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冷战后地区冲突国际化的典型_试析波黑问题与大国外交的关系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09.97KB
约4页
文档ID:46510825
冷战后地区冲突国际化的典型_试析波黑问题与大国外交的关系_第1页
1/4

冷溉后地廖冲突国际化的典型—试析波黑问题与大国外交的关系陈传金波黑冲 突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欧洲发生 的规 模最大、历时最长、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局 部战争,也是冷战结 束后 地区冲突国际化的一大典型分析波 黑问题 与大 国外交 的关 系,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的情况 是有启示作用的?? !波黑冲突虽说 是“内战”,但 它与前 南地区的局势密 切相关,可 以说 是前 南地区冲突 的继续和发展前南地区位于巴尔干的 心脏地带,在这 里 发生 的冲突,势必会 对东 欧和巴尔干以至整 个欧洲的稳 定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 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首先是欧 洲国家的极大不 安和关注,波黑冲突从 一开始就成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波黑问题这 一地区冲 突或局部战争,仅靠其内 部 力量是 很 难 解 决的,因为 波 黑 冲 突三方?穆 族、塞族和克族 都是 从各 自的民族主义立场 出发 而各执 一端,即使前南地区有关各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黑也都各有偏 见、互 不信任这样,波 黑问题 的解决 就不可避 免地纳人了国际化的轨道#?∃ !波黑问题 与大国利 益关 系密 切,大 国外 交始终 是左右 波黑 和前 南 地区局 势的关 键性外部因素,但由于美 欧大 国在地 缘政治和战略利益上不尽 相同,意见和行动也不大协调,再 加上它们各 自推行的大国外 交和 强权政治,致使 波黑冲突更加复杂 化、长期化 和国际化,?%!为夺 取 解决 波黑 问题的主 导权,美、欧、俄三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但在 波黑冲突的 最后阶 段,它们的立场和步 调基本上趋于一致,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逐步 掌握了波黑事务的主导权,这就为波黑 问题 的最后解 决创造了政治前提。

美国在波 黑问题上的主导作用引人注目∋西方 匆忙介入犹如抱薪救火&( )(年 东欧剧变后,前南斯 拉夫联 邦随即出现了 民族 分 裂、国家解体的危 机起初,西方国家基本上是 一致 反对分裂、支持统一的,呼吁前南各方通过和 平方 式解 决危机后来,斯洛文尼亚和 克罗地亚 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前南联邦开始走向解体欧共体迅 速介人,积极 调解,促使 前南各 方同意以统一为前提,通过谈判解 决冲突但 随着事态的发 展,西方国家的态度 出现变化与斯洛文尼亚 和克罗地亚有着传统 关系 的德国和奥地利 为恢复在这 一地区的影响,率先声明将单独承认斯、克两国的独立 (∀年&月,在德国的强大压力下欧共体各国正式 承认了斯洛 文尼亚和 克罗地亚 的独立,使前 南联邦解体的势头不可逆转波黑本 来就是前南斯拉夫“症结和脆弱性的缩影”,在 前南联邦∗个共和国中是民族结构 和宗教信仰最为复杂 的一个如今面临南联 邦四分五裂的局面,其内部关 系 更加紧张起 来当权的穆族和克族主张独立,担心继续 留在残缺不全的 南联 邦 内会受制于强大得多的塞尔维亚#而塞族 则坚决反对独立,认 为脱离南联 邦将会把它与“母国”塞尔维一& ∀一亚分割开。

年 & +月,当波黑 议会 在塞族议 员反对的情况下强行通过 《 关于波黑主权备忘 录 》时,塞 族 代 表愤而退出议会和 政府,并于&((∀年&月成立 了“波 黑塞族共和国”同年∃月,波黑政府又在塞族集体抵制下宣布独立波黑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尽管如此,∃月& )日波黑三方代表还就波黑的前途问题达成了原 则协议?同意维护波黑领土完整,不破坏 现 有边界,按民族 划分为三个自治区等但 是,就介和 平解决争端尚有一线希望的 情况下,欧共体和美国却于%月∗日和,日相继宣布承认波黑独立西方国家的“过 早承认”,使波黑当局大受鼓 舞,认为他们的独立得到了国际上的支 持,但却使 塞族感到受了穆、克两族 的欺骗和愚弄,遂于%月,日宣 布“波黑塞族 共和国”独立波黑 局势 急转直下,各 地已经 出现的零星战斗,很快 演变 成了一场战火燃遍全国的穆、塞、克三方的民族大混战前南联邦 的分裂和波黑冲突的爆发,固然有 其深刻的内部根源,但西方国家的匆忙介 人和外交承认无疑起 到了抱薪救火、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波黑冲突中的大国纷争波黑冲突 爆发后,西方各国纷纷介入,积极干预,力图把战乱 控制在波黑 的范围之内。

但由 于他们在地缘政治和 战略利益上存有 分歧,因此他们的态度和行动 不可能协调一致首先是 对欧 洲事务的主导权问题西欧认为波黑是“欧洲 人的事情”,应由“欧洲人 自己处理”,想以此显 示欧洲独立解决问题 的 能力和“欧 洲团结的一体化”的新形象,不想 让 美国插手,而且 波黑位于欧洲的大门口,他 们非常担心战乱扩 散出去将殃及所 有 欧洲国家,同时他们还想 在相对稳定 中消化东欧 剧变的果实,填补那里出现的力量真空,建 立 以西欧为主体的欧洲新秩序为此,他 们当仁不让,率先介人前南地区事务但在欧共体的 调停失 败后,西欧国家又“希望保留美国这把保护伞”,能 积极参与波黑问题的解决因此他们抱 怨美国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派地 面部队 到波 黑当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对波黑的 武器 禁运 时,英法又指责 美国政府只考虑本国的政治 利益,而置英法派 驻波黑维和人员的生命 安 全于不顾为在波黑问题上与美国抗衡,西欧大 国坐 视甚至鼓励俄国在波黑 问题 上发 挥更大作用西欧与美国的 关系,就是处于这种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既相互 联 合又相 互 斗争的微妙状态之中美国自前南地区发生冲突以来,一直采取“隔岸观火”的消极态度。

宁 愿让欧洲承担处理冲突的重要责任,而 不愿直接 卷人当时 的布什 总统认为,巴尔干各民族间已经相互残杀了好几个世纪,矛 盾极为复杂,弄得不好再碰上一个“欧洲的越南”,美国会无法收 场,况且这一 地区与美国远隔 重洋,冷战后已非美国的战略重点但在 欧共体和联合国的调停活动一再受挫、波黑 局势呈 现胶着状态 的情况下,&( (∃年初新上台的克林顿总统开始积极介人 波黑事务,力图给波黑问题的解 决打上“美国标志”,并想显示其“唯一超级大 国”在 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主导作用其次,是在干预方式和对冲突 各方 的态度上一 开始西方国家认 为冲突 各 方都应对战争负有 责任,其干预方 式基本上是中立的和平外交 调停活动后来随着调 停的屡次 失败 和 冲突的不断 升 级,西方的态度发生变化,认为兵力 雄厚、态度强硬的波黑塞族应对战争负 更大责任,并指责波黑 塞族和 以塞尔维亚为主的 南联 盟为“侵略 者”,是 发动战争的“元凶”于是西方改 变策略,转 而增 加硬的一 手,软硬兼 施,侧重于 以压促和其干预方式也由外交斡旋转向经 济制裁和政治压力,以至军事干预但西方有些国家也已认识 到 波黑冲突是“一场涉及 三方 的内战”,不是“单纯由 哪 一 方 蓄 意 挑 起的”,各方都 同样 负 有责 任,并愿与冲突各一&∃一方保持 良好、等距关 系,反对偏袒任何 一 方,希望波黑冲突尽快和 平解决,以稳定欧洲大局。

美国的态度则与 此截 然不同,一开始就公 开支 持穆 斯林,对塞族 摆出一副强 硬面孔,大谈武力解决、军事干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曾说?“公正地解 庆 波斯尼亚冲突的任何办法,都必须依靠外部通过武力来加以实施 ((∃年−月中旬,克林顿也曾明确表示,“对波黑塞 族人空袭和取 消对那里穆斯林的禁运仍然是 解 决冲突的最好选 择”只是英法对此反应冷淡,俄罗斯又 明确 反对,美国不得 不有所收 敛,但它始终没改变“军事加外交”、“军事优先”的战略为避免孤立单干,美国转而与西方国家合作,并寻求在联合国框架 内解决波黑冲突在 欧洲大国中,俄罗 斯 又是另一种情况俄罗斯向来把巴尔干视为 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与塞 尔维亚等南斯拉 夫国家又有很深 的历史关 系,因此它不可能对波黑问题 坐视不 问在前南地区发生危机 初期,俄正值国内局势 动荡,无力外顾,近年来,随着国内局势的日趋 稳定,俄 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力图借千预波黑事 务之机重返国际政治舞台,再振大 国雄风因此,俄不 容西方忽视它在巴尔干 的利益和存在在对 待冲突各方的态度上,俄明显倾向塞尔维亚族 一边,对塞族张开了保护伞,力主 以外 交 手段 而非军事手段来解决波黑冲突。

俄罗斯正式介人波黑事 务始于&((∃年−月下旬,它利用与塞 尔维亚族的传统关系进行外交斡旋,屡次打破 和谈僵局,发挥了特殊作用例如−月∀ ∀日,在俄罗斯提 出的新建议的基础上,俄、美、英、法、西五 国外长共同制定的《 五国联合行动计划》以及&(( %年,月俄、美、德、法、英等国一起提 出的 《五国联 络小组波黑和平方案》 等,显 示了俄国在解决 波 黑问题上 的特殊 作用 和大国地位此后,俄国从其在巴尔干的战略利益和维 护塞尔 维亚 族 与 南联盟的立场 出发,也不时对西方绕过俄国对塞族采取强硬 措施 发出强烈抗议和谴 责,声称俄“决 不允 许这样做”,但从 其波黑政策的基本点来看,俄国是想做西方解 决 波黑冲突的“平 等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尽管西方国家不得不承认 俄罗斯在解决波黑冲 突 中的特殊作用和大 国地位,但决不会允许 俄国人“处于舞台的 中心”年∃月&) 日,在美国的撮合下波黑穆一克联邦正式成 立#%月&+日,北约的美军飞机首次对波黑塞族 阵地进行空袭,& &月& &日,美国单 方面宣布停止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 等等这些都充 分表明,美国越来越加紧推行其非 中立的、强硬的波黑政策,而俄罗斯的波黑政策则显得苍白无力。

在波黑的维和问题上,除了欧美大国的纷 争外,还出现联合国和 北约这两个国际组织 间的分歧自&( (%年春北约介人波黑事务以来,便大有 喧宾夺主、取而代 之的势头尽管在波 黑实施“空 中打 击”的问题 上实行“双钥匙”制?即由联合国和 北约共 管!,但维和行 动的 决 策 者?联合国!和执 行 者?北约!往 往意见相左北约经 常偏向波黑交战一方,联合国则 要维持它的公正地位然 而,联 合国在波黑不仅“无和 平可维持”,因为从 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停 火,而且连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不能保证联 合国在 波黑的维和行动 事实上已陷人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西方大 国在 解决波黑问题 上纷争不已,“不能用一 个声 音说话”,更没有形成一 致的“明确而坚决 的政治战略”,致使波黑 问题久 拖而不得解 决随着波黑 冲突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西方各国对于这 场危机可能 给欧洲造成的严重后 果逐渐 形 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并能在一些 重大决策 上保持基 本接近的立场#解决波黑 问题的主 导权逐渐 转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手里,这就为波黑问题的最终解 决创造了政治前提∃∋“军事 加外交”—波黑在外 力强制下 走向和平一&%一&( ( −年是 波黑形势大转折的一年。

由于以美国为首 的北约推行“军事加外 交”双管齐 下的战略,加 大了干预波黑 冲突的力度,打 破了波黑战场 的胶着状态,最终迫使 波黑在外力的强制下走向和平−月∀−日,北约多次空袭波黑塞族大本营帕 莱附近 的军事目标塞军将∃)+名维和士兵扣 为人质,制 造了震惊全球 的“蓝盔人质 危机”后虽经俄罗斯等国斡旋得以解决,但波黑塞族 与国际社 会的紧张关系并未缓和∗月∃日,西欧国家转而对波黑塞族实行强硬的军事 政策,北约 和欧盟 决 定组 建一支以英法荷部 队为主,具有进攻能力的多国快速反应部队进驻波黑月中旬,波黑塞 军不顾北约的空 中打击,强行 攻占波黑 东 部联 合国的两个安 全区斯雷布雷尼察 和泽帕,并 挥师直指戈拉日代 和比哈奇等联 合国安 全区为了遏制波黑 塞 军 的凌厉攻 势,,月∀ &日美、英、法、德、俄等&∗国代 表在伦 敦召开 波黑问题国际会议,对塞族发出严厉警 告,如 塞族再继续进攻戈拉日代,将 遭到北约包括空 袭在内的“决定性打击”这 表明欧洲国家与美国 的政策 和步调已趋于一致,为日后对 塞族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月上旬,克罗地亚政 府军在美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