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殷小亮摘 要:鸮,古代人称之为鸱鸮、枭和鸱枭等,俗称猫头鹰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玉石器及陶器等器物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鸮形器和鸮形纹饰,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有助于探讨殷民的鸮崇拜及鸮对殷民产生的影响Key:殷商;鸮形器;鸮形纹饰;鸮崇拜从考古资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出现,如仰韶文化的陶鸮鼎、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的鸮面陶罐、红山文化的玉鸮、石家河文化的陶鸮塑像以及龙山文化玉锛鸮形纹饰等在二里头文化中也有鸮形纹饰铜牌的出土殷商时期鸮形器开始盛行,如青铜鸮尊、青铜鸮卣、青铜鸮斝、玉鸮及其他鸮形纹饰等,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鸮形种类,都是其他时代所不能企及的本文选取殷商时期比较典型的鸮形器和鸮形纹饰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在此基础上探析对鸮与殷民的神秘关系1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述略殷商时期的鸮形器中最为著名的当为在1976年发掘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的一对妇好鸮尊(图1)这两件鸮尊形状基本一致,双足与尾部构成平面作站立状,双耳直立,双翼收拢,大圆眼,宽勾喙《美帝国主义掠夺我国殷商青铜器集录》中的一件鸮尊与妇好鸮尊极为相似,头部作为器物的器盖,双耳尖而外撇,气势宏伟。
除鸮尊之外,这一时期的青铜鸮卣也是比较典型的,形制基本相同,大小略为不同从外形上来看,提梁卣犹如两只背对站立的鸮鸟组成,主体是由器盖(盖作鸮首)和器体(腹体作为鸮身)组成,器底为鸮鸟的双足管见所及,这一时期的青铜鸮卣大致有10件,安阳出土2件,分别为大司空村出土1件、苗圃北地出土1件,信阳罗山天湖出土2件,湖南株洲出土2件,另外在应城出土1件,长沙出土1件,双峰出土1件,山西博物院藏有1件[1]如在山西博物院藏的这件青铜卣(图2)是在山西石楼县二郎坡发现的,其外形是以轴对称的两只鸮鸟组成,鸮首为盖、鸮身为器,器身饰有鸟翼纹饰,器底有四粗壮的短足,圆眼勾喙,凛然威武殷商时期的玉、石鸮形器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尤其以玉鸮最为出众玉鸮在表现形式上有圆雕和浮雕,既有抽象的,也有写实的,形制与青铜鸮形器相比差异较大,尤其在耳、眼、喙、足等部位的雕饰手法各不相同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玉鸮都有穿孔在安阳殷墟出土了6件玉鸮,4件为圆雕,2件为浮雕如在殷墟五号墓中出了2件玉鸮,一件为圆雕玉鸮,整体泛绿色,宽钩喙,竖耳,两翼合拢,短尾下垂与两足在同一平面,作站立状另外一件玉鸮(图3)深褐色,有黑斑,昂首站立,面呈三角形,两目较大,双耳相连,中有小孔,双翼并拢,背脊突起,宽尾下垂。
除此之外,在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代遗址3号墓出土1件玉鸮,在陕西省西安市毛西乡毛西村出土1件玉鸮,在安阳西北岗出土了1件白石鸱鸮,在安阳侯家庄大墓也出土1件石鸮,台北中央研究院也收藏了2件商代大理石鸮除了鸮形器以外,这一时期的鸮形纹饰也广泛出现在青铜器物上,如温县小南张出土的鸮斝,其腹部饰有鸮首纹饰,形象逼真另外,在鸮形器物中常常会有鸮形纹饰和虎形纹饰相结合的器物如妇好铜圈足觥(图4),从宏观上来看,器形整体造型似虎,觥流部分作为虎头,觥的后部作为鸮首,纹饰形象生动,极为巧妙地勾勒出鸮的立耳、勾喙、圆眼和羽翅等安阳五号墓出土的偶方彝,器盖和器身的中部分别饰有鸮面纹饰,同一墓地出土的一件色盘后部饰有一对鸱鸮,背对而立类似这样的鸮形纹饰在殷商时期的器物中是十分常见的,这些纹饰与其他动物纹饰相结合,鸱鸮纹作为主要纹饰常出现在器物的腹部,非常显目,而与鸱鸮纹结合的兽面纹或者其他动物纹饰居次要位置出现2 殷商鸮崇拜探略商周时期青铜器作为礼器,象征着贵族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上层阶级的权力殷商时期出土鸮形器的数量大、种类多,每一种鸮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尤其是那炯炯有神的双目和雄健的体形,给人一种十分威严的感觉。
这一时期的鸮与殷民有着怎样的关系?鸮在殷民的心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鸮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表现了殷民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先对商族的起源做一番探讨据文献记载,商族的人民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玄鸟”,如《诗经·商颂·玄鸟篇》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中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在《竹书纪年·殷商成汤》亦有载:“初,高辛氏之世,妃曰简狄,以春分玄鸟至之日,从帝祀郊禖,与其妹浴于玄丘之上有玄鸟衔卵而坠之,五色甚好二人竞取,覆之以二筐简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商从这些文献中便可以得知“玄鸟”就是商人的祖先玄鸟”究竟是何种鸟类,学术界对此一直存有争议据《吕氏春秋·音初篇》载:“有娀氏有佚女,为之就成之台,饮食必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儿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北飞,实始作为北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绝大部分学者在论证“玄鸟”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到此文献,认为“玄鸟”即为燕子,这种观点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直至民国时期,又提出了“玄鸟”为凤凰一说,这种说法肇始于郭沫若先生[2]和闻一多先生[3]。
此后,这两种学说占据了主流然而,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鸮形器和鸮形纹饰开始丰富起来,“玄鸟为燕”和“玄鸟为凤”这两种学说在学术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开始把殷商时期的鸮形器和“玄鸟”联系起来,因为在殷商时期的墓葬或者传世器中燕子和凤凰的器形以及器物纹饰是比较少见的,如果玄鸟是燕子或者是凤凰,那么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或者玉器中则势必会有所反映因此,有的学者开始把Reference和考古发掘相结合,提出了玄鸟为“鸱鸮”一说,刘敦愿先生在《中国古代有关枭类的好恶观及其演变》中认为枭类在商代人的心目中是非常尊崇的[4]继刘敦愿先生提出“玄鸟”为鸱鸮这一说法之后,叶舒宪、孙新周、王小盾等众多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这种說法对于“玄鸟”的探析和殷商的历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玄鸟”应该为鸱鸮,因而可以论证商人的祖先应该为鸱鸮,这样鸮类题材的器物在殷商时期的大量出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见,鸱鸮在商人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对待自己的祖先应该是尊崇的胡厚宣的《甲骨文所见商族的鸟图腾的新证据》[5]和于省吾的《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6]两篇文章中,证实了商族确实存在着鸟崇拜,并解释了商人的玄鸟崇拜。
刘敦愿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枭类题材研究》一文中提出:“枭类在商代曾备受尊崇,它之所以受到尊崇……这既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崇尚勇武的道德观与审美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青铜时代去古不远,生产水平也依然相当低下,致使许多比较原始落后的宗教崇拜继续保存了下来[7]这也无疑说明在殷商时期依旧存在着鸱鸮的崇拜,在殷民心中鸱鸮就是他们的祖先,为表達对祖先的尊崇和怀念,殷民依据鸱鸮的生物特征来铸造青铜礼器和玉器,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殷商时期出现大量的青铜鸮尊和提梁鸮卣以及有着鸮形纹样的斝、卣、觥等酒器的原因3 结语综上所述,殷商时期的鸮形器和鸮形纹饰是比较丰富和多元的,不仅在青铜礼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配饰玉器中也极为重要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时,殷民能够生产出如此厚重的青铜鸮形器、雕饰出精美的玉鸮配饰和华丽的鸮形纹饰,可见“鸱鸮”在殷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体现了殷民对祖先“鸱鸮”的尊崇和敬畏,同样也表达了殷民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亦或是希望祖先能够庇佑子孙,殷民把这种心理寄托于珍贵的鸮形器上,造就了殷商鸮形器的重要的历史地位Reference[1]饶胜.鸮形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2]闻一多.神话与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刘敦愿.中国古代有关枭类的好恶观及其演变[M]//刘敦愿.刘敦愿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5]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的鸟图腾的新证据[J].文物,1977(3).[6]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J].历史研究,1959(11).[7]刘敦愿.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枭类题材研究[J].新美术,1985(12).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16期文物鉴定与鉴赏的其它文章初探县级博物馆文物保管中的问题与思考京绥铁路通车纪念物“天鸡车尊”初探广西宋代翻砂铸钱遗址确认浅谈县级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古陕州八景略述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