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和棋子 象棋(为区别于国际象棋,也称中国象棋)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在这些交叉点上摆放和活动双方都从自己的右边数起,红方的一路纵线就是黑方的9路纵线,二是8,依次类推 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斜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红黑各有七个兵种红子包括帅一个、车马炮仕相各两个,兵五个;黑子包括将一个、车马炮士象各两个、卒五个 红方着法用大写数字一到九表示黑方着法用阿拉伯数字1到9表示完整记录是将每一着棋用四个字表示,第一个字是棋子的名称,如“车”、“卒”、“相”等;第二个字是棋子所在直线的号码,如“三”、“5”等;第三个字是棋子的运动方向,对双方相对而言,向前走为“进”,向后走为“退”,横向走为“平”第四个字是棋子进、退的步数(纵向走棋时)或是到达直线的号码(横向、斜向走棋时)如图,红车往前走三步吃卒叫车一进三,再平到第六条竖线吃卒叫车一平六红马跳到中线吃象叫马三进五,再退回第六条竖线吃炮叫马五退六如将车马换成黑棋,上述四步棋应记作车9退3、车9平4、马7退5、马5进4行棋与吃子 对局时,由执红的一方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结果。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外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据其交叉点,都视为走了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帅、将每一着只允许走一步,前进、后退、横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宫帅与将不许在相同的直线上直接对面,如果一方已经抢先占据,另外一方必须回避 仕、士每一着只允许按照九宫中的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 相、象不能越过河界,每一步斜走两步,可进可退,俗称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其它棋子时,俗称塞相、象眼,则不许走过去 马每着走一直一斜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日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其它棋子挡道,俗称蹩马腿,则不许走过去 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制步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法同车一样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跳吃,俗称炮打隔子 兵卒在没有越过河界前,每着只允许向前直走一步;越过河界之后,每着可以向前直走或横走一步,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后退 走一着棋时,如果自己的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并占领那个位置除了将帅以外,其它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掉,或主动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须把吃掉的棋子从棋盘上拿走。
从孤立、静止的角度看,象棋七兵种具有不同的价值根据经验大致如下:车9分、炮4.5分、马4分、象2分、士2分、兵1分、过河兵2分 胜负和的判定 一方棋子攻击对方的将帅,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化解被照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轮到走棋的一方,无子力可走,就算被困毙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对方获胜 将帅被对方将死;被困毙;超时;走棋违反行棋规定;走棋违反禁例,应该变着而不变;在同一局棋中,三次犯规;主动宣布认输;严重违反纪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一方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达到三次,符合“不变作和”的规定;符合自然限着的规定,即在六十回合中,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象棋术语名词棋盘中间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即为“河界线” 【中线】 名词棋盘中第五条直线是有关将、帅安危的生命线,亦为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对局时,须力争控制该线,使之不被对方棋子侵入或牵制 【肋道】 也称“两肋线”,名词棋盘中的第四、第六条直线。
因在中线将位左右,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均为对局双方攻守的要道线,控制肋道,应以对方上士的动向为进攻目标 【兵线】 也称“卒林”棋盘中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供双方置兵、卒兵、卒有巩固阵地、绊马阻子的作用,已方棋子如能占据对方的兵线,就能予对方以压力和威胁 【九宫】 也称“九宫禁区”名词,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 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士活动的地区如被对方车、兵占据,就易发生危险 【局面】 术语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颁的状态,通常包括“ 先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简化” 、“均势”等 【复盘】 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排演,类如复盘,称“打谱”或 “研阅棋谱” 【棋谱】 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书籍按所记述的棋局排演,可参考吸收其着法,或探讨研究名手的棋艺风格 【先手】 术语有二义:1、也称“先走”开局时的先走者2、也称“得先”棋局形势中的主动者 【后手】 术语有二义:1、开局时后者2、也称“失先”、“落后”棋局形势中的被动者 【均势】 也称“并先”。
术语指对局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着】 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 【回合】 术语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闲着】 也称“停着”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目的在于等待时机 【强子】 术语指车、马、炮等战斗力较强的各类子兵、卒须视形势而定,一般以过河界的为强,在自界的为弱 【吃子】 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一棋子从棋盘的这一交叉点走到另一交叉点而吃掉对方棋子,并占领后一交叉点,称为“吃子” 【弃子】 术语对局中,舍弃某一子,称为“弃子”常作为一种战术主动而有计划的弃子,可得先而占优势或攻主局 【胜势】 术语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于胜利在望之一方,称为“胜势” 【绝杀】 术语指对局,下一着要将死,而对方又无法解救 【入局】 术语一般指攻入对方阵地而能构成杀局的着法常见于中局阶段,多数为“弃子入局” 【例胜】 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攻方可以必胜守方,称为“例胜” 【例和】 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守方对攻方可以弈成必和的棋势,称为“例和”。
【巧胜】 术语指实用残局结尾时,由于守方未能及时弈成例和的棋势,被攻方乘机取胜,称为“巧胜” 【巧和】 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守方以巧着弈和攻方,称“巧和” 【马】 棋子名称每方有两局中,每着走一直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日’字”如果在一直处有其他棋子,即不能走过去可越过河界,属攻子类,力较强开局时宜利用兵为其开道;中局和残局阶段,随局势的变化而有多种着法因走法较为灵巧,且活动范围较大,故有“八面威风”之称 【马后炮】 术语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称为“马后炮”是残避或中局阶段一种颇有力量的杀着 【卧槽马】 指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既可将军,又可以抽车,是常见的一种凶着 【炮】 棋子名称每方有两个对局中,在不吃子时,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吃子必须隔一个棋子跳吃,俗称“炮打子”属攻子类,为长兵器常可联系各子,遥控对方,使已方前后左右呼应连贯,易成攻势开局着法四大类中,以炮局类为多如中炮、过宫炮、敛炮等开局和中局阶段的进攻变化优于马残局阶段,双方如无士、象,则炮不如马炮借士、象的力量可以攻守兼备:一车可胜马、双士而难胜炮、双士。
【炮架】 也称“炮台”因炮必须一个棋子跳吃对方的棋子利用已方或对方的棋子作为所隔的子,称为“炮架” 【空头炮】 术语一般指直线中炮,而对方有士碍将针对中宫主将,辅以其他子力,构成多种多样的攻势,予对方以致命打击亦叫空心炮 【重炮】 也称“重叠炮”指一方双炮重叠相连呼应,在同一条线上开展攻势如与单车联用,则称单车重炮 【车】 棋子名称每方有两个对局中,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属攻子类,为长兵器是攻子中力量最大的棋子开局和中局阶段,均为作战主力一般宜尽早出动,抢占战略要道棋谚有“三步不出车,着棋容易输”之说 【直车】 术语一方走“车一平二”或“车九平八”,以后从二路或八路两直线出动,称为“直车” 【横车】 术语一方走“车一进一”或“车九进一”,以后横向出动,称为“横车” 【直横车】 也称“横直车”一方双车走“车一平二”与“车九进一”,分别从直线与横线出动,称“直横车”常用于五七炮和中炮盘头马等开局着法 【过河车】 术语一方走平炮上马后,出直车过河界到对方上二路兵线,称为“过河车”常可起抑制对方和加快已方进攻速度的作用 【巡河车】 术语。
一方平炮上马后出直车控制已方河界线,称为“巡河车” 【过门】 术语走一步棋,既对对方含有某种逼迫性,又可顺势抢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