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守信得原,卫n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② 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 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 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 去,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 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 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 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译文n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 约定十天攻下原国到原国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 鸣钟退军,收兵离去有个人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原国 三日就可攻下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说:“原国的粮食 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若不回去, 是失去我的信用啊!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 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 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国的 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说:“有像 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顺从他吗?”于是向文公投降 。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评价说:“攻打原国 而又得卫国,是因为守信 (1) 裹十日粮 君姑待之 (2) 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击金而退,罢兵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是亡吾信也暮而果大亡其财 C:得原失信,吾不为也卒之为众人 D: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答案n1.①裹:携带 ②姑: 姑且 n2.An3.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信用,明礼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 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