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科学技术协会招考聘用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1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是_____A: 四渡赤水B: 飞夺泸定桥C: 抢渡金沙江D: 攻占汀泗桥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占汀泗桥是北伐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蒋介石敢于桿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主要是由于_____A: 拥有处于优势力量的嫡系部队B: 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买办的支持C: 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等密切配合D: ^91考试网领导人陈独秀解除工人武装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严重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帝国主义在武装干涉中国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蒋介石成为日英美挑中的人选,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国内的买办资产阶级和反动势力也支持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买办的支持下,蒋介石桿然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3.利率上升将导致_____A: 市场投资增大B: 银行储蓄增加C: 资金大量外流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利率上升,人们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所以银行的储蓄增加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解读它,甚至同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构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这部接受史没有终结,也永远不会终结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_____A: 阿Q的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B: 对阿卩的解读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C: 对阿Q的解读与读者自身阅历有关D: 未来的人们对阿Q会有更新的解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文段说的是人们对阿Q的理解与解读有所不同,而非阿Q的形象,且阿Q的形象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因此A项错误,当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种类是_____A: 公报B: 通告C: 公告D: 通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我国陆地上国界线的长度和陆地相邻的国家的个数分别是_____A: 18000多千米; 6个B: 18000多千米; 14个C: 22000多千米; 6个D: 22000多千米; 14个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考点:中国的疆域试题分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漫长曲折达18000多千米;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疆域7.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A: 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人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D: 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确定负责答复的上级机关为主送机关。
故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_____A: 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B: 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C: 真理本性问题上的对立D: 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一元论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 问题的不同回答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是_____A: 市场出清B: 公平竞争C: 价格固定D: 卖方主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公平竞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完善管理,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它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最终为消费者和全社会带来福利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________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而更多地________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因素 依靠B: 条件 依附C: 因素 依赖D: 元素 倚重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由后句的“依赖于……”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后句形式一致,与此相符的为C项第一空填入“因素”也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在法国,16岁以前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全国中学的创办经费和免费上学都由省里负责,包括上学的交通费,政府都会给予补贴这说明_____A: 法国重视基础教育B: 法国各省经费多C: 法国人口少D: 法国交通便宜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通过义务教育的时间长、中学创办经费和免费上学由政府负责、上学的交通费由政府给予补贴的现象不难看出这是国家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因此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3月1日,_____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这一事件受到国内外人民严厉谴责和强烈反对A: 新疆乌鲁木齐B: 西藏拉萨C: 海南海口D: 云南昆明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2014年3月1日晚9时许,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一起蒙面暴徒砍人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共造成29人死亡、130多人受伤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_____ A: 瓦特’ B: 法拉第C: 爱迪生D: 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题中是形象比喻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科学素养14.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体现了我们党_____A: 始终坚持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B: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大力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_____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C: 社会发展有无规律的问题D: 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因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全部现象,它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_____A: 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B: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D: 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马克思的话讲述的是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掠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旧的思想和制度17.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被胁迫的人,在身体受到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也是胁从犯B: 乙组织妇女卖淫,丙为其寻找卖淫女、联系嫖客,但从不直接参与管理活动对丙应当以乙组织卖淫罪的共犯论处C: 甲是某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人员,在某晚故意不关财务室窗子、不锁保险柜,然后指使中学生乙(16周岁)潜入财务室窃取甲保管的公款、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D: 丁是某国有保险机构工作人员,唆使投保人戊将自己投保的汽车烧毁后向保险公司理赔,然后利用自己办理理赔的职务便利为丁理赔8万元,二人平分。
丁戊构成贪污罪共犯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荆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三个条件缺一即不构成共同犯罪A项中的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并不具备共同的犯罪故意,不属于共同犯罪,排除8项中的丙从不直接参与卖淫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不属于共同犯罪,排除选项c中的甲属于职务犯罪,而学生乙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应判为盗窃罪,二者不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排除《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根据这条规定,D项中的丁作为国有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骗保属于贪污罪,而戊与丁勾结,伙同贪污,构成贪污罪D项符合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丁、戊构成贪污罪共犯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属于_____A: 象征式执行B: 替代式执行C: 附加式执行D: 观望式执行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地方利益不断膨胀的情况下或下级组织以自身的利益为准,对于中央和上级的政策,进行选择、变通、象征甚至抗拒执行它的表现有:(1)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式执行;(2)曲解政策、为我所用——选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