重要规律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新闻中心河北任丘062550):G222:A:41-1413(2011)07-0000-01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评价一部电视作品成功与否,要从多方面综合考察:镜头拍摄、画面剪辑、配音配乐等,而电视新闻的节奏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和娱乐身心,电视新闻作品节奏处理得合理,可以给观众带来愉悦,有助于观众感知节目内容反之,电视节目节奏混乱,会让观众心情烦躁,并对电视节目产生抵触情绪节奏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节律,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会产生节奏如物体运动会产生快慢节奏,光亮会产生明暗节奏,甚至色彩变幻也会产生浓淡节奏,新闻节目在后期制作剪辑中,把握好节奏变化是重要的技术要领新闻画面剪辑、音乐选配、同期声衔接….不管哪个环节的节奏掌握不好,都会影响节目质量,会给观众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现在我们看一些电视新闻节目,经常会评价,这部片子太拖了,那部片子太跳了,这都是没有把握好镜头节奏的结果那么,如何把握好电视新闻节目的节奏呢?围绕主题把握节奏每部节目都有明确的主题,根据不同主题,在拍摄、配音、制作等各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性。
把握节奏也要紧紧围绕主题,让新闻节目呈现出符合主题的节奏变化比如,反映抢险的突发新闻,它的节奏应该是急促而紧张的,在画面选择上应该多用有震撼力的特写镜头如果现场情况非常紧张,可以适当多用一些长镜头,因为此时的画面内容已经产生强烈的节奏,而且长镜头能很好地突出纪实性和真实感上海电视台拍摄的一条反映飞机迫降的新闻,飞机从空中到降落用了几十秒,新闻中对这个镜头没有做任何剪辑处理,而且不知用了一次,飞机着陆时飞溅的火花和巨大的声响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极大增强了这条新闻的震撼力如果虽然事件态势很严重,事件现场本身动感不强,那么这时则需要我们通过急促的画面转换,捕捉现场紧张的细节和适当采用现场声来增强现场的紧张感如果新闻节目的风格比较抒情,那节奏就应该舒缓下来,让观众欣赏时心情非常轻松、愉悦比如,反映矿区绿化成果的节目,解说、音乐、剪辑都应该放慢节奏让景别产生律动、产生节奏,把握节奏电视画面的景别,指的是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重所呈现出来的大小和范围观众在看电视时与电视机的距离是对固定不变的,画面景别的变化让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观看、了解到拍摄主体,满足观众全面了解,感知主题的需求电视景别的变化是形成新闻节目节奏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电视画面编辑时,选取不同景别进行组接,可以形成视觉节奏的明显变化而观众在感受这种变化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电视创作者希望传达的创作意图,从而实现创作者和观众的心灵互动比如,看到远景画面接全景画面,再接大全景画面,观众的心情就会比较放松,因为创作者就是希望用这种剪辑方式传达一种抒情、舒缓的情绪;看到全景接特写,再接特写,观众自然会跟着紧张起来,创作者也就通过多级别景别的镜头跳跃剪辑,成功地制造出调动观众情绪的效果按照画面运动规律把握节奏画面是电视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运动和变化是电视片活力的源泉要想使新闻节目有动感、有节奏,就必学把握好画面运动画面的运动分为两种,一种使画面主体的运动,这时摄像机镜头使固定的,拍摄主体在自行运动另外一种就是镜头运动对于运动镜头的剪辑,要遵循充分发挥镜头运用的灵活性和镜头组接的技巧性的原则运动镜头本身就有自己的节奏例如,急推或急拉镜头可产生紧迫、强烈、突然的感觉,具有急促的节奏感;满推或慢拉镜头,使人感到舒展柔和,具有舒缓的节奏感而将两个以上运动镜头组接在一起,可产生更加丰富的节奏感比如,几个快速运动镜头的快速剪切,能大大增强新闻节目的紧张感,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
一组舒缓运动镜头的组接则强化了片子的抒情效果,让观众欣赏时心情更加放松运动镜头剪接时要分组,3个左右的运动镜头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镜头组,太多了容易晃眼,太少了形不成动感运动的轨迹也应该有所设计,比如一个拉开镜头接一个左摇镜头,再接一个推进镜头,画面就会显得很协调,如果连续3个镜头都是左摇或是拉开,看上去会很不舒服选准镜头剪接率、剪接点,把握节奏要想把握好电视新闻节目节奏,就必须了解剪接率剪接率是影视后期制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教科书对它是这样定义的:在单位时间内镜头转化的次数那种太拖的片子就是因为剪接率太低,太跳的片子就是因为剪接率太高一部电视新闻应该如何把握剪接率要综合考虑首先,围绕节目的主题和风格是前提;其次,还要根据已有的画面素材、配乐和音乐节奏进行合理调控不能因为好镜头很多,哪个都不舍得放弃,就在有限的片长中将其都组接上,造成急促、杂乱的感觉也不能因为营造舒缓情绪一味降低剪接率,通片只用长镜头,缺乏节奏变化,拖拖拉拉电视新闻节目的魅力在于变化,要做到快慢结合、张弛有度如何让电视新闻看上去更加流畅,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每个画面的剪辑都要选择合适的剪辑点剪辑点就是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点。
剪辑点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镜头转换与连接是否流畅,是否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是否满足电视新闻的艺术需要准确掌握镜头的剪接点是保证新闻节目流畅、节奏合理的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镜头从哪个点进入,哪个点结束,这里面是有规律的,遵守规律,画面看着就舒服,不然就别扭画面剪辑的重要原则是根据解说词决定剪辑点一句解说词开始时可以作为一个镜头的进入点,一句长解说词中间换气的点,也可以作为进入点它的结束点也基本类似在有音乐的情况下,还有考虑音乐的节奏,一般选在音乐的转呈的位置,或是重音符出现的位置选择切入和切出选择切入点和出点还要非常注意镜头的内容,如果剪一个从屏幕左边进入,从右边出去,那么入点就应选择在它进入屏幕前的一刹那,出点应选它在屏幕消失的一帧人物在镜头中有简单动作,应该让他在这个画面中完成这个动作后再剪切如果因为片长时间有限,不能完整地展示整个动作,应该先照顾动作结束点有时会用镜头进行分解动作,就是用一组镜头来交代一个动作,这样出来的效果会更好,更有动感和节奏感这时应该注意的是动作的连贯性,要充分考虑到时间顺序,尽量用镜头实现一个动作的完整性这时剪辑点的选择就要更精确,因为一个动作剪辑上只要偏差四五帧以上,就会让观众感觉出不连贯、不顺畅。
影响电视新闻节目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想把握好节奏必须综合考虑除上述注意事项,还要搭好节目构架、适当采用留白、调整画面色调、选取适当转场……归根到底就是要让节目动起来,因为变化产生节奏,而节奏产生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