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政治复习要点汇总1政治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极其历史进程1.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①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飞跃产生了两大成果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原则和经验总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6.十七大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作出最新概括7.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①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②渊源是马克思主义③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④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9.1945 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应为党的指导思想10.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的核心)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④政策和策略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⑥党的建设11.毛泽东思想的活灵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插本政治复习要点汇总2②现实依据:改革开放的实践③社会历;西方和平演变 ;对中国经利于标准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重要命题1987 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17.对三个代表的评价:是对马列毛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的结晶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三个代表提出的时代背景:①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③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是三个代表形成的现实依据20.2000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观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2 年 11 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马列毛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2004 年把三个代表写入宪法21.对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是马列毛三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2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条件: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②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③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23.2003 年 10 月,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 年 10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精髓1.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2. 把实事求是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3.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提出的过程① 1930 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广东专插本政治复习要点汇总3② 1938 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提出实事求是③ 延安整风期间,1941 年 5 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④ 事求是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5. 党的思想路线是从十二大开始的。
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6.与时俱进就是全党的全部和工作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7.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8.什么是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实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9.解放思想包括两种情况:①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错误部分的纠正②在研究新情况解决问题 月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1992 年发表男生谈话11.①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②要通过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客观条件是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2.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基本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4.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5. 1939 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6. 1948 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7.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9.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10.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时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军11.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1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广东专插本政治复习要点汇总4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阶级的联合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3. 党的历史上有两次纲领① 一是新民主主义纲领(1945 年七大)② 二是 1997 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4. 1945 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心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了民族工商业1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设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多去全国政权的思想1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8. ①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保证③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19.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20.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1.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2.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3.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带有过渡性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5. 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7.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8. 对农业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对农业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房展和遵循渐进的步骤9. 对手工业的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之成为全面所有制形式11.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法是和平赎买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渡形式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1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①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②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③ 第三步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广东专插本政治复习要点汇总51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a) 社会主义基本值得的确立时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b)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前提c)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义d) 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2. 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因a) 在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倾向b) 把苏联经验神圣化c) 经济建设求成不尊重经济规律3. 1956 年《论十大关系》正式提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 党的八大正式提出立了国家的重要矛盾5.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目标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条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条是共同致富整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