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5)一、学科简介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05年获批,主要由材料加工工程 (1986年获批)、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三个二级学科组成本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具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第一 批)、“材料成型与组织性能控制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粉体制备及应用辽宁省 重点实验室二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 学位的教师50多人,占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 大基础研究项目、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研究成果 获得国家级星火计划奖1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 发表了 5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本学科还与澳大 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琦玉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有 着良好的合作及交流关系二、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者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 及具有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 具有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 展方向,能够做出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研究成果的高级科研或生产管理 人才掌握材料的制备、加工、测试与评价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成型、材料改性处理以及性能分 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3. 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研究方向1. 冶金用耐火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工艺设计2. 高性能金属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与新材料设计3. 材料加工工艺与装备4. 凝固理论与短流程加工技术5. 表面工程6. 新能源材料与工程四、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1. 在校学习全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非课程环节以及大部分 论文研究工作也要在校内完成,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 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2. 研究生指导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学术道德培养、 论文选题、实验指导、论文审查等3. 课程学习采取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方法,要注重 培养研究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和科 研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具体见课程及必修环节设置一览表)应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不包括必修环节),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8 学分(学位公共课必修10学分,学位基础课必修至少4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 至少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六、必修环节1. 开题报告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技术(理论)难点及拟解 决方案等,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实施计划,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报院学位评定分委 员会审核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存档,记1学分2. 学术活动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每次应有不少于1000字的书 而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在申请论文答辩时一并交院研究生工作秘书, 记1学分3. 实践环节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内容包括担任助教、助研和指导本科生论文等,课内外 时数为100小时,由学院和学科点负责安排,不记学分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选题、调研、开题报告、 实验研究、撰写论文和答辩等开题报告:最迟要在第二学期的最后一周内完成,开题报告应有学科成员参 加,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工作的实验方案,技术 路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经费预算和时间安排等,认为通过者方可 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实验研究: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期末完成论文答辩:研究生在申请预答辩前,应保证所完成的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文 字通畅,图表清晰,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语句通顺,语法正确 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时必须提交与论文工作相关的在公开杂志发表的文章一篇 或己接收录用的证明如因企业任务保密、不宜公开,必须至少在内部刊物上提 交技术研究报告、并由三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同时评阅认可,方可参加硕士学位 论文答辩论文答辩一般要在第5学期期末之前完成论文及申请答辩的材料最迟应在 答辩前4周提交,论文必须按统一格式和标准要求打印成册,论文的参考文献应 不少于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所引文献的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燮研究生课程及必修环节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类 别课程性质 及编号课程名称开课 学期总学时数学 分授课单位考核 方式备注必修课学 位 公 共 课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与实践研究1362人文社科部考试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2181人文社科部考试必修1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2181人文社科部考试第-外国语(英语)1、21004外语学院考试必修1门第一外国语(日语)1、21004国际教育学 院考试第一外国语(俄语)1、21004国际教育学 院考试数值分析1483理学院考试必修1门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1483理学院考试最优化原理与方法2483理学院考试学 位 基 础 课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1322材冶学院考试必修2门材料结构表征及应用1322材冶学院考试材料强韧化理论与技术1322材冶学院考试无机材料物理性能1322高镁学院考试无机材料物理化学1322高镁学院考试学 位 专 业 课材料加工金属学1322材冶学院考试必修2门凝固理论与钢锭设计2322材冶学院考试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2322材冶学院考试材料塑性加工力学1322材冶学院考试材料先进制备技术1322材冶学院考试材料现代研究方法2322高镁学院考试无机材料热力学2322高镁学院考试选修课材料新技术进展讲座1161材冶学院考查必修研究生英语口语1321外语学院考查选修英语科技文献阅读及写作2322材冶学院考查英语科技文献阅读及写作2322高镁学院考查金属物理学2322材冶学院考查金属材料力学性能2322材冶学院考查材料计算学2322材冶学院考查材料化学概论2322材冶学院考查固态相变2322材冶学院考查粉末冶金概论2322材冶学院考查金属腐蚀与防护2322材冶学院考查材料疲劳与断裂2322材冶学院考查材料分析测试技术2322材冶学院考查连铸连轧技术2322材冶学院考查金属镀涂技术2322材冶学院考查激光先进制造技术2322材冶学院考查等离子及真空镀膜技术2322材冶学院考查复合材料2322材冶学院考查金属陶瓷2322材冶学院考查纳米材料及应用2322材冶学院考查材料加工过程数值模拟2322材冶学院考查神经网络应用2322材冶学院考查耐火材料应用1322高镁学院考查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161高镁学院考查材料表面与界面2322高镁学院考查高温结构陶瓷工艺学2322高镁学院考查陶瓷基复合材料2322高镁学院考查纳米技术在耐火材料中的 应用2322高镁学院考查功能陶瓷2322高镁学院考查补修课材料科学基础1320材冶学院考查跨学科或 同等学力 考生必修2门金属塑性变形原理与工艺1320材冶学院考查金属热处理1320材冶学院考查炼钢工艺学1320材冶学院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1320高镁学院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1320高镁学院考查必 修 环 节开题报告21材冶学院考查学术活动1-5>51材冶学院考查实践环节1-51000材冶学院考查开题报告21高镁学院考查学术活动1-5>51高镁学院考查实践环节1-51000高镁学院考查。