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1、后前位片:正常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左、右两个边缘 心右缘:上段为主动脉与上腔静脉的总投 影,下段为右心房构成心右缘与右膈顶相交成一锐角称为心膈角 心左缘:上段为主动脉球(主动脉弓、主动脉结等)中段为肺动脉段(主干)正常呈凹陷, 又称心腰下段为左心室构成中段与交界处为左心耳,正常时不能与左心室区 分当左心房增大时,该处会突出2、右前斜位:吞钡后拍片,第一斜位 心前缘:自上而下为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肺动脉、心室前壁、左心室下端心 前缘与胸壁间隙呈倒三角形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左心房对食管有轻微压迹; 下段为右心房心后缘与脊柱之间的间隙称心后间隙 心前缘与胸壁之间的间隙 称心前间隙3、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在60度的投照位上,心脏的四个房室 均可显示心前缘:上段为右心房主要由右心耳构成)下段为右心室心后 缘:上段为左心房,后上方有左主支气管通过下段为左心室 4、左侧位片:常取左侧位前方为胸骨侧位像,心影的前下方为右心室,右心室上方为右心房 心后上缘为左心房,下方为左心室胸骨后右心房室前一倒三角形透亮影即心前 间隙。
左心室及横膈构成一心后三角二 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一)心脏各房室 增大的x线表现1、左心室增大:1)正位:左心缘向左向下延长,心影呈靴型2)左前斜位:心后下缘向后向下扩大,与脊柱重叠 3)透视下:相反搏动点 上移,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常见病因: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 全,先心如动脉导管未闭 等2、右心室增大:1)正位:心尖圆隆上翘,心影 呈“梨型”,肺动脉段凸出,相反搏动点下移2)左、右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变窄、消失3)左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移位、上翘常见病因:二尖瓣狭窄,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心内间隔缺损,法洛四联 征3、左心房增大:1 )正位:左心缘出现四弓,左心耳突出心底部出现双 房影,中心阴影2)右前斜位:食管中段受压明显,向 后移位3)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常见病因:二尖瓣病变,左心衰,动脉导管未闭4、 右心房增大:1)正位:心右缘下段向右向上扩大,超过 1/22左前斜位:心b ingbi cn前缘上段扩大,超过1/2常见病因: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右心衰,肺 静脉异位引流,心房黏液瘤1) 肺充血: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X线 表现为:A、两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清晰,锐利B、两肺门影增大,肺动脉 段膨隆,右下肺动脉增粗,宽度超过 15毫米C、动脉段、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透视下见肺门舞蹈现象常见病: 先心:房缺ASD ,室缺VSD, 甲亢性心脏病2) 肺淤血: 肺静脉血增多,肺静脉回流受阻X线表现为:A、 两肺纹理增粗,模糊,两上、下肺纹理增粗,为上、 下肺静脉增宽B、 两肺门影增大,模糊;无搏动C、两肺野透亮度降低常见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左心衰竭3 )间质肺水肿出现间隔线称 Kerley A、B、C线常见K氏B线,在肺下野近胸膜处2cm — 3cm长,1mm宽的横条影,为小叶 间隔线水肿 A线为肺野周围向肺门的细长条密影 两肺门区周围呈蝶翼样分 布的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对称性阴影,称“蝶翼征”4)肺血减少:右心排血受阻引起,肺循环血流量减少 X线表现为:A、肺血管纹理变细、变疏B、肺门小,肺动脉段凹陷或平直C、肺野透亮度增高 常见病:肺动脉狭窄,三尖瓣病变,法四5)肺咼压1 )、肺动脉咼压肺动脉压力升高,收缩压、平均压分别超过 30 一 20mmHg 正常:肺动脉干收缩压 2-4KPa(15-30 mmHg),肺动脉干平均压2.7KPa(20mmHg) 肺动脉高压x线表现:A肺动脉段突出。
B两肺门动脉血管影增粗,右下肺动脉>1.5cm;大分枝扩张,中外带小分支变细, 出现肺门截断现象,又称残根现象 C肺动脉搏动增强---肺门舞蹈现象D 右心室增大常见于: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升主动脉内径 24 一 30mm (正常)降主动脉内径 18 一 22mm (正常)主动脉瘤内径 内径扩大主动脉缩窄 内径缩小3)、密度的异常血管壁的钙化主动脉夹层,可见真、假腔及内膜片假腔大,真腔小,假腔血流慢, 真腔血流快,真腔常受压,变形,移位房间隔缺损X线表现:X线表现决定于分流量,故婴儿期或年龄较大而分流量很少的可以表现为正常达天下一定分流量时, 右心房、右心室因容量的过负荷而增大,肺血增多,而左心房大致正常,左心室相对发育较差,主动脉正常或缩 小在不同位置上表现为:1)后前位:心脏左移,右上纵隔与右心缘影不明显, 主动脉结缩小(心脏旋转使主动脉结影更小),肺动脉段突出,心尖上翘,肺血 增多2 )左、右前斜位:肺动脉段突起,心前间隙缩小,左心房不大,右心房 不大,右心房段延长或隆起3)侧位:心前缘与胸骨接触面增加,心后三角存 在室间隔缺损X线表现:X线表现完全受血液动力学异常所决定小孔室缺的 X线表现可在正常范围,肺动脉段平直或稍隆起,或心脏稍增大,以左心室为主。
中孔室缺见有肺血多,肺动脉段隆起,从肺门动脉到肺野最外侧的血管纹理均增 粗,且成比例均心影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左、右心室均增大左心房也有量的 过负荷,所以也大,但因与左心室同时增大,所以检查时不明显大孔室缺时右 心室增大比左心室明显,心脏也随之顺时钟旋转,易与房缺混淆, 由于高灌注性水肿,加之左心衰竭所到肺静脉高压,所以常伴有肺间质水肿及肺泡性水肿的 X 线征,但是仍以肺充血现象为主双向分流时出现 Eisenmenger综合征,主要 特点为肺动脉干及肺门动脉显著扩张, 而肺外围的动脉显得纤细,肺门出现残根 状表现,心脏大小可基本正常或轻度增大动脉导管未闭X线表现:右心房不大,右心室可大或不大当有肺动脉高压或 心力衰竭时,右心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肺血增多,左心房不大或稍大,左心室 增大,主动脉结增大有时可见漏斗征法洛四联症X线表现:由于25%病人伴有右位主动脉弓,故右上纵隔处有突出 之主动脉结,这部分病人左上纵隔无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凹陷,心左下缘为向上翘起之心尖,左右心房无明显改变,肺动脉和肺血均细少风湿性心脏病 X线表现:不同摄片体位的表现如下:1)后前位:两侧肺淤血,上肺静脉扩张,下 肺静脉变细,血管模糊,重者出现肺静脉高压征象,如间质性或肺泡性水肿, Kerley线等。
左房增大导致右心缘可见双心房影和 /或心影中央密度增高主动脉结因心搏量少及心脏旋转而变小肺动脉段隆起,肺动脉增粗、模糊左心缘 出现第三心弓(左心耳),左下心缘平直,心尖上翘,当有关闭不全时则左心室 增大,左下心缘长径与横径均增大,重者左支气管上抬,气管分叉角增大 2)右前斜位:心前间隙缩小,肺动脉段隆起,左房增大,心后上缘后突,压迫充钡 食管3)左前斜位:心前间隙缩小,肺动脉段隆起,左主支气管受压上抬 4)侧位:胸骨后心脏接触面增加,食管受左心房压迫而后移,单纯狭窄者心后三角 存在,关闭不全时缩小或消失主动脉夹层临床和病理:本病过去曾称为夹层动 脉瘤,为主动脉壁中膜血肿或出血,病因尚不清清楚楚,重要因素为高血压,主 动脉腔内的高压血液灌入中膜形成血肿, 并使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形成所 谓“双腔”主动脉多数在主动脉壁内可见二个破口,一为入口,一为出口;或 多处破口,少数没有破口,为主动脉壁内出血按DeBaKey分型:I型夹层广泛,破口在升主动脉,II型局限于升主动脉,破口 也在升主动脉,III型局限或广泛,破口均在降部上端临床表现:急性者有突发的剧烈胸痛(约占 90%),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夹层血 肿累及或压迫主动脉主支时肢体血压、脉搏不对称,如血肿外穿可有杂音和心包 堵塞征。
慢性者可无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 80%于发病后6周内死亡肾结石的X线表现:腹部平片检查,肾结石多可显示,表现为肾窦区或其邻近 部位的高密度影,可为单个或多个,单侧或多侧结石的密度可均匀一致、分层 或浓淡相间;形态可为类圆、类方、三角形、鹿角状或珊瑚状及桑椹状;大小不 定,小者仅为点状或结节状,大者充满全部肾盂肾盏其中,分层、桑椹及鹿角 状高密度影均为肾结石的典型表现侧位片上,肾结石的高密度影与脊柱重叠, 借此可与胆囊结石、淋巴钙化及腹内容物鉴别 尿路造影,主要用于检查阴性肾 结石,表现为肾盏肾盂内充盈缺损阴性肾结石所致的充盈缺损应与肾盂肿瘤、 血块或气泡鉴别输尿管结石的X线表现:平片可发现输尿管阳性结石,典型结石呈卵圆形致密 影,边缘多毛糙不整,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且易见于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 窄部位尿路造影检查价值在于:可进一步证实平片结石影位于输尿管内; 并能 显示阴性结石,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同时可发现结石上方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有 不同程度扩张积水膀胱结石的X线表现:膀胱结石多为阳性结石,平片即可显示,表现为耻骨联 合上方圆形、横置椭圆或星状致密影,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边缘光滑或毛糙, 密度均匀、不均或分层。
结石常随体位改变有一定动度, 而膀胱憩室内结石偏于 一侧且位置固定膀胱造影检查可进一步确定膀胱和膀胱憩室内结石,并可发现 阴性结石,后者表现为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的充盈缺损肾细胞癌的CT表现:进展期肾细胞癌与小肾癌再现有差异,还有少数肾细胞癌 为囊性肿块,临床称囊性肾癌1 )进展期肾细胞癌:平扫,大多娄表现为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大 的肿瘤明显突向肾外肿块密度可均一, 相当或略低于邻近肾实质,偶为略高密 度;也可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代表陈旧性钙化偶尔低密度区范围 较大而车囊性表现约10%~20%肿瘤可有点状或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检查早期, 肿瘤多有明显、不均一强化,其后由于周围实质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的不均一肿 块肿瘤向外侵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 消失和肾盘膜增厚,并可浸润肾周其他 脏器;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发生瘤栓时,管径增粗,内有充盈缺损或不再发生强化; 淋巴结转移通常位于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 呈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2)小肾癌: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等于或小于 3cm,平扫大多数呈均匀稍低密度,少数也可为等密度灶 因为肿瘤血供尚不丰富,增强检查进大多 数密度较正常肾实质低,仅少数呈明显增强。
小肾癌的假包膜发生率较高 3)囊性肾细胞癌:由于肿瘤坏死、出血、囊变形成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而不 规则,囊变区有不规则的分隔或病变内有实性成分或壁结节存在, 在增强扫描时上述表现更为明显前列腺分带在 MRI上的表现:前列腺各解剖带由于组织结 构和含水量差异而呈不同信号强度:尿道周围的移行带即中央腺体或内腺呈低信 号;属于周围腺体的中央带亦呈低信号, 与移行带难以区分;同属于周围腺体或 外腺的周围带呈较高信号;位于尿道前方的前纤维基质呈低信号 位于前列腺周 边的细环状低信号影代表前列腺被膜肾自截(油灰肾)又称“ 肾结核的自家截除征象”指整个肾脏的多个干酪空洞发生广泛钙化肾脓肿 CT表现:1、早期炎症期:脓肿尚未局限化,肾实质内略低密度肿块,增强检查可有轻度不规则强 化2、脓肿成熟期:呈类圆形均一低密度病变;周边有厚度不等的略高密度环围 绕;增强检查呈环状明显强化,代表脓肿壁;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为脓腔;部 分脓腔内还可见低密度气影;肾脓肿感染蔓延至肾周间隙时还显示肾周脂肪密度 增高肾周和肾旁脓肿:肾周和肾旁脂肪间隙消失代之以混杂密度肿块内可有小 气泡影增强检查:规则或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环状强化肾胞癌细 KUB平片:1、可发现肿瘤钙化:1)钙化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